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数字时代的学与教》,我看到了一个用心教学的老师形象。我看了一遍书的第一章节,再听一次共读,并补充笔记,我觉得自己有了更多的思考。好书的魅力就是这样,经得起反复品读。真的很幸运在这里遇见麻吉星,遇见《数字时代的学与教》,遇见富有新思维的每个你。数字时代的到来,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不断学习新理念新技术,并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才能顺应新时代的教育。
在第一模块第二讲的时候,陈蕾老师让我们用三个词来描述“我心中的教学”,我在心中默默地想,我的三个词语分别是“用心、对话、等待”,“用心”即用心对待教学,用心对待学生;“对话”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应该是思维碰撞的场所,是不断有新的生成;“等待”即慢的教育,静待花开。我的课堂应“以生为本”,我觉得这是与作者想法的共通之处。我们的课堂只有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师生之间不断有对话,不断产出问题,思维不断碰撞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新知识的生成。
虽然平时教学中成很注重‘以生为本’ 但是,我认为王博士的教学心法让我看到了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第一,“少才是多”,王博士从三方面来解释:一,老师占用时间少,学生的时间就会变多;二,说的话少,学生说的就会变多;三,提示给得少,学生思考就会变多,进而深入。但是回顾自己的教学生涯,几乎每一节课都是满满当当的,如果连堂课下来,经常口干舌燥。特别到考前,还要把重要的知识点再次梳理回顾一下,但是,为什么反复强调的内容学生还是反复出错呢,老是记不住?很显然,我们说的太多了,学生根本没动起来,没有经过认真思考的知识是不会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果就是一看就会,一做就废。
第二,“无才能有”,我记得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前两年,我花了很多时间在做课件,把课堂上要说的全搬上去,生怕自己漏掉某个知识点,并且课件尽量每一张设计得不一样。结果,我的课件每一节课都有二三十张。后来,慢慢地,我的课件越来越精简,每一页的字数也变少了,但还是要花很多的时间,保证课件能够把想要的内容体现出来。实际上,我一直在做的始终是围绕如何把知识点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始终是“教师中心”的课堂。我深有感触,之前在与学生互动环节,常常花了很多时间使用触发器功能来呈现学生随机回答的内容,背后内容还是老师自己的观点,非学生观点。而王博士的“无才能有”,是让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们的思考,促进他们产生思维碰撞,让学生有不断产出学习素材的机会。
第三,“慢才会快”,小学低年级知识点少且简单,原先认为不要花太多时间。王博士说:“应该是开始的时候慢,这个慢是为了后面的快打好基础的。”我们要清楚地让学生明白哪些知识是必须掌握的。对学习者来说,学会如何学习是最重要的目标,当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与思考的方法,任何知识概念的学习难度就会变低。”当然,王博士所说的“慢才会快”,还有更重要的一层意思,就是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课程,在刚开始,老师和学生都要有个适应和学习的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由于不熟练,会导致课程进度减慢,但是通过不断运用反思,教师会越来越娴熟,而学生也形成了习惯和规范,那么,教师和学生一定会感受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带来的好处。
对于自己教学方式的改变开始很难,那就从刻意练习开始,相信的力量,让我相信我一定行!开始后的美好只有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