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六参加了阿里巴巴设计中心在3W咖啡办的一场分享。分享以及和设计师交流互动的内容,带给了我一些思考,也留下了以下的几个问题,简单做下记录怕自己过两天就抛到脑后了。
此处需要一个背景介绍:我是一名工作经验近三年的GUI设计师,曾在多个独立项目组中摸爬滚打,这样的经历有好的收获也有不足欠缺的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才有以下的问题。(意思就是这篇个人的思考可能并不适用每个人)
第一个问题是:从我自身出发,我应该如何去定位自身的发展方向以及拓展我的GUI设计能力?
当下的环境对一名UI设计师有着更严苛的要求,会有人提出设计师必懂的设计趋势,设计师该学C4D了,设计师不懂交互就要死了,设计师应该掌握的前端技术...等等奇怪的要求,让我这样一名刚刚掌握一定设计能力的设计师有点晕乎了,我试图过学习html(那时候H5很火)我也尝试了C4D(成品很有自嗨效果)我还写了App产品体验报告,但这些我都没有坚持,以至于在源源不断的新的需求中,并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个合适的定位,最后沦为一个做需求的美术工作者。
所以第一个需要解决的是定位自身发展方向的问题。善牧老师给我的回答是,首先要有两年的生态经验,熟悉理解自己的生态后,在这基础上的定位发展才是有效的。我的理解是当你可能不具备一定自己所处岗位的能力,是不能对自己和自己所参与的业务有个很好的理解。当有这样的理解后,才更容易探索出自己的定位和发展发现。这样的答案我是可以理解的。之后在阿里巴巴有分享一篇向UXD转型的文章也找到一些帮助(http://www.aliued.cn/2016/12/29/%E5%90%91uxd%E8%BD%AC%E5%9E%8B.html)
其次要解决的是如何拓展自身的设计能力,这是一个我碰到可能比较具体的问题。
场景1:当积累一定的经验后,我在界面设计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理所当然的想法。这样的界面再重复的过程中,对我自身的设计能力提高极其有限,简单的说就是在重复操作软件。甚至当这个团队可能具体交互设计这样的岗位的时候,理所当然会来的更容易些,再次变成了一名美术工作者。场景2:当接到一个需求后,第一时间是到花瓣、站酷等设计网站搜索同类型的设计需求,在其中寻找合适的参考,copy流行的设计手法,然后给出一个设计产出。
善牧老师给了一个这样的答案: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喜欢看实的东西,去模仿借鉴人家的东西,但是这些参考图形背后的需求场景是什么,他们背后的风格是什么,我们没有了解,这样的风格是适用在我们的产品中的吗?我们是基于什么样的环境背景去设计的?当我们探索完这些风格,我们如何去提高设计能力?重复做再多的界面、图形,可能对你的提升只有一点点,这个时候缺乏的不是联系,而是文本,没有文本的支撑。界面的设计是有交互能力的,需要从交互领域的跨越,来帮助你视觉领域的成长。(后面聊到一些横向项目给设计师带来的一些不一样的能力提升)善牡老师的回答其实很好的回答了我这样一个相对具体的问题,但并不是具体的一些设计上的指导,这里表示感谢。
第二个问题:这是产品的坑,和设计有什么关系?
这个问题我在善牧老师的PPT找出了这样的答案:不是业务好不好,决定你的专业好不好。(当然聊的可能不是一码事)再结合自己的情况,我也给自己提出了这样的几个问题:这个产品的定位是什么,你为什么这样设计。第一反应的回答:这个产品没有定位。呐尼,没有定位,这产品是怎么产生的,我是怎么产出设计的。
后知后觉,我给了自己一个这样的答案:产品定位、用户需求,在用户体验要素中是属于战略层需要明确的信息,界面设计作为用户体验要素中的表现层,首要工作是通过视觉表达传递信息,传递的信息中很重要的一块,即传达体现战略层提出的产品定位目标的需求。当我从这个界面中,无法感知他是一个什么类型的产品,他的用户群是什么,他要体现的目标是什么。那这样的视觉设计是好的吗?即便用了最新最酷炫的设计效果,体现了牛逼了提的设计水平,他都是一个糟糕的设计。那么当我不知道现在的产品定位是什么的时候,最应该去沟通战略层的同学来帮助我理解需求,甚至引导他们,以此增强视觉设计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的正向影响力。(期望不要太高,可能得不到任何你期望的答案,详情查看文末附图PPT😢)
其次还有一个另外具体的案例,目前我正在参与一个视频内容产品的App设计。在设计过程中,界面中采用的视频封面属于质量较高的图片,这样的页面看起来没啥毛病。但是当产品接入真正的视频源的封面时候,不堪错乱的封面让整个界面的档次跌入谷底,这个时候,产品的坑和设计有关系吗?应该是有关系的,界面设计包括展示在界面中的所有元素,包括这些看似不可控的元素。我在设计中,如果可以考虑对真实内容的了解,制定对内容封面的规范,标注明显不符合规范的封面样式,对其中的构图(没有视觉焦点)、色彩(纯黑纯白)等细节问题细化,应该对帮助审核同学截取优质的视频封面,会有一定的帮助。
第三个问题:
其实上面两个问题我还有很多没有思考清楚,第三个问题后面在想想。
最后在分享中对阿里也有一些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