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上对备课的定义是: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备课的内容有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教法,学法。
我理解的这是备课的狭义,那有广义吗?我认为有!凡是对所做的事情有所准备的都可以叫做备课。
前两天,上一届有学生联系我,请我这个科任老师参加他们的同学聚会,我本来有一些犹豫,一般情况下我不是很喜欢这种活动。因为学生是学生,他们的年纪小,我觉得我们之间有一些代沟,思想和说话的内容总是有一段距离,大家在一起难免有些尴尬。
也许是思想改变了,也许是上一届学生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所以我答应他们,我从成都回来尽量参加他们的聚会。
在聚会之前,我翻看了班级QQ群,查看了人物列表,看着名字的时候在头脑里边一个一个地进行回忆,三年前孩子们的言谈举止,生龙活虎的形象历历在目,对三年后的变化也作了一些想像,相信能叫出他们的名字。我想这是不是可以叫做“课前准备”。
但是无论你做了多少准备,到了见面的时候,你都发现孩子们的变化大大的超出了你的意料!有的孩子长得太高了,有的孩子变胖了,有的孩子长帅了,但不变的是孩子们对老师的尊重和态度。
我努力的把现实和记忆中的画面来回进行切换,把我“课前准备”好的名字锁定在现实中的每个人身上。
女生外表变化不大,只是头发长长了,有的束起来,有的直发披在肩上,还有的头上多了一枚别致的发卡,穿着都更时尚了一些。
我与女生们一桌,我一一打量着她们:脸色稍黑的健谈的班主任助理的霜雪,阳光开朗的钦茹,默默无语微笑着的子鉴,眉毛淡的几乎看不出来其貌不扬但心态阳光的春杨,几个男生来敬酒都想不起名字经我提示字、作文都写得很好的雪梅,既不特别优秀也不调皮没有给大家留下什么印象时不时才能写出一篇好文章的思宇,吃饭都戴着一顶窄边帽子一直招呼着同学们的玉婷,初三转来因不适应只在本班读了一个月又转走但一直联系着的洁。还有坐在男生一桌的鑫和茂艺。
男生的变化就比较大了,但我还能一一叫出他们的名字。越长得好高,他来敬酒时,我都要仰起头与他交流;廷成长胖了,他常到我空间来点赞,算是一直联系着;一文一直那么高,但起码长重了20斤;何裂开一张大嘴,笑呵呵地来敬酒,说读书时不懂事,给老师添了不少麻烦;华川只读了两年就转走了,但每次同学聚会都必定参加,为的就是那份同学情,我发现他已学会了抽烟;卓廷与我交流时说他读了高二时便辍学了,现在为职业学校招生,言谈中没有读书时的调皮,有的是真诚;还有写得一手好字,人也长得帅,被我点名当了一回主持人并出色完成任务的虹成;与上两届学生同名,一提起名我总想起他师兄的宇豪;语文有一点偏科,高考成绩最好的豪杰;一直与他那位校长父亲网上保持联系,没有流利喊出他的名,让他有一点尴尬让我有点内疚的锐豪;语速不快,文质彬彬的鹤荣;那次要来校看我却被我的事影响没实现的恒和裕钦;与我同姓的荣富;让人联想到汽车在原野上奔驰的驰;喜欢打篮球,现在长得又瘦又高的考上了音乐学院的舞蹈专业的力源。
所有的孩子都有换掉了青涩,散发着一种青春的活力,绝大多数脸上都洋溢着一种考上大学志在必得的自信。 平等与他们交流,根据不同的对象,所谈的话题要么是回忆往事,要么是现实,当然更多的是未来。举杯,喝酒,祝福,算不算是“课堂生成”呢?
他们考上大学,出来后有从教的,有从医的,有从事舞蹈的,有进行城市管理或建设的……。他们将走向各自岗位,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看到现在和想着未来,谁还能够去在乎平时他们的成绩的好中差呢?只要做人成功只要他在努力他就是好样的。这算不算是“课后的反思”呢?
饭后,我在孩子们唱歌的KTV里小停了一会儿,便与他们告别,把时间和空间留给他们自娱自乐。这算不算是做一个老师的“优雅退出”?
下午,他们与原班主任一起回到母校,在校园里漫步、聊天,又回到原来的教室,坐在原来的座位上,听他们的班主任讲人生哲理,而我只在他们班级相册里慢慢的欣赏、享受他们的快乐。这算不算是一个老师静静地“享受孩子们成长的快乐”?
在这次聚会中,我是不是又多了一份“教学思考”呢?
参加学生聚会,你备课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