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网上订购了春节回家的票,仔细看时间,不对呀,如果乘坐那趟车,我们就得凌晨4点起床,然后早早出门,就怕到时候连滴滴或出租车都找不到。怎么办呢?重新购买。
重新搜了两张票,其中一个下铺,微信支付时,二维码怎么都扫不上,网络没问题呀?怎么会扫不上呢?
有人提醒,你是不是之前订的票没有退?才恍然大悟,赶紧退掉之前的票,然后才扫码能付款。
不得不说,科技已经先进到,系统都知道你买了什么票,同一方向的一人限购一张,不是同一方向或同一线路的,你买几张都能买。
回忆起大学第一次回家,火车票是把学生证交给信任的人,受托付的同学带上好几人或者二十几人的学生证,去火车站排了好长时间队才买到票,因为是过路车,且是小站,买到的基本上是站票,现在想来,学生的思维还很简单,若是聪明,可以多买几站,再从所在的小城上车,虽然价格高一些,好歹有个座位,可是除了后来遇上的黄牛,自己买票时,从来没有想到过。
等到上火车的那一刻,那才叫惊心动魄,此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翻窗户进入火车。并且还是被车站工作人员默许的。
记得那是2004年年底,很多人提前进入站台,冒着严寒等待列车,列车进站后,却不愿开门。车站工作人员无奈说道:“火车上太挤了,都不愿意开门,你们就从窗户爬进去吧,能进多少进多少,只有三分钟时间,速度要快... ...”。
刚好那次跟我一起回家的另外两位是男同学,我的老乡。其实只是火车同方向,不在同一个地级市。第一个同学身手敏捷,一瞬间就爬了进去,另一男生就把我们三人的行李迅速地往上递。最难“递”的就是我这个笨笨的大活人了。他们一人从上面拽着我的手向上拉,一人从下面扶着我,我自己也算争气,拼命地用力攀登。也不知道哪来的力气,竟然顺利地上去了。(若换做平常估计有人帮忙也上不去)我上了火车后,唯一担心的就是下面的另一男同学。他若是没上去,车开走了,而他的行李就在火车上,那么他的日子会很难过。
他上车的那一刻。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心想着若不是我拖累,他早就上来了。他要是上不来,我将会很自责。
“幸运地”上了车,接下来就是长达15小时的站立,虽然准备了食物和水,但不敢多喝,因为车箱塞满了人,要想从一层层的人堆里挤到卫生间,平常一分钟的距离,此时走过去需要至少半小时。有部分聪明人跟在卖食品推车或者餐车后面,才能去上排队上卫生间,来回不知道折腾多久。我也奇怪了,如此密集的人堆里,餐车竟然能一步一步杀出一条“血路”,那些推餐车的工作人员的耐心和恒心还真是可歌可泣。
时隔一年后,还是回家,依然是同一车站,同样也是列车到站了不肯开门。这时,站上的工作人员就发飙了,他用话筒大声喊:“”请* *次列车的列车长下车。”列车长下车后,火车的门陆续开了,等所有乘客挤上火车后,才让列车长上车……这是我记忆最深的两次挤火车的经历。
随着中国铁路技术的整体进步,在线支付等各种新功能的日益丰富,高铁,动车,航空旅行以及高速公路的分担,春运出行正越来越便利,出行体验也越来越好,国家的发展、技术的升级,极大地满足了对于每个人的人文关怀。
过去的排队买票,变成了电话打到手抽筋,再上升到网络售票一分钟内抢空。黄牛党等现象依然存在,买了票按时到站,上不了车,这样的情景至今难忘,我相信不会再发生了。即使发生,相信大多数人会通过合理的手段保证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