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看《芳华》,我哭了四次,两次泪崩。
第一次,刘峰和小萍在排练室里练习舞蹈,两个人嘴里边哼音乐边跳,刘峰托举小萍,因为腰伤没接住两人倒地。泪崩。
第二次,小萍和一个浑身被烧伤战士的对话,小战士说他自己其实只有十六岁,为了当兵谎报了年龄说自己十七。屋顶掉下来的时候小萍用身体护住他。
第三次,刘峰去精神病院看小萍,拉着她的手坐在长椅上,小萍不认识刘峰,很茫然的看着他,刘峰侧头眼泪就掉下来。
第四次,文艺团最后一次演出,小萍穿着病服坐在观众席,当熟悉的音乐舞蹈一出来,她先是跟着比划,最后一人出去在草地上跳舞。泪崩。
电影里一些情节很跳脱,时间跨度也大。如果我前期没有看书的话,可能也不会有太深的感悟。因为读过书,知道故事情节发展和脉络,所以一些事情就自动脑补上,对于人物的理解也更深一点。
尤其是何小萍(书中叫何小曼)。
书中关于何小曼的故事很长,从父亲去世后母亲带着她改嫁,到她为什么要当兵?到招兵的细节都描写的非常详细。
还有发烧。
因为一次偶然的发烧,得到妈妈特别的关注和照顾,在妈妈的怀抱里她感觉到温暖和安全,这是她渴望的,也是她一生追逐的东西。
所以当她被众人嫌弃,却被刘峰托举住的那一刻,小曼便爱上了刘峰。
书中这样描写到:
从那次托举,他的两只手掌触碰了她的身体,她的腰,她就一直感激他。他的触碰是轻柔的,是抚慰的,是知道受伤者疼痛的,是借着公家触碰输送了私人同情的,因此也就绝不只是一个舞蹈的规定动作,他给她的,超出了规定动作许多许多。
他把她搂抱起来,把她放置在肩膀上,这世界上,只有她的亲父亲那样扛过她。在排练中和演出中,她被他一次次扛着,就像四岁时父亲扛她那样,让她感到安全,踏实,感到被宝贝着,感到……那一会她是娇贵的,是被人当掌上明珠的。
所以,便理解她问为什么要装发烧:台下掌声口号声战马嘶鸣声,何小曼刹那间成了骑兵独立团两千人的掌上明珠。她站在出场位置上,感觉着命运的转折就是这么妙,这么迅疾,这么毫无预示。她也玩味着当主角的感受:当主角真好,当掌上明珠真好。
那个曾经受过小曼护理的排长,黑瘦的脸,眼睛很亮,但眼神呆板。小曼曾经过失望的沧海,遇见第一个岛屿,就登陆了。
这是书中第六章最后几句话,也是第一次让我感到泪意的地方。书中的小曼有过一段婚姻,排长就是他的丈夫。在他们新婚不久后他便阵亡了。
整本书一共有九个章节,四、五、六整整三章全是写小曼。到此关于小曼的故事便结束了,我也深深记住了她。
关于刘峰,我用书里的几段话便足以解释。第一段话解释为什么林丁丁对刘峰的“触摸”反应那么大。
刘峰来到人间,就该本本分分做他的模范英雄标兵,一旦他身上出现我们这种人格所具有的发臭的人性,我们反而恐惧了,找不到给他的位置了。因此,刘峰已经成了一种别类。
试想我们这群充满淡淡的无耻和肮脏小欲念的女人怎么会去爱一个别类生命?而一个被我们假定成完美人格的别类突然像一个军二流子一样抱住你,你怪丁丁喊“救命”吗?
我们由于人性的局限,在心的黑暗潜流里,从来没有相信刘峰是真实的。假如是真实的,像表面表现的那样,那他就不是人。哪个女人会爱“不是人”的人呢?
第二段话解释为什么刘峰会受到众人落井下石般的对待。
其实当时红楼里每个人都跟我一样,从始至终对刘峰的好没有信服过。就像我一样,所有人心底都存在着那点儿阴暗,想看到刘峰露馅,露出蛛丝马迹,让我们至少看到他不比我们好到哪儿去,也有着我们那些小小的无耻和下流,也会不时小小地犯罪,偷炊事班一包味精,或在公共游泳池里擦一下女孩儿身体,诸如此类。
因此我们一面享用刘峰的好心眼,一面从不停止质疑他的好心眼。我们的潜意识不相信刘峰与不相信英雄的区别在于,那些英雄离我们太远,从来没有跟我们存在于同一个三维空间。
刘峰跟我们,却是存在于同一个三维空间,具有同样的物质分子密度,他怎么可能比我们好?还好那么多?我从最开始认识刘峰,窥见到他笑得放肆时露出的那一丝无耻、一丝无赖,就下意识地进入了一场不怀好意的长久等待,等待看刘峰的好戏;只要他具有人性就一定会演出好戏来。
因为我们的卑琐自私,都是与生俱来,都被共同的人性弱点框定,我们恨,我们无奈,但我们又不得不跟自己和解,放过自己,我们无法惩罚自己,也没有宗教背景和境界想到“原罪”。
而我们的丑恶一旦发生在刘峰身上,啊,他居然也包含着我们的不堪,标兵模范都挡不住他本性中那个触摸,他也是我们!他是个伪装了的我们!
好了,我们所有的自我嫌恶不必再忍受了,刘峰就是我们想臭骂抽打的自我,我们无法打自己,但我们可以打他,打得再痛也没关系。
一个始终不被人善待的人,最能识得善良,也最能珍视善良。
刘峰和小曼本质上其实是一类人。善良是他们的共有特点,也因为善良,他们被捆绑。不能伤害别人,便伤害自己,不让自己好过。
太善良,便不被善待。
两个人追寻的东西都一样。一个楷模,一个不讨喜的人,始终是边缘人群,最不能被平凡对待。对于平凡人来说,轻易得到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太难。所以,只能相互取暖,相依为伴。
这是他们住一起却没有结婚的原因。
书中,刘峰最后因为肠癌去世了。比起书,我更喜欢电影的结局,两个人在一起,对外人话不多却温和。
他们终于过起平凡人的生活,真好。
电影一开场,我满脑子都在想:书中讲了什么呢?出场一个人物我便一一对应,这个人有没有?这个情节有没有?书中是怎么描写的呢?
我知道带着一种审视和批判的眼光,先入为主的思想会让自己无法投入剧情。也知道影视表达和文字不同,一些情节需要处理和改编,但是我控制不了自己的想法,就像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一样。
后来便不控制了,也庆幸自己一个人坐在最后一排,没人看见我的眼泪。
不知道自己的眼泪为何而来,也许知道但不想去想,也不想探究。
简单的事想复杂便复杂了,复杂的人性想简单便简单了。
絮絮叨叨一大堆,可能说明白了些什么,可能什么也没说,可能某句话触动到你,让你明白点什么,产生隐约而模糊的意念或是想法,这便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