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看了盼望已久的《嫌疑人x的献身》,对于这部名声在外的影片,中国版的表现不功不过,恰好三颗星。不过还是被结局所震撼,想必原著会更好看,片中郁郁不得志的数学家石泓奉献了一出精美绝伦的谋杀案。
然而看罢此片让我印象深刻的并不是石泓与唐川的智商对决,不是石泓设计的谋杀诡计,而是隐藏在犯案背后的凄美的无尽的爱,以及那一句,数学家终极一生都是在寻找一条最优雅的弧线,去解决问题。
与我而言这不是一出推理剧,而是一出爱与救赎的故事。
爱是什么?
字典里关于“爱”的解释: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喜好;重视而加以保护。
深爱一个人,也会爱上他的麻烦,因为有爱,根本就不觉得是麻烦,恨不得粉身碎骨,用上全部力量,帮他把麻烦去掉,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
这正是石泓所做的行为,以至于最后唐川在狱中与石泓对话时所问:“究竟她为你做了什么,你要这么做?”
“因为她救过我的命。有的人好好地活着,就足以拯救某人。”
石泓的爱是为了掩盖一桩罪案而去犯另一桩命案,且不让对方知道。
石泓的爱是为了让对方幸福,而假装自己是跟踪狂,杀人犯。
让对方误解离开他,只因他以为对方有了一个他认为的好归宿。
“看起来,那个人很可靠,跟着他应该会幸福”他这样对自己说。
“如果你过的不幸福,我做的一切还有什么用?”他这样对自己说。
在看守所躺着的时候,他不后悔,他内心充沛,他以为她会幸福。
那一天仿佛又回到了生命中只有数学的时代,天花板上的黑暗都变成了彩色的画面,仿佛回到少年时的地理测验课堂上的那一幕。
石泓是什么样的人?
电影里不止一次镜头扫过“社会边缘性人格障碍”。
边缘性人格障碍主要以情绪、人际关系、自我形象,行为的不稳定,并且伴随多种冲动行为特征,是一种复杂的精神障碍。其典型特征有学者描述便是“稳定的不稳定”。
当他们害怕失去别人的关心时,其心境会发生戏剧性的改变,往往表现出不适当的,强烈的愤怒。与此同时还伴有对世界对自身以及对他们看法的彻底转变,从黑到白,从恨到爱。
石泓是这样人吗?
根据电影里的交代,他有规律的行径路线,与人群疏离,社交困难,沉迷数学,而当他的人生中出现陈婧母女的时候,更多的像是抓到了生命的希望。如同他所言有的人好好的活着就足以拯救某人。
他渐渐爱上了陈婧,说出了从不会说出的“你看起来很年轻,真羡慕你”。
正因为这句话,让唐川第一次对他产生了怀疑。
因为爱他帮母女掩盖罪行,他说“制造不在场证明”“警察查不下去的时候就会去找新的嫌疑人”,“困在山中久了,不会想如何走出去,而是如何走下去”。
在他看到滕坤送陈婧回家的时候,又开始反常的行为跟踪恐吓陈婧,教唆殴打滕坤,偷盗声波器谋杀唐川…
“当他们害怕失去别人的关心时,其心境会发生戏剧性的改变,往往表现出不适当的,强烈的愤怒。与此同时还伴有对世界对自身以及对他们看法的彻底转变,从黑道白,从恨到爱。”
他的一切行为似乎都印证了这样的话。
他的爱微弱却又伟大,用一种错误的方式绽开。
陈婧呢?也爱着石泓吗?
陈婧过去在夜总会工作,后再小吃店谋生。长得漂亮,笑着明媚。
她有一个好赌又家暴的前夫,一个乖巧漂亮的女儿,一份小吃店服务员的工作,一个回头找她叙旧的熟客。
她的生活从斑斓、苦痛中走向平淡。
她很知足,在她的前夫出现之前。
而她前夫的到来打破了一切的平静。
失手杀了前夫之后,因为女儿的恳求她放弃了自首,选择接受了石泓的提议。
每天和石泓在小吃店碰面,给他招牌套餐甚至给他买了衣服想要送他。
杀人后在超市与石泓碰面,教他如何挑选甜的橙子。
在前熟客滕坤出现后,也礼貌的保持着有距离的接触,不忍拒绝。
看上去她是一个善良、隐忍却坚强的女性,单身抚养着孩子。
在唐川找到她之前,在她知道真相之前,也许她会在石泓安排着的误解他的情绪下度过余下的一生。
“如果揭开伤疤会让人痛不欲生,那就不如这样吧”
这是唐川的顿悟,终于领悟到杀人案真相的时候,阵痛却又惋惜。
影片的最后,石泓与陈婧在看守所的相遇。
陈婧选择了自首,她说:“她不值得他这样做,至少自己也要受到惩罚。”
“如果她不幸福,做了一切又有什么意义?”
他的夙愿终究没有实现。
因为她的良心和爱。
“究竟爱一个人,可以爱到什么地步?究竟什么样的邂逅,可以舍命不悔?
逻辑的尽头,是我用生命奉献的爱情。”
爱究竟是什么?
是为了一个人甘愿犯错?还是为了一个人甘愿赎罪?
东野圭吾为这段爱情写下的注解是:这是我遇过的最纯粹的爱情,最好的诡计。
也许吧。
这个故事里,他们都用尽自己的所能表达着自己的爱。
只是错误的方法,计算不出正确的答案。
爱,原本平凡入骨。情,才能相思成灰!
我们的弱点始终的都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