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想培养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包括我。
但是现实是,两岁半多的豆豆,他说“不”的次数远远比“是”多得多,我理解他对周围世界的好奇,理解他探索新鲜事的欲望,也鼓励他的各种自我体验,但是有的时候,有些危险的东西,他也要冒着被惩罚的风险去尝试,甚至也会挑战大人的权威,有时也会点燃我发脾气的火苗,我有点困惑,虽然鼓励孩子的探索,但也希望能有个边界,找到合理的解释和有效的方法,能够不打压限制孩子的情况下,让孩子能够听话,也能做他自己,于是的在大V店的妈妈商学院进行选择性的听课学习。
听了一场《孩子不听话的秘密》的直播,虽然没有给出方法论,但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一些解释,觉得很不错,就简单地整理一下。
其实不听话是一个入口,里面隐含的亲子关系问题。
一个人的人格或者性格是在早年跟父母的关系中形成的。一个人成年以后的关系,常是早年跟父母关系的翻版。童年的经历会造成长大后的一些特定的情绪。
比如,一个人特别讨厌同性恋,而且只是男男之间的同性恋,后来经过催眠发现了自己幼年时曾受到同性朋友的的隐私方面侵犯,这些画面早已淡忘,却进入了潜意识,经过催眠浮出。
父母如果懂得倾听孩子,理解孩子,就不会轻易发脾气了。孩子需要被尊重。
人格的发展有三个阶段:
1、依附状态。
父母长期严厉要求孩子听话,他有可能成年后依然处于严重依赖父母的状态,比如严重心身疾病(精神分裂),啃老。孩子离不开父母,退回婴儿模式,需要父母照顾。
还有的父母,离不开孩子,希望严厉管教让孩子留在身边。
2、权利斗争。身处这个阶段的人格特征,会很在意谁对谁错。关系到自恋的满足,关系到自尊。
老师举了一个婴儿学习走路的例子,我想起豆豆刚会走路那会,那时他特别喜欢走坑坑洼洼不平坦的路,后来了解到很多其他的小孩子也是这样时,我想那是他探索世界的方式,也没制止。哪怕下雨天,他专走泥路,水路,我想就让尽情体验吧,大不了再洗衣服呗。曾经就遇到一位和豆豆差不多大的宝宝,同样雨后在小区玩,跟着豆豆走泥坡路,走有水的路,被妈妈严厉制止,那宝宝不听妈妈的话仍坚持跟着豆豆跑,被妈妈拽过来狠狠地打了一顿。旁边看到这一幕的豆豆也被吓哭了。孩子的不听话,让那位妈妈产生了失控感,出手打骂孩子,但是打骂之后,更多会后悔吧。身边老人带孩子的,更多也是这样,甚至会觉得孩子不打不成器。
虽然我也担心孩子跌倒,弄一身泥,很麻烦。跌倒不也是一体验吗?那时我并不懂得怎么去解释这背后的教育原理以及儿童心理发展。
老师解释说,孩子这个时期,走坑坑洼洼的路,其实就是训练自己的感觉统合。如果父母严重剥夺孩子自我训练的机会,孩子的这个能力可能就会丧失,日后会花大量金钱时间和精力到专业训练室。
3、高级别:听孩子话的父母,主动放弃权利斗争。心里只有爱。
为什么父母要孩子听话?
我自己也思考过这个问题。孩子听话,自己会省很多事,会显得自己教育成功,有面子。
老师给出了四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父母有害怕被孩子抛弃的焦虑。
这种父母一般都有分离创伤,如果孩子不听话,父母就会有被抛弃感。解释一下就是孩子听我话的时候他是跟我在一起的,依附于我的,但是一旦不听话了,就是脱离了我,离开了我,唤醒了自己早年时候的分离体验,感觉被抛弃,所以我们绝对不允许孩子不听话。
这类父母属于一种极端现象,多表现为长期以严厉的态度和失控的行为要求孩子听自己的话,方式是打、骂。
如果父母亲没有早年分离的创伤,就有能力和孩子一起快乐。
第二个原因:父母有脆弱的自尊。
孩子不听话伤害了父母脆弱的自尊。
这种情况,成人在单位中也可能碰到。如果单位的领导自尊比较脆弱,那么他就会要求自己的下属百分百的服从。如果自尊不是那么脆弱的单位领导,可能反而会喜欢那些很有活力,有时候不那么听话,很有创造力的下属。
第三种原因:父母限制了自己对“智力”的使用。
如果孩子听话,那我就可以不用费力气了,如果你不听话,我就要用更高的智力来教养你,让孩子听话其实是父母想省力气。
在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智力相差真的不大,但是智力运转的平台,也就是这个人的人格差异会非常非常大。
有些父母在亲子关系中,会限制甚至放弃使用智力,而喜欢肆意使用情绪。当孩子有轻微的违背她的意愿时,他们的情绪就会上来。
从 精神分析来讲“肆意使用或者表达情绪”就是随意大小便或者随意的裸露身体。因为情绪的裸露和身体的裸露在本质上是一个级别的。
第四种原因:重复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要求。
这也是某种关系模式在家族链中代代相传的证据。
当我们学习用心理学的目光,看见这些行为背后的意义时候,这个家族链的延续就会中断。
看完了家长的情况,我们再来从孩子的角度看看这个问题:
孩子不听话的意义?
1 孩子说“不”是一种普遍现象
孩子从小说“不”的情况肯定是比说“好”要多的多。
这不仅是一种普遍现象,也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的。
2 孩子说“不”是一种自我整合
如果孩子在童年时间不能成为一个掌握自己的人,就会在第一个反抗阶段——“青春期”出现巨大的动荡。
在这个时期,有2个问题是青春期的孩子需要面对的:
“ 1、 我活着到底是听别人的还是听自己的。2、 我应该怎么活着。”
青春期如果不能解决上面的问题,那么到了第二个整个阶段——“中年危机”的时候还是会面对这些。
“青春期”和“中年危机”都只不过是在反抗小时候被要求“听话”的那些力量。
3 过于听话会导致一些心身疾病
几乎人的几大生物学系统,每一个系统都有一样典型的心身疾病,例如呼吸系统的哮喘、皮肤系统的各种皮炎。这类统称客体关系性心身疾病。
接下来我们想谈一下,现在新一代父母能够慢慢接纳“不听话”孩子的社会背景。
以前的环境和时代背景都是重点关注在吃饱,穿暖。从一些老人带孩子就看得出来。
所以,大部分人的心智化程度是不够的。
所谓心智化:就是能够把他人和自己感受成为一种心理的存在。
很多家长抱怨,孩子怎么长大了就不知不觉变得没良心了,感受不到孩子的爱。
想一想,这是不是和你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常常忽视孩子的感受有关?
过去的人们,仅仅把自己和孩子当做一个纯生物学存在的水平,而没有考虑自己和孩子是一种心理上的存在。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以及家长自身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除了知道孩子需要吃的、喝的以外,孩子还需要被尊重、被听到,他有欲望,他希望从语言和态度上获得支持,同样的他们也会从语言或者他人的态度上面获得心理的伤害。
总 结
孩子不听话的秘密,就是他想成为他自己,他想为自己活着。
育儿先育己,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希望我也能成为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