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故事里有一天竟读出来虚假的事实、美丽的谎言。
晚上,给小儿读绘本《小羊的故事》。小儿爱说话,爱问问题。我刚读了三两页,读到饥饿的狼和狐狸想吃一只瘦小的羊。
小儿马上说:“我想把狐狸打死。”
我问:“为什么要打死狐狸?”
“狐狸坏,要吃小羊。”
“那狐狸要是不吃小羊,它也会饿死呀。这是生物链,狐狸吃小羊,小羊吃青草,而狐狸也会被其他动物吃掉,还会被人剥了皮,做成皮衣,围脖。”我越说越来劲,忘了我眼前只是个不到三岁的小儿。
果然,小儿早翻着书本,对我的长篇大论弄不明白,只是反复说:“狐狸坏,坏狐狸。”
于是我放弃说教,对某些前辈们编的童话故事深感佩服。自然界的各种生灵活灵活现的被分个三六九等,凶猛的成了恶霸、机智的成了骗子、蠢笨的却成了呆萌、可爱的模样,被小朋友喜爱、欢迎。
也许人的天性对弱小就有一种天然的爱护心理,但是我以为也不应过份宣扬弱者,丑化强者。
现在不是动辄有人说什么什么童话是暗黑童话,细思极恐吗。其实站在儿童的角度,他们不会像成年人一样思考、分析。他们是纯真的,他们看到的,就是看到的。
我们也要相信,相当多的童话真的是美好的,像梦境一样不可实现,因为大人知道不可实现,才写成童话希望孩子们相信。相信什么?一个梦。
以后给孩子读童话故事前真的要动动脑子,把把关,不是所有的都适合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