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份,在知乎搜索张爱玲的作品集,里面有位答主提到了《心经》这部短篇小说。粗略的介绍扯痛了我的阅读神经,父女乱伦的题材我不大接受,这个短篇便就此被我束之高阁。
这两天放假在家,又拿出了张爱玲文集阅读。《金锁记》、《倾城之恋》、《红玫瑰白玫瑰》、《连环套》、《沉香屑第一/二炉香》、《花调》……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品已看了几遍,桃子再好吃,再喜欢吃,也经不住天天吃。于是乎,我想到了《心经》,抛却因别人的只言片语而留下的不好的第一印象,我再次打开了这本书。
向以边缘人自居,关注的也多是边缘人群,好的那口书也以“变态”文学居多。当然,正派的,主流的东西我也涉猎。胖子从不挑食,我算是用嘴巴和眼睛验证了这句话。如果连胖子也不吃的东西,不用问,那一定特别难吃,不是人间应该存在的食物。
言归正传,近两个月在日本小说的熏陶下,读书的“底线”下降了好多,心里的承受能力也已提升了好多。父女乱伦之恋便乱伦之恋罢,我还是比较相信张爱玲的笔,文字虽刻薄但也不至于与整个人类三观相对抗。
《心经》很短,不过一口茶的功夫便翻完。阖上书的那一刻,还是原来的那个感觉。这样的故事,就算再给我十年的修为,我也写不出来。
二十岁的女儿爱了自己的父亲,父亲默许并纵容了这份不正常的爱恋的生长,而母亲把头缩在了自己给自己打造的壳里,她什么都知道,却装着什么都不知道。这个幸福家庭就这样,在诡异的云层下,生活了十几年。小寒不想长大,想一辈子依恋着父亲,父亲亦不希望女儿长大,想做她一辈子的靠山。
时间从不如人愿。小孩总要长大,大人总要老去。小寒长大了,二十岁了,正是最娇艳的时候。但凡有一点良心,许父就不能再耽搁自己的女儿。解不断,扯还乱的家庭关系总得要理理。
这一理,平日里避而不见的问题俱浮在空气中。鸡毛掸子掸着十几年没晒过太阳的被子,沉积的灰尘扬的令人够呛。母女对质,父女对质,那些被刻意忽视的事实赤裸裸地摆在面前,许父不爱小寒的母亲,却又不能够爱小寒,这个家留的住许父的人,却已留不住他的心了。而小寒,她用自己的天真,将父母间的爱慢吞吞地杀死了,母亲老了,可她正年轻呢。
三个人里总得要有一个人先抽身,这结才能解。许父搬离了家,与小寒的同学绫卿在外同居。绫卿与小寒长得十分相像。于许父而言,这是一份正常的,健康的,转移后的爱。至于绫卿是否爱着许父,这就不得而知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绫卿是丝萝要托乔木,选根好乔木就行,其他的并不重要。
缩在壳里十几年的许母,终于吭了声,这次她要管管自己的女儿,毕竟她还年轻。年轻就是好啊,有的是大把的时间修正错误。她要把小寒送到远方的三舅妈家,等小寒慢慢变回那个正常的女儿,而她则守在上海等小寒回来。
整篇故事看完,我无话可说。心里闷闷的,一个疑问在脑海盘旋良久——什么才是正常的家庭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