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年轻的时候原本是一位读书人,朝廷曾经多次邀请华佗做官,但是那时候的华佗一直潜心研究医术,始终没有接受朝廷的征召。后来华佗开始悬壶济世,转行做了一名医生。华佗的医术非常的高超,每一次都能起死回生,凡是他接手的病人,基本都会痊愈,这样的医术放眼整个天下,也没有谁有这个本事了。当然随着华佗的名声越来越大,很多名人都纷纷找华佗医治。
广陵太守陈登换上了厌食症,胸中烦懑而脸上通红,这其实是陈登常吃成鱼片导致的一种疾病,不过当时的人们对此认识不足,医生也找不到病根,自然也就无法为陈登治病。后来华佗给陈登开了一个药方,陈登吐出来了一大堆的虫子,厌食症立刻就好了。华佗临走的时候告诉陈登,以后这个病还会在三年后复发,到时候再找他就可以,那个时候就是真正痊愈之时。可惜的是,陈登再次发病的时候却没有找到华佗,而陈登最终也没有痊愈,反而就此失去了生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曹操听说华佗的高超医术后就将华佗请到了自己身边,为的也是曹操自己的顽疾,他从年轻的时候就一直被头痛病困扰,称得上是遍访名医,但是始终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治疗这个疾病,即便是缓解头痛都做不到。所以,当曹操听说华佗给陈登治病的事情后,立刻派人将华佗请到了身边,让华佗专门为自己医治头痛病。
不过两人的相处却并不愉快,曹操每次心乱目眩的时候,华佗都用针灸来为曹操缓解疼痛,但是曹操要的并不是缓解疼痛,而是彻底治疗头风。华佗也并没有隐瞒,而是选择实话实说,他告诉曹操这个是顽疾,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治愈的,需要持之以恒的治疗,这样的话才能延长曹操的寿命,曹操也并没有怀疑,于是将华佗留在了身边,但不久之后,华佗就告诉曹操自己收到了家书,要回家看看,曹操不疑有他,就让华佗回了家。
华佗回家之后就不想回去了,写信告诉曹操自己老婆得了病,需要自己照顾,眼看曹操给的假期到了,华佗一次次争取延长假期,终于将曹操的耐心磨没了,曹操要求华佗赶紧回去。并且让郡县直接征发遣送,而华佗的倔脾气也上来了,他就是不肯回去。曹操觉得事出反常,就派人到了华佗的家乡(华佗和曹操是老乡)去看明情况,“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经官员调查,华佗果然撒谎了,于是曹操下令,将华佗丢进监狱,并把他打死在狱中。
那问题就来了,华佗为什么不给曹操治病呢?真的是如华佗所说无法根治吗?恐怕未必!《三国志》载:“佗恃能厌食事。”也就是说他自认为自己有本事,不愿意只伺候曹操一个人。他宁可待在家里也不愿意给曹操当职业医生。而且在古代,医生是一种“贱业”,上不得台面。所以华佗本人也不愿意做医生,心里一直对从事这个行业十分后悔,“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在华佗将要被杀的时候,荀彧还专门为华佗求情:“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但曹操并未允准,表示:“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换句话说,曹操就认为这华佗就是借此提高自己的地位。当荀彧担心华佗死后,无人为曹操治病时,曹操回应说:“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
曹操处死华佗其实算不得什么大事,而且华佗也确实该杀,虽然曹操并没有称帝,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华佗欺骗曹操说自己老婆病了才在家中不肯回去,这就是欺君之罪,而且华佗还在曹操命郡县征发遣送的时候拒绝配合,这同样是大罪,如果这样的人都能被原谅,那曹操何以取信于部下,何以取信于天下?
那么曹操就不怕华佗死后,再也没有人治好自己的病了吗?曹操说过这样一句话:“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华佗的死也刺激到了另外一位三国名人,那就是大名鼎鼎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当时曹操征召司马懿给自己当秘书,之前曹操数次征召,司马懿都装病不想去,只不过司马懿演技足够好,他没有像华佗那样被曹操揭穿,后来司马懿眼看着华佗被杀,他也害怕了,他怕将来真要被曹操揭穿,自己也得和华佗一样的下场,因此在华佗被杀后不久,曹操再次征召司马懿时,他就乖乖去给曹操效力了。
所以对比一下司马懿,华佗就有些咎由自取了,曹操不是一个有耐性的人,华佗如此欺骗曹操,最后还被揭穿了,那曹操自然要弄死他。
当然,更重要是华佗和司马懿不同,司马懿是士族,华佗只是一名医生,在当时的社会中医生属于“巫医乐师百工之徒,君子不耻”的下流人物,社会地位并不高。
所以曹操内心中也是看不起华佗的,在杀华佗时,曹操的重要参谋荀彧就曾替华佗求情,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但是曹操却称华佗为鼠辈,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由此可见曹操内心中十分瞧不起华佗。
不过曹操后悔得也很快,在华佗被杀之后不久,他最喜爱的儿子曹冲病重,结果曹冲的病让群医束手无策,这时候曹操只能哀叹:“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只可惜曹操后悔也没用了,这个世界上没有卖后悔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