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浅薄认为,古代文人多酸腐,武者多粗俗,然无论文人武士皆爱功名利禄,要不怎么有“学会文武艺,卖于帝王家”说法传世。
摧眉折腰不趁吾意。幸有阳明先生,得文者之精髓,武者之奥妙,有天地之高情,做圣人之宏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先生幼年,学文习武,立志报国。然科举之路,一波三折;终入庙堂,却被奸人陷害,险些丧命,想遁世又惧连累家人。
然不得不,千里跋涉,去赴龙场驿,疲惫至极,始到贵州,才明了,所谓龙场,不过人迹罕至处,一片荒凉地也。
瘴气弥漫,言语不通,缺衣少吃,无房可居,无事可做。随从病倒,难坏先生。然他天性乐观,随遇而安,拔草砍树,建造房屋,在偏僻荒凉处心学诞生。
边民不知道先生之高洁,经常肆意骚扰,先生不恼不怒,以歌传情,日久天长,百姓感动,遣儿女来随先生修行,使心学得以发扬,引来周边之关注。
有当时之名仕来拜访,亦召开无赖来捣乱,先生只专注讲学,别有用心者竟被附近来学习的村民赶走。
先生名气日盛,遂得升迁,然讲学才是先生最爱,走到哪里讲到哪里,甚至在打仗间隙,先生仍从容讲学。
剿灭土匪,平定叛乱,立不世之功,招来还是祸患,先生从容不迫,巧思妙想,冷静面对,一一化解,身体力行,毕生所学,“致良知,事上练”。此后开挂的人生,虽然步步惊心,然总能逢凶化吉,从而实现了“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完美成了后世之榜样。
我爱阳明子,一生有情怀。年少虽叛逆,心却装寰宇,单骑走天涯,胸中有韬略。青年勤发奋,立下圣人志,生未逢明主,总早奸佞害,失意落寞时,不忘青云志,一生虽坎坷,积极去努力,从不随波逐流,亦未愤世嫉俗,一生恪守高洁品质,一世以天下为己任,修身养性,习文练武,宣扬心学。
我从小亦叛逆,可惜无法与之相比,他胸怀天下,虽不满当时学堂和父亲之教育,然从未蹉跎光阴,学文习武,修得安邦定国之能。而我除了自己生气,气气别人之外,竟无所长。
阳明先生可谓生不逢时,却立下不世之功,我生正逢时,却长久困与心魔,被琐碎束缚止步不前。想来真是无地自容。
我虽愚钝,又少恒心,今后愿寻先生之足迹,以先生为榜样,勤习先生之学说“致良知,事上练”,愿超越尘世迷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