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争夺控制权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你的妻子催了你20遍做某样家务,你随口答应她会做,但是从来没有动手,尽管你有充足的时间;老师布置的作文一旦限定了题目,你总是不能按时提交作业,而且内容也总是偏离题目;如果有人叫你几点钟给他回电话,你会感觉很愤怒,不想回电。
有时候我们的拖延与害怕成功和失败没有关系,而是为了争夺控制权、赢得尊敬和独立的策略。当“我愿意做这件事”变成“我应该做这件事”的时候,这件事就成了某种阻碍,并让人迫切的想要打破它的规则,“我偏要不做这件事”。在生活中,我们常能看到下属通过拖延来对付他们的上司;学生通过拖延对付他们的老师;孩子通过拖延对付他们的父母。
怎么判断你的拖延是因为害怕批评还是对抗控制呢?当你拖延递交报告给上级时,如果你想的是报告不够出色怎么办,报告做的没有别人好怎么办,那么你可能是因为害怕别人批评而拖延;如果你想的是,为什么要我做这种事?为什么我要按照他的想法做?这个工作简直荒唐!那么你可能是因为想让自己更有控制感而拖延。
有些人甚至与现实对抗,因为无法面对必须接受的实施,拖延就是麻痹自己的方法。拖延与个体独立有关,有的人在用拖延宣告,“我是一个有自主权的人”,他们必须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
康妮是一个34岁的百货公司销售员,小时候成绩很好,父母都有很强的控制欲,已经计划好了她的将来,希望她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上大学后,康妮很少在学习上花功夫,最终成绩不合格,退出了学校。康妮说,我其实很喜欢我的课程,我也喜欢科学,甚至想成为一名儿科医生,但内心似乎总有一个声音在捣乱,摧毁了这种可能。直到很久后,康妮才明白,她只是想摆脱父母的控制,想要用拖延证明自己的独立性。
有时候拖延是一种秘密的战斗,拖延抉择和承诺,别人就无法限制你;避免公开作战,你就能看上去仍然是个“好人”。
在家庭教育中,应保持支持孩子自我发展与指引和限制孩子的平衡,避免过分约束孩子,使他们养成拖延的习惯。
02心理舒适区
拖延也是调节跟其他人亲疏关系的方法,因为过于亲近或疏远的关系都会让人产生恐惧。
有的人在团队里是个满脑子创意的机灵鬼,但一个工作时就脑子一片空白;有的人永远需要别人为自己出头露面,例如一个导游、一个导师,只有这个才有安全感;有的研究生总是推迟论文答辩的时间,因为还没有做好离开大学、离开导师的准备。
有一些拖延者喜欢给自己挖坑,让自己处于麻烦中,并希望有人拯救他们。有一位女士总是拖延处理自己的财务问题,有一天她终于意识到,她是在希望有一个男士出来承担这些事物解救自己。
对于恐惧疏远的人来说,拖延就像一个忠诚的伙伴,但是时候找一些更好的伙伴替代他了,比如买一条狗,交一个朋友,写一份日记,都比拖延更加可靠。
除了恐惧疏远,人们也会恐惧亲近。
有的人很怕复杂的人际关系,因为与很多人打交道,就意味着你要满足别人的期待,让别人了解你和你的生活,要有必要的聚会,对恐惧亲近的人来说,这简直太恐怖了。有的人用拖延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因为他们相信,如果真的需要什么,不能让别人知道。有的人见证过父母之间的指责、冷落和伤害,不想的重蹈覆辙,会告诉自己不要在人际关系中涉入太深。有的人认为在亲切的关系下,自己会暴露内心的阴暗面。也有的人认为,不去爱就不会失去爱,即使内心渴望亲近,但仍刻意躲避亲密关系。
拖延是恐惧者维护心理舒适边界的一种方式,但你必须处理好这个问题,你可以做到既依赖又独立,并实现个体的发展和成长。
03拖延时钟
如果没有人来测定时间,时间还存在吗?亚里士多德质疑。牛顿相信时间是绝对的,即时间始终存在。爱因斯坦认为过去、现在和未来全都是幻觉。拖延者们更喜欢“时间是幻觉”这个概念。
首先,我们应了解两个概念,什么是客观时间和主观时间?客观时间就是指钟表的时间,不可更改;主观时间则是我们对时间流逝的独特的感受。比如快乐的时间总是走的很快,难过的时候却度日如年。
对于拖延者来说,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常发生严重的冲突,他们不愿意承认两者存在差异,有的人认为钟表时间无关紧要,有的人则一直生活在混乱的时间里。一个拖延者与你约定9点出发,意思可能是9点之后、10点之前。
时间感不是一成不变的,对青春期的少年来说,他们了解了时间流逝,美好的对未来的憧憬,仿佛生命是无限的,但现实让未来变得支离破碎。于是孩子们开始拒绝时间流逝,希望永远留在童年时代。对30岁以后的中年人来说,必须面对很多问题,他开始计算剩下的时间,并看清生命的可能性和局限性,面临中年危机。
不同的人生阶段对时间的感知是不同的,但拖延者对时间的感知往往与人生阶段不符,很多成年人对时间的感知仍停留在青少年,他们不在意时间的流逝,与成年的世界格格不入,甚至意识不到自己已经到了中年,已经成为孩子的父亲。
每个人生阶段的人,都本能的抗拒进入下一阶段,但时间在不断流逝,未来正在到来,拖延只是人避免处理与时间相关事务的一种方法。
拖延是一个信号,告诉你该回头看,重新反思你对时间独特的主观感受,让你放下心理的包袱,不再回避问题,承认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并与他和平相处,而不是把宝贵的时间都浪费在斗争上。
如果你喜欢本部分内容,欢迎关注作者,明天继续分享《拖延心理学》第三部分“拖延VS大脑”,希望与你一起对抗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