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和许久不见的好友聊天。
席间,她说起另一位朋友刘女士。大意是,年近40的大龄剩女刘女士,终于在去年年底找到了男友。预计今年就会结婚。刘女士的男友在认识她之前有过婚姻,妻子因患癌症拖延了几年,去年9月离世了,剩下一个7岁的孩子。
讲到这里,我这位好朋友忿忿不平地说:“真没想到,这个男人如此薄情。他前妻才去世两三个月,可以说是尸骨未寒,他竟另觅新欢了。也不知道今后他对刘女士会如何。”
好友看我在思考,没有回应,便接着说:“我也想听你说说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我缓缓地说道:“其实,我也不知道该如何评论。更确切地说,是我不敢做任何评论。”
她很好奇。
“你想想,我们对这位刘女士和她男友的情况所知都很有限,对她男友之前的家庭情况就更加是道听途说了。三言两语,怎就能得出一个「薄情寡义」的结论呢?“
好友不解,难道,这样做都不算薄情寡义吗?
我想了想,说:”有可能是,但也有可能不是。具体情况是什么样,我们不了解。设想一下这种情况:
他原本和前妻感情基础一般,甚至感情不和睦,或许早已有分手的计划。但是当前妻患上癌症后,他很可能出于道义、出于责任感,无法提及分手,义无反顾地留在妻子身边照顾妻子。妻子的病情拖延了数年,他也陪伴、照料了数年,尽到了做丈夫的全部义务。
妻子去世后,他在身心上都已经疲惫至极。他未必急着想要「另觅新欢」,可是两三个月后,偏偏有一段新的缘分不经意间摆在面前,而且两人也都认为彼此很合拍,那么,你还会觉得他「薄情寡义」吗?“
好友点点头:“那倒是。你说的这种情况,我觉得不能说他薄情寡义,反而是可以理解的。”
“其实呀,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这样,被别人的口水给淹死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小心自己做评论的方式,最好,不要轻易去论断人。”
我这位好友,平日素来是对人对事包容、温柔、善良、体贴的。但即便是这样好的一个人,有时候也会在无意之中对他人轻易地作出判断、给出结论。
说得严重一点,我们很多人都喜欢给别人做“人格鉴定”。专门去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他人的需要、动机、性格和品行评头论足、给出评论。
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一点:看得见是行为,看不见的是行为背后的心理世界。行为只是冰山的一角,而水面下更大的部分,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做出同样行为的两个人,很可能有着不同的内心世界。
同样是在妻子去世三个月后结识新女友,一个男人可能是薄情寡义,另一个男人可能却是情至义尽。
到底是哪种情况,取决于他背后的故事、背后的经历,以及其中蕴涵着的种种复杂的情感、动机、需要、渴望……
况且,除了这两种情形外,很可能还存在着其他许多种情形呢。没有了解,哪来的发言权呢?
好友用力地点点头。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到处都能见到“人格鉴定师”的身影。
“为什么考这么差?一定是你没有好好复习,每天就知道玩游戏!”
“为什么回家这么晚?你一定是又和狐朋狗友鬼混!”
“为什么换岗位后工作绩效落后了?你一定是能力不行!”
“他为什么和领导关系那么好?肯定是在故意巴结!”
跳过了解一个人的内在,而仅仅是依据一个人的行为下结论、做评判,是最简单粗暴地对人对事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