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位于山西省的中部,城区地势“一马平川”,距离山西省会太原二十五公里,是石太和南同蒲铁路线交汇的地方。
我,虽说老家是河北,但真正是一代土生土长的榆次人。小时候,就经常听我爹我娘说:榆次是个好地方,但就是不知道好在什么地方。待长大以后才慢慢地理解了,这还得从童年时候对榆次的印象说起。
榆次古城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春秋末年的魏,韩,赵,三家分晋的时期。不过榆次的历史还是让那些史志学家们去考证,记述吧。我的古城印象都是从童年起的亲身所闻,所见的,真真切切的现实——榆次古城的风貌,景观。
童年是玩耍的时代,童年是无拘无束的。那个时候,每家的孩子都很多,为生存,为生活的父母亲们根本无遐顾及孩子们的玩耍,所以,由大的领着小的,到外面去疯跑,玩耍,只要不出事就好。于是我们的童年就有时间,由着我们到榆次的各地,当然不能太远,去游逛。
我们最爱去的地方是到榆次的城墙上。
榆次城的古老城墙像许多古城墙一样很完整,很厚实,不次于邻近的世界文化保护遗产——平遥古城。我们一群小伙伴们喜欢站在高高地城墙上远眺城外,瞭望城内。
榆次城据记载为2.8平方公里。城墙虽经战火,但破坏不大。除东西可能是为了行走方便打开两个豁口,基本完好。东西南北各有城门,而且都有高大,厚实的木头城门,和高高地城门楼子。北面的东头还有个小北门。最奇异的应该是西门,建筑布局不同于其它的三个城门,城楼飞檐翘角,别俱风格。据说是榆次八景之一“龙门晚照”,究竟怎么个龙门晚照,不得而知。值得提到的是出西门不远有一个建筑是四方形庙式房子里面既不是供的佛爷也不是什么其它神像,而是一块很大的,有一米多高的石头,有的小伙伴爬到上边玩,那时听大人们说这是星星(其实是陨石),星星,我们幼小的心里感到十分奇怪。晚上夜空里亮晶晶的星星怎么会是又大又黑的石头呢?
顺着城墙一直往南去,就转到了南关,便可以看到榆次城内中轴线上高大雄伟,古老苍苍的南阁,又叫清虚阁,二层楼,三重檐,阁顶均铺着琉璃瓦。远望,红红绿绿十分耀眼,四面都挂有匾,匾上的题字,就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嘞。顺着南城墙向东走就会看见一大片水,明汪汪的,旁边是火神庙,不过我们没有进去过。站在城墙上看见空中飞翔着许多老鹰,就是那种展开翅膀很大,能从高空直扑地上小鸡的大鸟,居然成群地落在火神庙顶上,而且发出吱吱地叫声,听起来很吓人的。由此一直转到大东关,经过小北门就回到城北门。在这里我们坐下来歇歇脚,顺便就看到榆次城最热闹的北大街到南大街这里的商铺鳞次栉比,主要是老字号:大隆号,永升号,北谦享等,更多的是解放后的一些“公家”的单位如:百货商店,药店,“公里医院”(专医院),邮电局,新华书店,文化馆,银行等。榆次城最主要的街巷是:关庙巷,寇家巷,任家巷,衙门街(东大街),龙王庙街,小井巷,富户街,寿长街,泰山庙街,阁东街,阁西街等。
记不清是哪一年了,再去城墙上时,城墙变了样。城墙都被拆掉了。我们仔细看过城墙砖,我们叫做古时候的砖,比那时的新砖又长又厚,我们小只能搬动两块。每个砖还有烧好的字,记的是年代吧。所有拆下来的砖都铺了俞家街,衙门街,新集街的街道,新建了几个公共厕所,而厚厚地城墙土则供人们打土坯、盖房、盘坑用。从那时古老的榆次城墙便开始变形,最后消逝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寺庙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源远流长。在我们古代的县城中,哪一个县城没有寺庙呢?还不止一座一种寺庙,从寺庙文化中可以认识一方人土的信仰,社会风俗,人文景致,传统习性。
榆次古城亦不例外,文庙,城隍庙,关帝庙,龙王庙,火神庙,土地庙,奶奶庙按古代风水要求合理地设在榆次城内外,除此之外还有泰山庙,南寺等。在距城数里地的源涡村的东面还有一座庙宇,没记住叫什么庙,被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城搜集记载到《中国建筑史》中,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在新编的《榆次史志》中竟没有记载。榆次的好多寺庙都毁于解放战争中,或解放后拆掉了。我们小时候很少进入这些寺或庙。觉得这些神秘的地方阴森森的,供的神神,爷爷很令人惊奇,又有点怕。只是见人们进去上供烧香,跪拜,很好玩。
