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是最普通的农村家庭,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父母也不大会讲深刻的大道理。父母给儿女们最多的教诲不过是:好好读书,凡事要靠自己!
父亲篇
父亲是木匠,农忙时种田,闲时就帮邻居们打家具。他总是待在屋子里默默工作,一年到头也不说几句话,久而久之也没人愿意听他说话,他对什么都不反驳,仿佛人人对他都十分良善。
对父亲最深的印象就是他的脊梁,他手里总是拿着刨子,低俯着身子刨木头,脊梁上的衣物常常湿了大半。有时看着他劳作的背影很心疼,会很想给他递杯水,陪他聊聊天,但父亲永远只有一句话:“你别吵,读书去!”
很委屈,就那几本破书,读什么读?
小升初时,班里的大半学生都不读了,又读了两年初中,村里的同学一个都没有了,只有我孤零零地骑着破自行车穿过熟悉的道路,却彷徨我的道路在哪里?
偶然听见父亲对母亲说:“在工地做木匠,冬天站在楼顶风口里,全身都冻僵了,好几次都很危险,以后一定要让孩子好好读书,不要吃这样的苦。”
接着我被送到县城读书,压力很大。以前在村里,很容易就考到不错的成绩,但在县城里,情况却不那么好了。想起父亲的脊梁,想起父亲那寥寥的话语,我愿意鼓足勇气,不断尝试读下去。
母亲篇
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庄稼种得很好。从记事起,就经常被母亲赶到田里锄草、逮虫子,略长大些,便跟母亲一起在田里干活了。母亲很酷,她从不要求我学习,她总是提醒我放学要记得喂猪,喂完猪要记得赶快写作业,这样才能腾出时间,晚上跟她一起看电视。我想她从未忽视过我的学业,她总是用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
小学二年级时,我连字都还认不了几个,她就买了《庞中华字帖》《唐诗三百首》《十万个为什么》《小学生作文大全》给我。虽然她从未让我练过字、读过诗,但我确实好像比别的孩子字写得好些,诗词理解得深刻些。
看过的第一本小说,也是母亲扔给我的,是一本缩减版的《简爱》。这本书间接塑造了我的部分人生观,使我敢于追求自由、尊严,敢于反抗世俗与偏见。
母亲也逼我读过书的。我说话晚,还有点口吃,讲话的速度总是跟不上脑子的速度,母亲有时会骂我,有时也会跟我一起想办法。她买了很多带拼音的寓言、童话故事书,让我读给妹妹听,如果妹妹听不懂,就让我尽量给她解释。等我上中学时,已经很少有人发现我其实有点口吃了,而且因为能讲比较流畅、标准的普通话,还代表学校参加过演讲比赛。现在偶尔还是会口吃,但我不再觉得口吃是我的缺陷,而是主观地认为口吃成了我个人魅力展现的另一种形式。
姐姐篇
姐姐在一家国企做管理工作,她既吃苦耐劳,又聪敏睿智。她总是能一眼看透事物的本质,事倍功半地完成工作。
姐姐时常出差,但无论去那里,她都会带上一本书。刚工作时,她读很多管理类书籍;快生孩子时,她又读了很多育婴类书籍;现在她竟然开始每天带着单词本,学起英语来了。
我很好奇,问她:“你英语又差,又不出国,工作也用不着,你背什么单词?”
姐姐说她打算考研究生,正因为工作多年,英语基础又差,所以要早点准备。她说她已经想好了,一年考不上,她可以考两年、三年,十年都行。她现在有了孩子,她要让孩子以她为傲,如果她读了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她的孩子好意思不读吗?
时至今日,家里的几个孩子虽然都不算聪明,但也都读了过得去的大学。我也依旧蠢笨,偶尔还是会觉得人生艰辛,但在空闲的时候读本好书已经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
每年春节时,家人互赠礼物,有人抱怨衣物不合身,有人抱怨蛋糕太甜腻,却没有人抱怨自己收到的书不好看。一本好书总会让大家忽然之间有了共鸣,变得亲密起来。
现在父亲不再呵斥我“读书去”,母亲也不再忧心我会口吃。昨天还听到他们商量要存一笔钱,用来供妹妹去读研。姐姐在照顾外甥时,偶尔还是会背一两个单词。我不知道家人的梦想会不会实现,但我知道,我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践行着“读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