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德礼(您真的能够做到尊重吗?)持续原创分享第245天
尊重意味着无条件接纳。在我们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如果想和孩子有一个很好的关系,首要的就是接纳孩子的现状。可是,接纳孩子的状况是不容易做到的,我们往往对孩子会有期待,甚至很多期待,当我们的孩子一方面变得好起来,作为家长的我们是不会满足的,我们还希望孩子更好,好上加好。比如孩子学习在班里能达到前几名,这个时候我们就期待他能在年级排上名次。如果孩子在能在年级排上名次,我们就可能希望他能考上名校。所以,接纳孩子的现状本来就是不容易的。
尊重意味着平等。在家里父母一般处在上位,何况我们做父母的本身就经历了丰富的生活磨历,我们肯定会认为我们吃过的盐比孩子吃过的饭就多,我们过的桥比孩子走的路都多。我们认为我们经历的可以让孩子少走弯路。这样一来,我们就是专家,专家角色是我们本来的面目,我们即使尽最大努力想与孩子平等,可是真要是做到也很不容易。
尊重意味着礼貌。我们自认为我们很有礼貌。可是当我们和孩子相处时,我们的上位者姿态让我们希望被尊重、被礼貌对待。而我们面临孩子出状况、出问题时,我们会恨得牙痒痒,会口不择言的去批评甚至去骂孩子,这个时候我们会忘记礼貌,何况本来我们就没有跟孩子讲礼貌。看来做到礼貌也不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尊重意味着信任。孩子出现状况之后,我们会认为孩子不懂事,会不停地出状况,即使孩子偶尔做了很对的事情,我们也会有一个提前预设,“他总是犯错误,这次这个事一定是他错了”。在这样的情景中,我们很难做到信任。
当我们面对频繁出状况的孩子,我们能做到尊重吗?很显然,不容易!
但是如果我们真的做到了会有什么不一样呢?首先当我们接纳了孩子的现状,我们会有一颗平常心,孩子目前就这样,挺不容易的,毕竟没有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一旦我们接纳了,孩子也会感觉到,我们能够理解他,理解他的不容易,那么孩子会有一个反省。其次我们做到了平等,孩子和我们对话就心里没有压力,就更愿意和我们交流,这样我们就有机会去影响他,他也更愿意听取我们的意见建议。第三我们做到了礼貌和信任,孩子就会觉得被重视,被看见,被理解。这个时候,孩子就会产生做正确事情的动力和愿望。因为每个人都想要更好,没有人愿意更糟糕。
如果我们在和孩子相处中还能做到倾听,换位思考,积极关注,重新建构以及在帮助孩子的过程中做到具体化,那么,孩子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少,孩子很自然的会越来越优秀。
您真的能够做到尊重吗?
甘德礼2018年3月15日23.31于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