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翻微博,看到这么一段话:
@人在纽约:“我是名建筑师,在全世界设计了很多建筑。每次接到新兴市场国家的单我都很激动,因为可以有机会从那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和艺术里汲取灵感。可是客户不想要那些东西。他们要的东西都一样:现代风格,现代风格,现代风格。一切必须高耸入云富丽堂皇。似乎每个人都想要把自己的不同藏起来,实在很无聊。”
貌似还真的是这样。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出现了另一种趋势——文化与审美一体化。
在国内和国外的很多城市,那些文化特色的东西,都被隔离了起来,成为景点和博物馆,而在它们外面,则矗立起一栋栋标准化、现代化的购物中心和写字楼。如果你注意国内的省会城市,或者很多国家的一线城市,会发现他们都长得很像。
在经济上大体属于同一级别的城市,基本上都正在被同样的连锁经营品牌所覆盖。一二线城市有星巴克、711和ZARA,三四线城市有德克士和堡狮龙⋯⋯而且,即便是分属于不同的国家,区别也仅限于曼谷的麦当劳叔叔双手合十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每次旅行,我都要着意避开那些越来越千篇一律的连锁城市——甚至放弃在这些城市里那些有名的、但是被关起来的所谓知名景点——把它们当成交通中转站,深入到真正有特色的地区。
城市的发展,要依托于经济,要让位于便利与效率,越是经济发达的城市,就越会受到经济一体化的制约。而在这种趋势下,有的城市管理者,是在保留自身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去吸纳这些连锁品牌,让他们成为城市原有文化生态的一部分;而有的城市,则完全被连锁品牌所兼并,成为了没有历史与特色的所谓现代化都市。
如果说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审美与文化有时要让位于经济。那么在以独特性为核心竞争力的创意文化产业里,出现审美一体化趋势则是我无法理解的。
记得去年5月份,我在北京西站候车大厅,见到一个护肤品的精品店。乍一看我以为是某国外品牌,因为无论是店铺的设计还是产品包装,都很西化,而且布满了洋文。等我拿起一个产品仔细观看,才发现时同仁堂出的护肤产品。是什么,让一个地道的中国传统品牌,把包装上大部分的空间都留给了英文字母?是怎样的不自信,才让设计师丢掉同仁堂这块金字招牌所应有的传统风格,去邯郸学步地模仿所谓高大上的西方风格?
这绝不是个案。放眼看去,国内的厂商和品牌,在选择设计的时候,很多都在追求所谓的"现代化"和"欧美范儿",国内的设计公司出台的作品,也大都是这种风格的。我有理由怀疑,在国内的创意和设计行业的从业者当中,有多少人认真研究过中国传统美学里面的书法和图案,并试图把它们应用在实践当中?又有多少研究者在认真地研究中国汉字的构造,以及如何应用到现在设计当中?
还记得此前让人惊艳的"东方树叶"系列产品的包装和广告设计,极具中国风格的表达,却出自英国设计师之手。这难道还不足以让国内设计师汗颜么?
在技术与经济上,我们要不断的学习,甚至模仿。但是在文化领域,如果我们也一味的以模仿为目的,忘记了传承与特色,为与别人家的东西相似而沾沾自喜,视自家东西为落后和老土,那不仅是背叛,更会为你所模仿的对象嘲笑和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