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杠杆啥时候回归房地产市场――――――――上期文章讲到金融杠杆目前似乎要远离房地产市场,回顾近年来我国的房产政策,有人心存侥幸,认为只是短期手段,还会回来;有人认为,房地产泡沫已经初露锋芒,再加码不符合国家发展大略。那么到底会怎么发展呢?本文简要给大家分析。
杠杆的稳定与否决定金融资本的回归与否。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杠杆,无非是一个支点,一根棍子;一头是现实,一头是目标愿景,中间是理性。现在似乎现实要回归支点这个中间的理性,整个结构不再大起大落,趋于稳定。现实是,金融资本在杠杆上就是配重,而房地产捆绑着整个人们的生活,随着短暂的调整后,杠杆右边的愿景需求会随着房子刚需和改善意愿逐步累积重量,重新回归起伏摇摆,直观看上去就是不稳定。所以作为配重的金融资本会重新回来。
金融配重特点的杠杆不会单独回来。今年来住建部陆续出台了房租租赁市场管理意见和房屋预售管理意见。从经济工作会议到房地产高峰论坛,“研究”、“制定”、“形成”国家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基本政策成了从去年到今年的房地产市场三部曲。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符合国情的国家房地产基础性,长期性政策会出台,而且一定是非常“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当然这中间会包含金融政策。有金融政策,而且是要指导,引导发展的,就一定是带杠杆性质的。所以金融杠杆会回来,但是一定是有条件的,捆绑性质的。
杠杆也必须回来。为什么呢?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了房地产市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市场。放下对GDP的贡献不说,每年几百万的新增家庭刚需,二胎政策后释放的改善需求,在压抑一段时间后,还会有反弹效应,这一点会非常符合经典的市场波动和滞后理论。有刚需,有发展需求,那么杠杆就必须回来。
杠杆回来一定是想好了撬动的部位和离支点的距离。离支点即理性点的距离好掌握,统计分析就可以给出一个尺度;撬动的部位是个难点。这里,上文讲过,一定要关注政策和政治。笔者认为租赁和福利分房是个方向。
撬动点放在租赁和福利房上的可能性。租赁市场盘活理顺,符合既得利益群体的意愿,符合成熟资本市场的规律,符合年轻创业群体的实际。当然,任何大政策出台一定是个“多选项”。雄安新区目前透漏出的房地产端倪,更趋向于样本示范性的分配制度。这样政府可以借助利益分配定向控制人口结构和实现分配制度创新。
回归的效果要克服社会认同这个现实难点。国人认为三十而立,必须有房有车;落足与否,是否有城市融入感,一个分水岭就是是否有自己的房;婚姻绑架了新娘也绑架了新房,成家无房感觉是“火星婚”等等。众多的社会认知,价值评判标准无疑是新政策,新杠杆落地的最大障碍。克服不了,回归失败,会引起新一轮波动和资源浪费。
回归很难,时机更重要。想回归,有回归窗口,但是怎么回来,啥时候回来,啥方式回来,是个系统性课题。还要参考众多要素。
本文结论就是社会离不开房地产,房地产离不开金融,再次回来会落足租赁和福利,时机还不成熟。
建议:手头拥有一些证件齐全的小房子,是比较明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