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在看张云的《品类战略》,书中提到了品牌多元化的案例,我想借此文整理一下思路,文中有引述的内容。
两个空调品牌 两种前途
1994年,春兰以53亿元的销售额,6亿元的净利润位居国内空调行业的第一名。而当时格力的年销售额仅为6亿元,甚至不能挤进前10强。
春兰集团在这个节骨眼上作出了“单一的空调企业未来无法生存”的判断,进行了大规模的品牌扩张,先后进入了摩托车、汽车、重机设备、太阳能电视等领域。而格力始终专注于空调领域。
到了2007年,格力空调以年销售额380亿元的绝对优势,占据国内空调市场30%的份额。而此时的春兰集团,已经连续三年亏损。
日本的六大品牌
日立的品牌范围涵盖了空调、冰箱、电视、电脑、挖掘机、半导体,从1999年到2009年,日立的销售总收入是84200亿美元,总利润是-117亿美元。2012年,日立宣布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
松下的品牌范围涵盖了手机、DVD、电动牙刷、剃须刀、数码相机、办公用品,从1999年到2009年,松下的销售总收入是7340亿美元,总利润是-12亿美元。
索尼的品牌范围涵盖了手机、电脑、数码相机、随身听、金融、电影,从1999年到2009年,索尼的销售总收入是6960亿美元,总利润是80亿美元,销售净利润是1.1%。2007年到2014,索尼连续7年亏损。2014年,索尼取消了股东分红。
东芝的品牌范围涵盖了电视、电脑、手机、办公用品、DVD、医疗器械,从1999年到2009年,东芝的销售总收入是5630亿美元,总利润是4亿美元。2014年,东芝亏损4亿美元。
富士通,从1999年到2009年,销售总收入是4450亿美元,总亏损19亿美元;三洋,从1999年2009年,销售总收入2020亿美元,总亏损36亿美元。
品牌多元化的陷阱
企业会掉入这个陷阱,一方面是因为,企业认为这是品牌延伸,品牌延伸可以节约成本,他们认为推出一个新品牌比进行品牌延伸成本更高。
另一方面是因为,企业外部的原因,广告公司通常赞成品牌延伸,因为这意味着他们能保留原来的业务。一个新品牌常常意味着新的广告公司,本田雇佣新的广告公司推出讴歌品牌,丰田和雷克萨斯也一样,日产和英菲尼迪同样如此。
最后
从历史来看,企业走牌多元化的路线,注定是自我毁灭。企业可以有多元化的业务,但不能把品牌跨领域地扩张,这样做其实是在稀释原本的品牌。品牌多元化只会让企业在亏损的泥淖中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