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要选择合适的方式
课堂上,经常听老师这样说:“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老师们之所以喜欢用这句话,是因为这句话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有选择权,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读书就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读,这样的课堂是民主的课堂。
但如果细细分析一下,就知道这句话包含着不科学的因素:读书方式之间是否有区别?在某一特定环节,所有的读书方式都适合吗?或者说,在众多的读书方式中,某一特定环节是否有最合适的读书方式?
课堂上,我们一般采用朗读、默读、齐读、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等读书方式。尽管这都是在读书,但因为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参与器官和不同的呈现形式,达到的目的或者最大的收获也就不尽相同,这样说来,在不同的环节,还是应该有最适合的读书方式,而不是学生喜欢怎么读就去怎么读。
对于初次接触文本的学生来说,最适合的方式应该是默读。因为默读只调动视觉器官与思维器官,速度较快,更能满足学生快速了解文本的愿望,并且默读的速度和节奏不受其他人的影响,适合一边读书一边思考,如果遇到了模糊的地方,可以重新回到上文去寻找信息,还可以在重点或者艰涩的地方反复回顾思考。所以,初次接触文本时,默读应该是比较合适的方式,教师应给足时间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样,细细品味某些词语或者语句时,也适合用默读的方式,因为默读没有固定的节奏和速度,有助于学生选择合适的速度去思考,有时候,表面的沉静并不代表思维的沉静,静水流深,说的也很有道理。
出声朗读要调用眼、口、耳等多种器官,语言文字通过多种感觉器官作用于大脑。朗读能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力,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并且,在朗读的过程中,读者能再次深入文本,体味语言的韵味,体会文中语言文字运用的奥妙之处。通过反复朗读,可以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是对文章的又一次升华。也就是说,出声朗读的过程,是先出于ロ、再入于耳,然后了然于心的过程。如果读多了,读顺了,读熟了,书面语言转换为口头语言,就能既入耳又入心。所以,出声朗读适合在大致了解文本之后,需要进一步具体把握文章之时,既可以作为进一步揣摩语言的手段,也可以作为对文本把握的一种反馈。
分角色朗读应该在学生理解全文、充分把握文章情感之后,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因为只有充分把握文章的情感,学生才能更好地揣摩不同角色的性格和态度,把对不同角色的理解转化为不同的语气和语调,用不同的声音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当学生充分把握文章情感之后,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配乐朗读。音乐的介入,是为了借助于音乐更好地抒发情感,如果对情感没有深入的把握,音乐又有什么作用呢?
至于齐读,这种方式能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朗读中来,对于那些没有朗读习惯或者羞于开口朗读的学生来说是个较好的锻炼机会。有时候,齐读还可以作为课堂组织的一种方式,因为毕竟那么多的声音,那么强的气势,可以烘托气氛,提醒某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齐读的不足,因为齐读时,学生的注意力容易放在追随共同的节奏上面,从而放弃了自己的抑扬顿挫,所以对于齐读还是应该慎用。
不同的读书方式既然有这些区别,那么,课堂上,我们还是应该根据不同的进程,选择最适合的方式。让我们把“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换成某种具体的、合适的方式来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