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袭人是贾母之婢,本名花蕊珠,贾母因爱宝玉,生恐宝玉之婢不中任使,素知袭人心地纯良,克尽职任,遂与了宝玉。宝玉因知她本姓花,又曾见前人诗句有:“花气袭人知昼暖”之句,遂回明贾母,即更名袭人。这袭人有些痴处,服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今跟了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只因宝玉性格乖僻,每每规劝。宝玉不听,心中着实忧郁。
这是袭人第一次出场,她的心中眼中只有一个宝玉,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二人关系的复杂化、宝黛爱情的明朗化,她还能保持本心,依然是那个心地纯良的花氏袭人吗?显然不是,她的爱是以自我实现和控制占有为基调的现实之爱,而这样的爱之与宝玉是难以忍受的束缚,两人之间的种种,注定是一出两败俱伤的悲剧。
1.现实的判断
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袭人就与宝玉发生了关系,这也是全书唯一一处实写宝玉性经历的笔墨。
她二人的第一次,既没有发乎情止乎礼以维护封建礼法,更不是突破封建礼法两情相悦之下的柔情蜜意,而是在宝玉好奇主导之下她的半推半就。
她之所以会有如此奇的表现,只因她认为:
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
且不论她的这一判断是对是错,但是在爱人求爱之时还能作出如此理性的判断,不得不说袭人的爱太过于现实。
而也是这次经历,不仅改变了宝袭之间单纯的主仆关系,更对袭人性格的变化有着深远影响。如果说之前袭人对宝玉的爱都是隐忍和克制的,那么自此之后,她的占有和野心便一发不可收拾了。
2.现实的条件
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袭人骗宝玉将要赎身离开贾府,以探其情,以压其气,好下箴规。
宝玉果然被唬住了,答应了她三件事:
第一件,再不轻言生死,说那些化灰化烟的痴话。
第二件,你真喜读书也罢,假喜也罢,只是在姥爷跟前,或在别人跟前,你别只管批驳诮谤,只作出个喜读书的样子,也教姥爷少生些气,在人前也好说嘴。
第三件,再不可毁僧谤道,调脂弄粉。还有更要紧的一件,再不许吃人嘴上擦的胭脂了,与那爱红的毛病儿。
三件事,桩桩件件看来都是为了宝玉着想。但何尝不是袭人想趁此机会试探宝玉,看看自己第一姨太太的位置牢固不牢固。这三件事,是她爱的谏言,更是她爱的条件。
可悲的是她还是不够了解宝玉,远离脂粉堆儿,大谈仕途经济学问,那还是贾宝玉吗?如果宝玉真的听进了她的劝告,就不会因所谓“流荡优伶”、“淫辱母婢”等罪状遭到贾政的痛打了。
可怜袭人,离宝玉的身体最近,却永远触不到他的灵魂,那三个所谓条件更是成了一纸空谈的笑话!
3.现实的选择
如果说前面的劝解只是试探宝玉的心意,那在无意中听到宝玉对黛玉的表白之后,袭人要占有宝玉的心就彻底被点燃了。
来看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含耻辱情烈死金钏”关于这段的描写:
宝玉出了神,见袭人和他说话,并未看出来是何人来,便一把拉住,说道:“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袭人听了这话,吓得魄消魂散,只叫“神天菩萨,坑死我了!”
袭人何以有这样大的反应,有一说是撞见了不为封建礼法所容的自由恋爱,她下破了胆。但我想更多的是,她心中那个美好的梦想可能会因此破灭,毕竟每个女人都不希望自己的男人深爱着别的女人不可自拔。
这件事像一颗定时炸弹埋在了她的心里,不吐不快,所以她才会在宝玉挨打之后,借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怎么个变法儿,以后竟还叫二爷搬出园外来住就好了。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便是外人看着也不像一家子的事。
袭人说出了她内心最深处的担忧,所以她选择了告诉王夫人。这个时机选的很好,说的不卑不亢,合情合理,为此,深得王夫人的认同和赞许,也顺利得到了王夫人的承诺。
说到底,黛玉才是她的心腹大患,而因此导致的晴雯的抱屈而亡、芳官和四儿的无情被逐,不过是被连累受过而已,或许并不是她的本意。
说完了袭人告密,木石前盟的拥护者还有一宗罪算在了袭人身上。那就是在贾母为宝玉定亲,中意的是黛玉,袭人却撺掇王夫人进宫请旨,举荐了宝钗。
这是八十回以后的故事,未必是作者的原笔原意。况且,若想违背贾母的意愿,王夫人自会想到元春的,袭人一个丫头起不了那么大作用。就算去请旨,元春是支持宝钗还是黛玉尚且存在争议。所以,这一点,暂且不论。
但是,在宝二奶奶的人选上,袭人选择宝钗而非黛玉,这一点是很明确的,第三十四回中作者就有明确的交待:
(宝玉)因记挂着黛玉,满心要打发人去,只是怕袭人,便设一法,先使袭人往宝钗那里去借书。
你看,她日常表现的太明显了,连宝玉自己都察觉了,只是这种察觉让他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远罢了。
4.现实的妥协
在宝玉的生日宴上,袭人掣到的是一支桃花签,题曰“武陵别景”,诗云“桃红又见一处春”,语出宋代诗人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暗指袭人离开贾府,嫁给蒋玉涵之事。
此签初看着有点桃花逐流水的轻薄之意,但也有一说,她本不愿离开贾府,不愿离开宝玉,但又不敢违抗王夫人的命令,是不得不为之。
但无论如何,再见面时,已是他人妻妾,宝玉心中难免凄凉。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回首袭人这一生,她每走一步,都要前后斟酌再斟酌,理性再理性,小心翼翼,一切行动都从成为宝玉正式的姨娘的现实目标出发。她这一生,似乎没有肆意而为的活过,可最终也不过是美梦一场。
所幸,她的结局虽然也是妥协的结果,却也还算幸运,她嫁了一个温文尔雅的丈夫,没有为难她,也没有嫌弃她的过往。但是求而未得,大梦一场,恍如隔世,终是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