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其隐性动机,每一个行为都是其现有认知能力下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考量。从随处可见的惩罚,奖励,到存在争议的歧视,慈善,都是如此。”——《隐性动机》
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有一段时间一直被一种学生的表现所困扰:他们成绩中等偏下,每天都在埋头做题,作业基本都能完成,几乎看不到他有任何的娱乐时间,但成绩总不见有太大起色。时不时,他们也会在周记本里向我诉说苦恼:“老师,为什么我明明已经很努力了,却还是进步不大呢?是不是我真的太笨了?”在他们的本子上写下几句苍白的安慰和鼓励的评语之后,我甚至也一度以为“天道酬勤”只是一剂长久的兴奋剂,欺骗天资不足的孩子去死命追赶天生的强者。
直到跟几个情况类似的孩子当面深谈了几次,并同他们的弱势科目的任课老师交流之后,我才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不是天资不足,也不能说没有努力,但很可惜,一多半努力都是无用功。因为这类孩子在做题的时候,永远在做他们能力范围内的题目,稍有难度的题,几乎不敢尝试;复习课本也是一样,第一遍没学明白的知识点,第二遍、第三遍依旧跳过不理。所以任课老师说,他们很少来问问题,有时候来问一两次,也是听得一知半解就不再深究了,考试时理科卷子最后的一两道高难度大题,一般都是直接放弃,即使写了几步,也是毫无头绪。
我这才恍然大悟,这些孩子一直不敢迈出自己的舒适区,不敢走向学习区,因为他们害怕一旦尝试失败,那种挫败感和无助感会让他们更加怀疑自己,更加没有信心。但是完全放弃努力,他们又克服不了内心的愧疚感,于是他们选择了这样一种虚假的、低效的努力来自我安慰、自我麻痹,同时也蒙蔽了老师和家长。所以,这类孩子,在他们特别努力的表象背后,并不是对学习强烈的渴望,反而是对学习的畏惧,对困难的恐惧,同时还有不努力的愧疚,因此,在安慰自我,骗过师长的隐性动机之下,他们选择了“虚假努力”。
弄清楚问题的根源之后,我把这几个孩子叫到了一起,先肯定了他们一直以来的努力,并表示我毫不怀疑他们的学习能力,但还是愿意给他们提供一些建议。我告诉他们:“你们在任课老师那里存在感太弱了,课间、午休其他同学排队去问问题,却很久也见不到一次你们的影子。任课老师想给你们一些个性化的学习上的帮助都无从下手。我想下一阶段,你们在保证听讲质量和完成作业的前提下,宁可少刷一个小时的题,也要保证每天向自己薄弱科目的老师最少提两个问题,并确保把这两个问题彻底搞清楚。这些题,你们要专门记录在一个小本本上,写清楚自己在哪里卡住了,老师讲解之后,再把整个解题过程完完整整誊写上去。我每周都会抽查两次,看你们坚持下来没。”他们对我的这个建议(其实也是要求)先是纳闷,然后有点不敢相信,转念想想,用原来吭哧吭哧做题的一个小时,去让老师帮我解决两个问题,自己好像可以轻松不少呢!于是都欣然答应了。接下来的两周,我向任课老师了解情况时,他们一副恍然大悟又知之恨晚的表情,说我终于知道这孩子为啥学不明白了,原来哪个哪个基本概念他就没搞清楚,哪个哪个特别重要的公式他也没真正弄明白,难怪成绩上不去,要不然就是忽高忽低的。
我在心里窃喜:你们有你们的隐性动机,我也可以用我的隐性动机,让你们乖乖地配合老师,实打实地克服障碍,解决问题。
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发现这样无处不在、混淆视听的隐性动机呢?比如这两天炒得沸沸扬扬的海底捞后厨事件,使民意发生大逆转的那两则看似诚意满满、姿态十足的声明,他们真的是在诚心道歉、真心悔过、爱护员工吗?这背后的隐性动机,相信各位看官也能窥得几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