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去哪里避暑歇凉?何处风景如画?怕是久居城中人都会思虑的问题。尤其入了伏,那水泥森林仿佛变成一座座不知疲倦散发热量的炼钢炉。闷热、心慌,哪怕多呆一分钟也是十二万分的不情愿。炎夏漫漫,苦度三伏的滋味,简直就是煎熬了。那么,退避三舍吧。
一溜烟上了内环快速路,出双碑大桥,奔青木关而去。穿过一条冗长的隧道后,眼前豁然明亮起来。难耐的暑热,仿佛就在那么一瞬间,被凉爽击败,哗啦啦丢盔卸甲落荒而逃。
仅仅隔了数座山峰,这里别有洞天——空气清新,花木茂盛,楼榭俨然,满眼郁郁葱葱,扑面而来。铺天盖地的绿浪,裹挾着湖水里独有的清凉,排山倒海,席卷大地。实在没有料到,仅仅四十来分钟车程过后,就会有这样一个清清爽爽的天地出现。这重庆主城西边的璧山,什么时候,生长出如此爽心宜人的生态来?
一个水天相连、绿肥红瘦、交通畅达的所在,奢华地铺陈眼前,让人惊奇,令人惊艳,让初来者情不自禁地抚掌称快。
这里是三担湖水库。不不不,如今已经是堂而皇之的三担湖公园。于我,似曾相识,既熟悉,又陌生。
上溯二十多年,曾经离开部队机关下基层,从白市驿越青龙山去璧山铜梁隆昌内江,无数次路过这一带。那是一幅怎样的行进图呢?军用吉普车在七弯八拐的乡村公路上颠簸前行,车尾扬起漫天灰尘。彼时,高速公路还闻所未闻,方圆数百里,仅有歌乐山上一个名唤“山洞”的小隧道。遇到青龙山这样的莽莽大山,真的就只有在山林间土路上爬坡上坎了。四顾那时盆地中的丘陵地,灰蒙蒙的天空下,是生长着稀松林木的馒头状的山头和庄稼地。除了赶场天能在乡镇上遇见穿着简陋、满脸沧桑的乡亲外,其余时候,鸡犬之声相闻,农人劳作的身影寥寥无几,偶尔在田间地头闪现。
这样的境况,并未远埋记忆深处。时过境迁,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号令既出,生态文明建设跃马扬鞭。
三峡成库以后,波光粼粼,高峡出平湖。如今,离重庆去武汉、上海,除了航空,还有高铁。即便自驾,也是半日时辰,即可“千里江陵一日还”。若乘舒适的长江游轮上溯下行,已属标准的休闲观光。水涨船高处,看不够两岸青山逶迤,赏不尽峡江风光旖旎。相同一条母亲河,亘古不变巴渝水,沐浴春风,真真切切旧貌变新颜。
细端详这水域面积达千亩的熟悉的三担湖,数年不谋面,再见难相识。一路行来,从璧山天翻地覆巨变的陌生环境中,我分明读出了万千重庆人“坚韧顽强、开放包容、豪爽耿直”的人文精神。
凭湖小憩,沐凉风习习。见一湖碧水,清波微漾,三两只打渔船,在湖心不急不徐地撒网。湖边竹林下,有悠闲的钓客握竿抛线,却不见鱼儿上钩。那人却也不急,依然稳坐湖边,燃烟在手,笑容可掬。或许,他的心思如姜太公,想法并不在水中的鱼儿,而是对周遭半岛上那别致的豪宅园林雅舍起了“逮猫心肠”,要不就是沉醉眼前的绿水青山,幸福得忘了今夕何夕?是的,当年丑小鸭般的璧山三担湖,今日风姿绰约。借用当下热络的语言,正是一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风水宝地呢。
亲亲三担湖。不知什么时候,绚丽晚霞给这美得不可方物的温润玉佩镀上了熠熠金色。不舍三担湖!真想择湖畔而居,濯湖水而醉。安静地,读一本地老天荒的旷古大书;静静地,享受这天地山水间的惠风和畅与万物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