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有个小姑娘,不满两岁。逢人就叫,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太太姐姐弟弟妹妹……不仅嘴甜,还判断的准~谁冲她伸手,她都笑得甜甜的,张开手臂,院子里的大人,高兴的晕头转向,回头就批评自家孩子:“你看看人家,多大方,多拿得出手多有!礼!貌!”
礼貌?不,你弄错了,那不是礼貌,是可怜!
小姑娘从小跟奶奶长大,妈妈从四个月上班她就断奶了,父母工作忙,早出晚归,孩子只有每天晚上睡觉前,能看一眼正在卸妆的妈妈。奶奶一个人白天晚上照顾,做饭的时候,就只好把她放在电视前看动画片……
听起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啊?有吃有喝哪儿可怜了?
当然可怜,因为这是我们常见的“父母膝下型留守儿童”——爸妈纯当摆设,每天只见一影儿,不哄睡、不陪床、不陪玩、不喂饭……
你会说,那孩子不也好好长大?还比谁都懂事?是的,没错,但坏就坏在这“懂事”上!
从心理学角度讲,过早成熟的孩子都是被伤害的孩子,将来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
而不用将来,现在我们就能看到孩子身上的“症状”——看似“礼貌”的称谓和拥抱。
这就是温尼科特在儿童成长发展中提到的“假性自体”——因为缺少了来自于父母的链接和回应,孩子被迫发展出的一种“人格面具”。
我们会看到,正常两岁的孩童,对于周遭的环境是带有明显的探索性的。而探索本身就是一个回避、试探、接触,再回避、再试探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里,孩子对于环境的好坏、安全与危险会形成一套自己的评判标准和对待方式。只有孩子真的形成了自己的态度,对于未来的人生,他才是有自己的标尺、控制和把握的。
而这样的探索的基础,是孩子有一个安全的可以回去的关系——亲子关系。父母作为孩子的“安全岛”,要形式上和心理上“陪伴”孩子整个的探索过程,不打断不推搡。
然而,在前面提到的这个小女孩身上,我们看不到父母作为“安全岛”的存在。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努力与周遭建立链接,努力在每个人身上获取“爱”的小孩子……
这是一个学会了“取悦”的孩子,她两岁,她学会了取悦别人?这难道不是一件细思恐极的事?!
取悦,是要付出代价的!
孩子会逐渐与自我真实的感受和情绪失去了联系。孩子会失去了对自己真实感情的认识、热情、清晰感和意义感。孩子会以别人的意志为转移,丧失判断甚至丧失自我……
这样的孩子,在国情如此的教育体制下,也许最初的一段会驾轻就熟,因为“听话”,她可能会是个很好的学生。即便成绩并不能给她带来太多的愉悦和满足,她可能也会“为了取悦而学习”,得到许多满足父母的殊荣……
然而,随着青春期到来,“我是谁”这个问题越来越突显和无解,孩子内心的冲突就会越来越大……也许到了那个时候,她的父母才能像现在数不清的为了孩子厌学、成绩下滑、逃课、网瘾、早恋而发愁父母一样,看到孩子身上的问题。
而彼时,她身上最难解的结,其实仍跟现在的这个一样,叫做“假面的礼貌”……而即便他走过了那个慌乱的青春期,以取悦为中心的人生,无法获得“幸福的能力”……
所以,小心孩子脸上“假面的礼貌”,这是他最后的求助!他在说:
求求你,妈妈,陪陪我!
求求你,爸爸,看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