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看到“和颐酒店女孩被袭”这个标题时以为是一场伤人事故,当时并未刻意关注此事,随着事情的发酵,此事已经在微博、朋友圈刷屏,加上同事的引导,我开始认真关注。几天下来,对于事情的经过有了大致的了解,而随着对事情的深入了解,一股股凉意从心底而起,何时人心冷漠到如此程度,何时我们都开始做起了帮凶?
记得以前每每出远门,父母朋友都会叮嘱:“外面人心险恶,出门在外防人之心不可无。”每每听到这些,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无论是乘坐任何交通工具都感觉旁边的人不像好人,都想蓄意害我。而七年前一次乘坐火的经历,让我懂得了真诚之人无处不在。七年前,也就是刚考上大学那会儿,那个时候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儿,坚决不让家里人送,一个人大包小包只身坐接近30个小时的火车去重庆求学。上火车后,谨遵家里人叮嘱不跟陌生人说话,别人问什么我都傻笑着不说话,只是静静听周围的人聊天儿。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阿姨,通过她与别人的谈话得知她是重庆人嫁到了江苏,此次是回家探亲。也许是有儿女的原因,阿姨对我这个小姑娘特别照顾,一路上又是给我各种吃的又是跟我聊天儿,而我总是心有防备,给的任何东西不动一口。直到快下车时,阿姨说:“小姑娘,到重庆了你不给父母打个电话报平安?”忘记是手机停机了还是怎么回事,当时就是自己的手机不能用了,阿姨主动借给我手机,一开始还有迟疑,望着她那真诚的眼睛我接过了电话。一同乘车的还有一个姐姐和哥哥,他们一路也都很照顾我,用他们的话来讲就是,自己也曾背井离乡求学过,能帮一点儿是一点儿。下车时候他们两个陌生人不约而同主动帮我拿行李,直到把我送到学校接新生的地方,而那时的我还是心有防备,不时看着我的包,唯恐对方拿着我的包撒腿就跑,虽然里面除了衣服并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现在回想起来,不禁为自己当初那种防人之心羞愧。而如果你问我现在是否还会有防人之心,我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会。”因为,七年真的可以改变很多。如果你会辩解道:“世上还是好人多。”那我告诉你,坏人脸上从来不写“坏人”两个字,也许主动给你搭讪、主动帮助你的人真的是一片真心,但我们何以辨别呢?
写到这里我不禁思考道:“最可怕的真的是人心险恶吗?”当别人告诉你人心险恶时,你会自动地将自己保护起来,防备状态下的人是很难受伤的,而最容易受伤的往往是毫无防备的人。我们回到这个事件上来,弯弯在遇到危险时,本能地向周围的人求救,不止在她看来在我们每个人看来,周围的人应该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吧!可事实是来来回回几个人都未及时阻止,“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用在此刻再形象不过了。如果没有那位女房客伸出援助之手,弯弯会遭遇什么?我不敢往下去想。最可怕的不是个体的冷漠而是群体性的冷漠,还记得当年的小悦悦吗?当时事件一出,人们开始通过网络讨伐见死不救的人,而那些躲在电脑后面的人真的在现场的话是否会伸出援手不可而知。一个幼小生命逝去的教训还是没能唤醒人们内心的善,孟子信封“人性本善”,而我们却在一次次的事件中将人性的劣根展露无遗。而此次事件风平浪静之后,是否还会有类似的事件继续上演呢?
群体性的冷漠使人与人之间仅存的那点儿信任荡然无存,求助无门的背后是对整个社会的绝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