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卦画和标题:
从卦画上可以看到,损卦是上艮下兑,上卦艮为山;下卦兑为泽。山下有泽,泽水侵蚀山根,高山受损但泽水受益;反过来泽水的气息往上,滋养山上的草木百物,泽水受损但高山受益,反映出损中有益,益中有损的辩证一体。
但是损卦的名称损本意是损失、减损的意思,是要告诫统治者们,虽然征收赋税是国家法度,但不可过量,要知道民为邦本,减损民力来补益国用,表面上看是充实了国库,然而本质上却是国力受损!
接着看正文和卦辞:
原文: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简单翻译下:损卦,有诚信,原始吉利,没有灾难,可守正道,前往行动有利。用什么?可以用两簋供品祭祀神灵。
《彖》曰: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损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应有时。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简单翻译下:彖辞说损卦是减损下卦的阳刚,增益上卦的阴柔,就从泰卦变成了损卦,是阳刚之道逐渐上升。减损时心怀诚信,就会“大吉,无灾难,可守正道,前往行动有利”。
用什么祭祀?两簋淡食便可以了,这里的簋就是古代盛饭的圆盆;两簋淡食应当适合时宜,依当年收成衡量。总之减损阳刚,以增阴柔都应适合时宜,事物的减损、增益、盈满与亏虚都要制衡得当,顺应天时。
《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简单翻译下:象辞说上卦艮为山;下卦兑为泽,山下有泽就是损卦的卦象。君子效法此卦,抑制自己的情绪,克制自己的贪欲,努力修身养性。
最后是具体的六爻:
初九:巳事遄往,无咎。酌损之。《象》曰:“巳事遄往”,尚合志也。
简单翻译下:这里的巳和祀相同。祭祀大事,得赶快去参加,才不会有灾难。影响到吃饭喝酒只是很小的损失。象辞说:“祭祀大事,赶快去参加”,是合乎心志,尊敬神灵的体现。
九二:利贞。征凶。弗损益之。《象》曰:“九二利贞”,中以为志也。
简单翻译下:有利于坚守正道。征伐他国凶险。虽不受损伤,但也没有收益。象辞说:“九二爻利于坚守正道”,因为它把中正的品德作为其志向。
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象》曰:“一人行”,三则疑也。
简单翻译下:三人同行,容易意见分歧,有一人受损被孤立;一人独行,则主动邀人做伴,认识新朋友。象辞说:“一人独行认识新朋友”,是因为三人同行,遇事各持己见,就会相互猜疑。
六4: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象》曰:“损其疾”,亦可喜也。
简单翻译下:减轻疾病痛苦,行动迅速,就会有喜庆的事发生,没什么灾祸。象辞说:“减轻疾病痛苦”,是值得庆祝的事。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象》曰:六五“元吉”,自上祐也。
简单翻译下:朋,是指古代朋贝钱币,一般以十枚贝为一串,称做一朋。十朋,就是一百枚贝,十朋之龟,形容价值昂贵。有人诚心送来价值十朋的宝龟,没法拒绝,十分吉利。象辞说:六五爻辞说的原始吉利,因为有上九的保佑,所以大吉。
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有攸利,得臣无家。《象》曰:“弗损益之”,大得志也。
简单翻译下:没有减损,就可以增益他人,没有灾祸,坚持下去吉祥,有利于采取行动,得到了无私忘家的臣民。象辞说:“没有减损就可以增益他人”,是坚持大的志向,减损了自己施惠于民,实际上实现了自己的意志和政策。
【心得体会】
损卦实际上是由泰卦变化而来,想要一直持盈保泰是非常困难的,在事物疏散缓解之时,往往就会有所损失,若想在安泰中待得久一点,就要有谦逊低调之心,自动舍去浮华,通过克己修身来减损心中的贪嗔之心。这也是佛法经常说的“因舍才得,有舍必有得”!
另外减损要合乎时宜,讲究尺度,既不能过也无不及,具体六爻里讲得非常清楚:初爻量力损己;二爻不损而益;三爻损下益上;四爻以损增益;五爻得道天助;上爻天下臣服!
损卦还阐释了减损的正确运用法则,描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首先要发自真心,保有诚信。国家增加赋税不能为了满足统治者的私欲,而要做更好的基础建设;同时百姓自愿多做贡献,以资国力。其次损刚益柔,都要关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要与时偕行,不能随欲念流转,凭感觉来定!
始终以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做到损小家而益大家,损己欲而益大众,这样才能得到众人的支持和信任,令人心悦诚服,天下归心,无往而不胜!
【现实意义】
当今社会把商业文明和个体利益看得太重,激烈的商业竞争;无道的欺诈行为;不择手段地追求个体利益,结果社会风气处处以利益为核心,事事以收益为原则,往往两败俱伤,为外人所耻笑!
数千年前的老子就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多么朴实的自然规律和人性法则,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是自然的法则,顺从自然才是王道,而如今却都秉承“损不足以奉有余”,极大的暴漏了人性的弱点!
古之圣贤孟子曾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这舍与得的道理已经传颂上千年,只有敢于舍,才会有所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无舍无得,舍后而先得,有得必先舍。
孟子的哲理告诫我们,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兼而得之,正确处理得与失、损与益的关系,做到心无私欲,光明磊落,通过损和舍来累积德善,增加福慧才是人间正道。须知“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