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有很多内容体现了孔子对“朋友之交”的全面而深刻的思考,也揭示了他关于“朋友之交”的基本原则。
孔子所主张的“朋友之交”的第一个原则是“无友不知己”。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自古至今,人们对“无友不如己”的释义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是释为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二是释为不要与不同类的人交朋友,可引申为要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三是释为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
前两说,在实际操作中不可行,而且如果不交不如自己的朋友,也与孔子以仁爱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大相悖离。如果和不同类的不交朋友,就无法解释“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朋友也并不一定和自己志向道合,实际上朋友有很多种,都是孔子的朋友,孔子自己也有非常清醒的认识,他就曾经说过:“可以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所以,把“无友不如己”解释成不交志不同道不合的朋友不能够自圆其说。
比较而言,第三种释义更符合孔子的本意,比较贴近事理。应当看到朋友的长处,即别人总有优于自己的地方,值得学习,这是一种劝勉之辞,这种说法与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伦理体系吻合,与实地生活吻合。与《论语》中的“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等内容吻合。
所以基本上可以说“无友不如己”,是孔子在劝勉弟子择善而从之。换言之,这句话是在强调学习朋友优点和长处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孔子人际交往的一个原则:宽以待人。当然交朋是非了取长补短,进德修业,用曾参的话是为了“以友辅仁”,而不是为了多个朋友多条路这样的世俗功利性目的,所以交朋友一定要谨慎,要有所取合。
孔子所主张的“朋友之交”的第二个原则是“益者三友”。
在孔子看来,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他认为,与正直,诚信,见闻广博人交友是有益的,与行为不轨,阿谀奉承,花言巧语的人交友是有害的。
在有益的三类朋友中,孔子首先强调了要交正直的(“友直”)。他认为,正直是一个人立身之本,而不正直的人尽管也能生存,可那不过是侥幸罢了。即“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而“巧言,令色,足恭”的人,“匿怨而友其人”,(《论语·公治长》)的人,也是孔子引以为耻的人。的确,花言巧语,谦恭过度,藏着怨恨与人交友都是委屈世故的行为,与正直有违。甚至有人提出以德报怨时,孔子也给予了回击,“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他认为一个正直的人不应该用恩惠回答仇怨,而应该用公平正直对待仇怨,用恩惠酬答恩惠。
益友的第二种是诚信(“友谅”)之人。信是“仁”的一个内容,是孔子一向倡行的仁人必备的品格。曾子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把诚信解释的更加准确。“信近与义,言可复也”(《论语·学而》)认为讲信用,要符合道义,只有符合道义的信约若言,才能去实践,去兑现。孔子认为“三人行,必有吾师”,何况是见识渊博的人呢?一定要引以为己友,虚心向其学习。
益友的第三种是知识渊博的人(“友多闻”)。前两种益友强调的是德性,这里则强调学识。与见多识广,多才多艺的人交朋友,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孔子自身之所以成一个博学多闻的人,向朋友学习,肯定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孔子还认为“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如果找不到合乎中庸之道人交朋友,那就与狂狷者为友,毕竟,狂者还有进取之心,敢作敢为;狷者则耿直守分,洁身自好。虽不求作为,但也决不肯同流合污。
孔子所主张的“朋友之交”的第三个原则是相待以敬,“不可则止”。《论语》记载“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论语·乡觉》)。即平时朋友送孔子的礼物,即使像车马那样贵重的东西,他也不会躬身下拜。而对朋友送的祭祖先的祭肉,则无论多少他都会行礼,因为在他看来,朋友间的财物可以共享,而对朋友的祖先则应恭敬。孔子认为,无论认识多久的朋友,始终能以敬相待,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德。
朋友之间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切切偲偲”也就是相互勉励,相互帮助。对于朋友的错误,“忠诚地劝告,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委婉恰当地开导,如果对方执迷不悟,就要适可而止,不要自取其辱。《论语》中还主张,与朋友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不能过分亲热,子游说“朋友数,斯疏矣”。认为朋友之间来往太频率,距离太近,反而可能导致互相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