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日本有个电影叫《告白》,以为是纯爱日系而去看的人应该都被骗了吧。
这篇文章也不是趁着520对谁的告白(我也没必要告白),只是个简单的自白书。
先说说查得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国内一流大学毕业后,跑去日本拓展人生各种可能性,做了很多辛苦的工作,跳了一次难度系数4.0的槽,过上了我完全不知道什么样子但总是揣测算是有点孤单的生活。在我的标准里,这算作是完全的放飞自我。
查得是冒险家,需要不断地突破自我来获得暂时安心的生存。所以查得恐怕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和人生的不特别达成和解
以上是蛀总眼中的我,也许blinblin的闪着光。
我至今依然感谢学校的光环,依然感叹周围人们的拔群优秀,但从国内一流大学毕业,并没有让自己自然而然地一帆风顺。
求职时在国内磕磕绊绊,反而顺利拿到日本大手的内定。没想到因此从事了一年多的「搬砖」工作:每天在超市里上货,在仓库里卸货。期间还经历了上司因忧郁症长期罢工,人渣课长劈头盖脸的颐指气使。还好有关系融洽的part-time team:关心我的「欧巴桑」主妇们,酷酷的大哥一样的打工仔和可靠的兼职大学生。
耐心被每天可以想象的并不困难的工作内容侵蚀,身体为繁忙且混杂的工作节奏疲累,和总公司协调未果后,我将眼光放到外面的世界。
超市经历并没有什么加分,投递本田甚至根本没给面试机会。
辗转面到现在的公司,本来是面global recruiter岗,卒。然后被问「是否愿意做一名IT工程师?」
一个高中就弃理的文科生,拥有的技能是忘了一半的英语和瓶颈期的日语,转职的目标是HR,然后从零开始成为一名IT工程师?
爬总说:「说得好像你之前积累了啥似的。」
张杰说:「我觉得这份工作定会让你挑战重重,虽然能从零基础自学,但你想达到码农的水准绝非易事。因此你有充分的理由放弃。但人活在世应该走一步看一步,不要轻易放弃任何一个机会,多留点做选择的余地。」(认真的张杰太可怕)
将近四个月的研修后,我在去年11月初终于正式分配到SCM的开发部门。比我提前三个月入职的应届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国人。他们中已经有暗流涌动要跳槽了。受他们的影响,还有已经体会到的公司的不成熟,以及对长时间加班的恐惧,我也忍不住找了中介想跳成IT consultant。
随口扯了个借口说去区公所办手续,我在一个工作日的早上去了JACInternational的office。接待我的白人小哥很职业,细心回答我的问题。但他听到我目前的salary的时候,直接对我说“在你目前的年纪,这份薪水很可观,如果你要跳,你很可能要有pay cut的心理准备。”之后他的一个更资深的同事也进来和我聊了两句,对我直言“我建议你至少在这个公司待两年。这个公司在业界口碑不错,如果你仅仅入职半年就匆匆要离开,别人反而会对你起疑,除非你有很好的理由可以说服对方。”
冷静下来想,其实我对公司并没有无法接受的不满(去哪家都的确无法保证万事顺心),而且周围的同事头脑都不错,光这一点就很难得了。一次飲み会上,道哥还说:
对坐在旁边的人有很强的劣等感,某种意义上这种公司太难得了。
从大学转系,修双学位,海外交换,日本就职,到去年的跳槽弃文从IT,往好了说是一直追求成长的「刺激」,往坏了说是想从懵逼的现实中「逃离」。年轻人该有的迷惘没有少几分,不该有的欲望却早熟得快。
五一趁着日本的黄金周回了趟家,在家老被妈妈念「要多交流」。我并不是个主动的人,也不想做刷屏狂魔,还因为某种执念关闭了大半年朋友圈。
但最近一段时间,不论是和爸爸讨论工作上的变动及困惑,还是接受胡成哥哥的开导,和汪泽聊他的求职大业和纠结罗曼史,和呆总有一搭没一搭地扯淡,和瘪总一起接受钰总的慷慨,和京神在机场的久别重逢,给前公司同事提供的「转职咨询」,听歌后一年内跳了又跳的故事,每一次对话都有意义和火花。
当然还有很多很久都没有联系的亲戚和朋友,我也希望以这种方式主动发信:我在日本,没有花天酒地,也不至于孤单寂寞,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在以自己的节奏生活。
日本通信大手au公司有一首博得大家好感的广告曲《みんながみんな英雄》(人人都是英雄)
特別じゃない 英雄じゃない(都没什么特别 也不是英雄)
みんなの上には空がある(大家头上都是同一片天空)
雨の日もある 風の日もある(有时刮风 有时下雨)
たまに晴れたらまるもうけ(偶尔是个晴天那就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