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觉得自己的人际关系挺好的,和谐是人生的基调。边界清晰,很少越界,同时坚定维护界限(基于不想要什么),与谁都不争,无畏得到与失去,主动承让利益(内心深处有深深地不配得)。在主流社会价值体系中,一个好人的形象,很少会给别人添麻烦。因为我也不希望他人给我添麻烦。虽然周边人来人往,却发现内心越来越孤独。
关于模棱两可
我做任何事情,刚开始的冲劲儿非常足,特别是与会造梦的人,那可是信心满满的。9号想好事是本能。所以当别人问我,这件事可不可以做?我第一反应就回答:可以啊!你看看人家谁谁谁做这行,做得多好啊!把别人说得信心满满的。可说着说着会话锋一调会反过来又帮他分析,你得具备什么什么条件才可以这么做,(基于自己能力不足的体验投射出来的反应),对方被我一分析,也感觉自己能力不够,不能做,最后问我到底做还是不做?我的回答是:你自己选择哦!~~成功地把别人带到了选择困难的境地。因为我自己做事就是前怕狼后怕虎,得有个人笃定的告诉我:你可以的!如果我选择做了,最后事与愿违,心里会怪当初帮我做决定的人(不能承担责任)。
我对自己做选择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模式,当别人问我同样也是这样的模式分析利弊。
关键一点是:
我的经验到底是基于恐惧中的对抗,带着自己的执念所感受到的?
还是基于事实真相,顺遂自然发展过程中体验到的?
所以人听从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尤为重要。
关于麻烦
麻烦,对于我来说,是个终极抗拒、逃避的事。带孩子觉得麻烦,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打扰到我正常的生活;做一件事情,如果太烦,果断放弃;做事情不能长期坚持。
小时候经常会帮爸爸包粽子,刚开始挺积极的,淘米、准备红豆、花生米之类的事,一件件做好,包粽子的时候,也很有价值感,包的越来越漂亮了。包着包着就觉得枯燥乏味了,特别是包到最后还剩下三四个粽子米的阶段,心里面就开始烦躁不安、有时候还很抓狂,由于是帮忙,很容易想到借口离开,父亲也不会怪罪。包饺子也是一样,一个人擀面皮、调陷,也都动力满满,包到最后收尾的时候,烦躁抓狂的感觉又会出现,就觉得好烦好烦,这个时候要有人来接着收尾才行,不然就要崩溃了。如果实在没有人能帮忙收尾,以后打死也不去开始了。现在工作上还有这种感受:做的时候很开心,事后要整理资料,核算成本,一会儿要发给谁谁谁,不满意要改来改去,符合谁谁的要求,特别烦躁,心里总会冒出一个声音:差不多就可以了,那么认真干嘛呢?
关于友情
都说恋爱中的人,感情是自私的。但是对于友情,我也有很强的嫉妒心。(这一次带领青少年九型人格课程,9号的孩子分享也照见了我)。从小到大都会有玩的要好的朋友,有时候是一个,有时候是三四个人,但重要的是,我会在几个人当中处一个,自认为感情深一点,比其它人都重要的人,这个人也得以我的感受为重。当我看到她对别人好的时候,就会心生嫉妒。如果这个朋友一段时间对我好,我会由生感恩之心,处处都为她着想;如果这个朋友要兼顾着别人的感受,不能对我的感受突出点照顾,心里的落空与失望油然而生。随后就会故意冷落她,与之对抗。其实心里特别难受,觉得人是不可靠的、不能相信、不可依赖的。基于一次次的失望,很少再去积极主动的维护友情了,内心深处已经为自己做一个决定:“对于任何人要练就无所谓的态度,你先对我好我才对你好,如果你对我不好休想我对你好”。(自动化麻痹、隔离)
所以网络上有个段子特别能应景这种感觉:不管友情还是爱情,你来我热情相拥,你走我坦然放手。
谁在操纵得失之象?
种种违理情想,瞥尔而生;
欲令真知显现,常起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