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大学老师,每一届新生入学座谈会上,都会给学生强烈推荐康奈尔笔记法,希望学生能学会利用这个神奇的工具,取得学业成功之际,将中学填鸭式的被动学习习惯转变为积极自律的主动学习习惯,收获到真正有效的学习方法,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
可是,很多学生试用了一段时间就放弃了。理由是麻烦,因为要大量手抄,耗时耗力里,远不如手机拍照,或者将老师的ppt拷贝到电脑,一秒搞定;还有人说三分天下的笔记设计十分不合理,甚至是愚蠢,大大限制了主人的发挥;还有人说,应付考试只需要把重点内容抄下来背背背,根本用不上线索栏和总结栏,这个笔记法纯属多此一举。
其实,哪里是这个方法没有用,而是因为没有掌握这个方法的精髓,不会有效使用,所以和很多人尝试后很快放弃,从而得出康奈尔笔记法没用的结论。
风靡全球的“康奈尔笔记法”发明人沃尔特•鲍克在《如何在大学学习》这本书中,系统地对如何用康奈尔笔记法记真正有用的笔记,如何将笔记转化成知识做了系统的讲解。本书最大的亮点也是采用了康奈尔笔记的格式进行排版,让我们边看边学边思考。
什么是康奈尔笔记?
这个笔记做起来非常简单,首先把每一页笔记都分成三个部分:索引栏、笔记栏和总结栏。可以手动划分,也可以直接购买已经制作好模板的康奈尔笔记本。
其中,在学习过程中随手记下相关内容在笔记栏,如概念定义,计算公式等。从学习笔记里提取出来的关键词记在引栏。课后对学习笔记进行总结和反思,写在总结栏。
大多数人仅仅止步于听课或看书时,在记录栏记下笔记,认为笔记记过就代表学过了,获得虚假的成就感,课后没有归纳总结的习惯,这种学习习惯仍然是被动和机械化的。
康奈尔笔记法的精髓在于【索引栏】和【总结栏】,填满这两栏的过程,需要回顾一遍笔记,主动进行再思考对知识进行再消化。经过这两轮的洗礼,你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才能八九不离十。
首先,填充索引栏。这一步最核心的操作是提问系统。
快速浏览笔记内容,大致了解重要信息,尤其是核心观点。可以直接将核心观点的关键词填写在索引栏,但沃尔特•鲍克更推崇另一种方式:将核心观点转变成问题。比如快速阅读的第一步操作是什么?将这个问题写在【索引栏】。这么做的好处是,用问题代替答案关键词,进一步激活你的大脑,也便于下一步的强化记忆和反思。
接着,将索引栏问题答案的关键词串联起来,浓缩成一两句话撰写成摘要,写在【总结栏】。写摘要的好处是促使你思考笔记内容,判断哪些是重要的。并且有利于后期复习时,通过摘要直切主题,不一定要详尽阅读笔记每一页。这个过程是非常直接且有效的复习方式。下图式样就是以高效笔记法的内容的记录:
康奈尔笔记法的适用场景非常之多,从课堂到会议记录,从小学生到职场都适用。看看别人家孩子的笔记吧:
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在实际使用时还可以加上一些自己的需求,略微改动一下,未尝不可。
比如在页面的最上方根据“艾宾浩斯曲线”制定复习周期表,写上每次复习的具体日期,完成一次做一个标记,以督促自己按时复习。
比如英语学习了一篇新课文,在补充栏记生词,在总结栏记句型,也可以根据需要,记语法。
语文的话,笔记区用来记文言文,索引栏写注释,总结写大意或者翻译,核心思想等等。
数学的话,笔记区记例题,在索引栏记下公式,在总结栏记下结题思路我觉得挺好。
听讲座时,在笔记栏记下老师演讲的要点,可以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记在索引栏,如果有提问环节,就把自己的问题记下来,最好把别人的回答也简要记一下,总结栏事后写自己的行动计划。
从记录到总结,逐步提炼精髓,最后在通过复习巩固知识,让知识真正的内化成自己的,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笔记上,这才是真正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