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下旬,乘坐厦航二月刚开通的福州—纽约直航航班抵达肯尼迪机场,将近15个小时的连续飞行破了最长乘机记录。机窗外的机场边积满了雪,跑道和停机坪上满是积雪被清理后黑乎乎的水渍。虽然是中午,但天色十分阴沉,空中还在零零散散飘洒着雪花。
拖着有些水肿的腿脚走出飞机,冷风从廊桥和飞机的接缝处迫不及待地钻进来告诉我外面的温度。办完入境手续,坐上朋友租来的汽车,一路向北,向波士顿进发。
上高速不久,雪就停了,马路变得干净清爽起来。经过惠灵顿的时候,天气彻底放晴了,眼前是骄阳、蓝天、白雪,汽车仿佛把我们带进了温暖的春天,车窗冰冷的玻璃时刻提醒我这个看似温暖的世界依然寒冷彻骨,那灿烂的阳光只是她迷惑人的装束。
四小时的车程,已是傍晚时分,来到波士顿市区塔夫茨大学医学院对面的一家酒店,酒店离唐人街不远,方便吃中餐。朋友很纳闷这看上去不咋地的酒店一晚将近400刀还不含早餐,问了服务员一句为什么,小姑娘腼腆地笑了笑,没有回答。这时旁边一个中年男性服务员一脸坏笑低沉着嗓门说:"Welcome to Boston"。波士顿是美国消费水平最高的几个城市之一。这里吐槽一下美国的酒店,美国的酒店不管几星一般都是不提供牙具和一次性拖鞋的,牙具打电话有时还能要到,一次性拖鞋就别想要到了。习惯了住国内和东南亚地区酒店的朋友到了美国住酒店马上就会有一种掺杂着愤怒(价格老贵还不提供便利的生活用品)和同情(正如五十年前我们猜测的一样美国人民果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心情。其实这与美国人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习惯啥都自己带。另外,不得不承认,避免使用一次性牙具和拖鞋有利于环保。
波士顿是一座由英国清教徒创建的古老城市,当然,这里的古老仅限于美国,与我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相比,美国整个国家的历史都只算得上我们一个朝代的历史,最终其历史能不能排进中华朝代的前三,还得看特朗普及其接班人的造化。波士顿有着世界上第一条电话线、美国最早的地铁和美国的第一所大学(哈佛)。这里发生过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引发了美国的独立战争。说白了就是从暴力抗税到搞分裂独立,所谓历史正义只不过是一部成王败寇的传说。这里还发生过保罗.列维尔午夜骑行的佳话,这个故事至今还是营销书籍上引用的经典案例。
抛开美国一线城市和历史名城的帽子,波士顿就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大学城。波士顿整个大都会区有超过100所大学,很牛叉的学校特别多,其中最牛叉的要数波士顿“五霸”:哈佛、麻省理工、塔夫茨大学、波士顿学院、布兰迪斯大学。另外,波大、东北大学、爱默生学院也是非常不错的。整个波士顿都散发着一股浓浓的学术气息。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闲暇,去膜拜了一下哈佛和麻省理工,其中哈佛大学的一扇门的门楣上写着以赛亚书的引言"OPEN YE THE GATES THAT THE RIGHTEOUS NATION WHICH KEEPETH THE TRUTH MAY ENTER IN(因信真理而称义之人方可入门)",寻思这句话与江平老先生那句“只向真理低头”有异曲同工之妙。哈佛法学院的奥斯汀厅屋檐下的墙上写着"AND THOU SHALT TEACH THEM ORDINANCES AND LAWS AND SHALT SHEW THEM THE WAY WHEREIN THEY MUST WALK AND THE WORK THEY MUST DO(你要将律例和法度教训他们,指示他们当行的道、当做的事)",这是出埃及记中叶忒罗给摩西的献策之一。这也是对全人类的献策—法治才是长治久安之策。渐行渐远的阳光洒在红墙教学楼上,用最后的时间努力为这片土地驱赶一些寒意。
返回酒店的路上正逢夕阳西下,酒红色的霞光和查尔斯河相映成辉,迷倒了桥上的路人。还没来得及多看一眼,夕阳急下,孤独和寒意从河边树下的积雪中弥漫开来,瞬间侵占了整座城市。
两个小时的排队等待,终于坐在了美国最古老的餐厅—“联合蚝屋”(Union oyster house)的餐桌上,一份炸生蚝配薯条,刚好可以将体内聚集的寒气中和掉。
赶在另一场寒潮大降温之前,一路南下,离开了春寒料峭的波士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