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农村、农产业迎来了巨大的挑战,休闲农业作为促进农业、农产业结构调整,充分的利用和分配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资源,维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便应运而生。
据1997年的一个初步调查,我国以休闲观光农业为主题的各类开发项目累计投资资金在30亿,经过不到十年的发展,休闲农业的发展取得的成果令人万分瞩目。
目前,我国的休闲农业旅游区、休闲农业园区、休闲农业开发区,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近郊。
广东的休闲农业初期最早出现在上世界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主要是以果园观光旅游为主。据2001年概括性统计,广东省包括在建的农业观光园景点已有40个左右,其中大部分在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等地、现在的广东郊区,仅观光的果园就近百个,每年接待旅游者400多万人,旅游的收入近亿元。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结合为一体的交流中心,不仅商业经济比较发达,旅游产业相当丰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自昌平十三陵旅游区出现首家观光采摘园以来,北京的观光采摘园如雨后春笋的蓬勃发展。据北京相关部门统计,1999年北京郊区观光农业的收入突破5亿,达到5.3亿,比1998年几乎翻了一倍。北京近郊观光农业景点达300多个,年接待游客600万人左右。
2007年“五一”期间,北京市民出游人群,超过一半以上的人都是自驾车方式到周边郊区休闲度假。体验乡村民俗生活、踏青、欣赏乡村的自然景色,成为市民出游的主要活动之一。
上海,一个国际化的大城市,农业旅游的重要性更加显著,上海每年会有近200万人涌向郊区。
上海的孙桥现代农业园区凭借着浓郁的田园风光、一流的现代化生产方式,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据2004年统计超过60万人次,净利润达300万左右。
为了对上海的日益发展休闲农业增设一份保障,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4年4月26日发布了《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地方标准,这是全国第一个专为“农家乐”旅游而制定的标准。
有人会问:从上世纪的80年代到现代有太多的农庄发展起来,那么我们做这些还有那些必要吗?如果这么想,那么就大错特错了。休闲农业、休闲农庄是我国一类产业,就像农业搞生产一样,那是远远不停止的。
那么,怎样才能把休闲农业做到最好,又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