解放以后,自新中国成立,榆次的商业中心就挪动了好几次,商业部门集中的是南北大街,除了这些比较固定的商业活动,还有小型的,流动性的小商小贩的活动都得有个场所。我记得先是城内靠东城墙根,即东湖井,大多是些老式的那种上门板的商店较多,除了日用百货,布匹,鞋帽等还有小人书摊,书铺,说书馆等。出城便是东顺城街靠城墙全是卖旧家俱的部门,而西顺城街最热闹的是晚上的夜市,小摊。卖吃的,喝的,卖熟肉的,元宵,扁食(饺子),油茶,涝糟,丸子汤的。每个小摊上都点着一盏电石灯,照得一条街通明。来来往往的人们熙熙攘攘,想吃点什么,想喝点什么各取随便,品尝榆次地方美食。也很红火热闹。记不得解放后哪一年了,北门外即北门口,是一个东西街,南北通道的十字路口,修起了一个古式的八角亭,成了榆次城的标志。东西南北四面开了许多商店,电影院,人民剧院,药铺,饭店。我记得那时人们进城游玩都是说“八角亭”转一转。以后的榆次商业活动,还挪在栈房街口上,那时是一层空旷地,是集市,跑马卖艺的杂技团,拉洋片的,打汽枪的,吹糖人,捏面人,敲锣耍猴的……,全都在这里,再以后又挪到晋华厂的东门外。这些地方都是我们童年去玩耍,看热闹的地方。
榆次的自然景致,我们那时小,根本不知道榆次还有什么“八景”,只知道最有趣最好玩的是源涡村。从榆次城往东大约五、六里地,这里竟似江南水乡的田间。最令人感到惊奇的是,据说有400亩大的一片水,种满荷花,到夏季,满池蓊蓊郁郁,荷花朵朵,红红白白,莲蓬枝枝,亭亭而立;肥大黑绿的叶子上面的水珠,像水晶珠般的滚动,四周不时传来青蛙呱呱的叫声。在荷花池的北面靠近马路又有一泉水,喷出一米多高,水质凛冽甘甜,我们正好走的也累了,渴了,停下来双手捧水而饮,真解渴。在荷花池的周围是稻田,水渠中流水潺潺,水草浮动,小鱼小虾畅游其中。这是我们第一次见到大水,荷花,稻田,惹得我们一群小伙伴们欢呼跳跃,兴奋不已!接着我们向北去,要看“五龙池”,因为我们已经听到老人们讲过“五龙池”的传说。在城西的郭家堡村有一条小河,有一天一个大闺女看见河上飘来一个鲜桃,于是就捞上来吃了,谁知吃了就怀了孕。一个大闺女没出嫁,就肚子大,这可是丢人败兴的事,可是没办法,只好生下来。谁知生下来五条龙,一直向东飞去,落到源涡的山坡上,下面一汪水,于是就有“五龙池”。池中泉水喷涌,清澈不见底,池的北端建了一座古式的亭子,上面雕着五条龙。在我们幼稚的心中,对“五龙池”的传说和五龙池充满了神秘感。
在干旱少雨的黄土高原腹部的榆次源涡中有水,也就像有水的其它地方的乡俗,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二都有集会,四邻八乡的人都来这里赶会。我们小时候,由于路比较远,走的吃力是不能常去观景的,源涡留给我们印象就是一个好地方。
其实榆次有水的地方不止源涡一处,在榆次通往太原的公路边有一个只能算是大水坑,可能是旁有过烧砖的窑,人们叫砖窑坑。这个坑里的水里有鱼,成了城里的孩子们钓鱼的地方,我们小伙伴们也来这里钓鱼,其实那怎么算钓鱼呢,没有正经的钓鱼具,只能算作乐趣。
如果出了北窑村,再往西走一条的庄稼地中的路,就会看到赵村大水汪,这里的水面积有十几庙大,水中长有芦苇,水边上长有一墩一墩的马莲花,挺好看。此起彼伏的蛙声不断。来这里钓鱼的人很多,大多是附近经纬纺织机械厂南方籍的工人。有的人甚至下到水中去钓,常常钓出尺把长的鱼来。以后过了十多年这里不要说有鱼,连青蛙也少见了,全叫人们给捉上餐桌了。这里因为路较远又要穿过庄稼地的野外。大人们告诫,庄稼地里有狼出没,所以惧怕。我和弟弟也只是星期天,我三哥用自行车带着去过一次。
我们家,我的父母亲是从河北到山西榆次落户的,那时榆次凡是从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来榆次落户的一律被称为外来户,外路人,甚至把河北河南人称作“胯子”,为什么有这种带有蔑视的叫法呢?小时候不理解,就是长大也不理解。然而,正是这些外地人的存在才能看到榆次是个好地方。因为榆次养活外地人,也就是说外地人在榆次有出路,能生存,生活下去。
榆次的外路人确实也很多,在河北人群居的地方叫直隶(河北的旧称呼)庄,山东人群居的地方叫山东庄。榆次附近的南窑,北窑,郭家堡都有大量的河北人,这些河北人和本地人住在一起,甚至把孩子们同化了,同样能说一口河北话。外路人到榆次大多是受苦,从事体力劳动谋生。本地人不受苦,凡是装卸工、搬运工,修铁路等出力气的活都是外地人干的。就有本地人说过:在榆次只要种上十亩地,一年打下的粮食,吃的,喝的,穿的,戴的,甚都有了,谁还去受那苦嘞,那时候本地的大闺女是不嫁外路人的。
榆次是个好地方,我的父母亲体会的最深。因为他们来自贫困的河北阜平山区,按他们的认识,首先是只要肯受苦不怕累,就能活。再一个是烧的不缺,有煤。这可是老家不能比的。那里烧柴,烧茅草,这里用煤火做饭,烧开水,又方便又省事,还火力大。记得小时候,常常看到由北山上下来一队队驮着炭的毛驴,卖炭人给各家送炭。解放后,政府组建了煤建公司,居民用煤十分方便。榆次处于黄土高原,遍地是可利用的黄土,和煤掺起来和成煤泥,在我父母看来和老家相比真是好的不行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家从河北到山西算是走对了, 连老家的人都以为我们到山西发财了。其实,我家仍然是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家庭,一大家人在榆次站住了脚,落了户,安定地生活下来就十分满足了。榆次真是个好地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