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每天体验一款产品”。
现在人们总是在说要终身学习,要持续不断的提升自己,这话似乎没问题,但是由于当前过于娱乐化的现实环境,我们总会遇到太多阻碍,动不动就玩手机,日常消遣要么是长视频,要么是短视频,这些都无形中浪费了我们大量的时间。于是为了实现更长远的目标,牺牲一些娱乐和消遣就是必要的。
但这不会让我们变得更不快乐,因为降低了自己的娱乐和消遣,所以自己高兴的阈值将会变得较低。可能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就会比较容易高兴,比如看一次电影、亲近一次大自然等等。这很容易理解,这大概和“距离产生美”、“小别胜新婚”类似,只有施加更多限制,偶尔的放纵才会更难能可贵。从快乐的总量上看可能并不会降低(有调查显示几十年前的幸福感比现在的幸福感还强一些)。
以前人们没有那么多好玩的事情,就像我们小时候,有一点好玩的事情就会让人兴奋很久,记住很久。虽然现在娱乐化的方式变多了,可是让人们感到高兴的阈值也变得很高,换句话说,人们开始对很多事情不感兴趣,也正在失去专注力。
所以现在容易吸引我们的是抖音(短时强刺激)、游戏抽卡(类赌博)这类直接对多巴胺产生影响的产物。当然这也不能说是近年来才产生的,过去纸质媒体的时代,看了金庸小说之后人们可能也不愿意再看古典名著了。只能说,当前的抖音预示着人们越来越接近娱乐化的极限。
这对个体来说实在是没什么好处,赫胥黎描绘的《美丽新世界》目前来看极具有现实讽刺意义。当物质极大丰富(肉体满足)和过度娱乐化(精神满足)之后,人性就会渐渐泯灭了。
就像经济学中假设人是理性的并不对一样,我越来越感到人作为生物性的个体所具有的一些特征。在过去,我们或许会被宣传、教育以及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所影响,但现在,加上大数据、AI的加持,我们虽然感受上仍然是“自主”、“自由”的,实际上却“不由自主”、“没有自由”。这似乎就和被散养的“家禽”没有什么区别,也和受电流刺激不断按按钮的小白鼠没有什么区别。在让人们“上瘾”、“剁手”的实践上,巨头们花费了大量的心思,他们瞄准的就是人性的弱点和缺陷。
所以我们真的要好好想一些,哪些想法是自己的,哪些想法是舆论带来的。哪些行为是自主的,哪些行为是不由自主的。现在连“贩卖焦虑”都能成为一门生意,自己努力、上进究竟是因为自己真的想这样做,还是舆论想让你这样做?也许这会造成一种“双赢”的局面,我赚钱了,你努力了,这样不好吗?
其实我想表达的是,我们要看清楚自己的动机和自己的目的。动机理论告诉我们,外在的动机(金钱、名誉等等)都不能长久,内在的动机(成就感、满足感)才能成为不断前进的原动力。
热力学中有一个熵增理论挺有意思,是说系统(比如宇宙甚至社会)自发地往无序的方向发展。生命的存在是负熵,是从无序变得有序的过程(虽然只是暂时的并花费了大量的能量)。从现在媒体、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信息和物质都处于熵增的状态,我们的人性正经历着加速熵增的过程,被引导出了更多的动物性。
我们不要做乌合之众,也不要随波逐流,我们要抵御这种熵增的状态,精简物质和信息,控制自己过于娱乐化的状态,重新找回自己的思想和专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