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时候和一个刚毕业工作的小师妹吃饭,听她讲自己初入职场的感受。我这位师妹属于从小认真学习不贪玩,乖巧的邻家小妹类型,性格比较柔弱。在学校的时候,老师同学都很照顾。可是真的到了职场,这样的性格让她吃了不少亏,甚至有一点不适应,跟我说正在考虑自己要不要换个工作环境。然后我详细问了她一些具体的情况后发现,其实最大的问题还是自身太过于腼腆害羞,不好意思当面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他的领导给她安排的一些工作可能有的时候会不合理,甚至超出了她的能力范围。而她的同事又都很忙,有时候不能很好的顾及到他,久而久之,开始变得不敢去争取一些好的机会,更加悲催的是,有些机会被别人争取到做了,她又会发现其实这个事情很简单,要是她自己去做会做的更好。也不敢表现自己。
其实很多时候,很多的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身上,一些看起来特别困难的事情,如果真的去做了,可能就会发现其实并不是之前想象的那么困难。后来聊了很久,最终让人感到欣慰的是,我们还是达成了一个共识:很多困难其实都是我们臆想和夸大出来的,并不是真实的情况,很多人不是真的被困难折磨了,而是被自己臆想的苦难折磨到没有耐心。所以我们应该坚持行动下去,面临问题的时候不要退缩,真的没有那么难。人很多时候不是被任何实际的困难打败,而是被自己臆想的困难击垮,败给了自己的想象。
联想到我刚毕业找工作时的经历,当时面试了近百家企业,简历不知道投了多少次,最终还是找到了一份相对喜欢的工作。后来我总结这件事的时候,发现在找工作这件事上,还是存在一些技巧的,一般面试三四十家企业,一定会清晰自己的未来目标和方向以及对于一些行业的认知都会变得非常清楚。后来我直接总结出了一套方法,一个人想要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只需要了解垂直领域的二十家公司,接下来更多的尝试就都是在做选择了。
对于很多人,努力一两家公司,被拒绝,然后开始怀疑自己,开始觉得自己能力上存在问题,然后就不敢再去尝试做。这才是阻碍绝大多数人进步最大的障碍所在。但真实的情况是,他们的困难其实是完全不存在的,只是盲目夸大了自己的痛苦。然后沉浸在这样的痛苦里自怨自艾罢了。实际上做事的量远远没有达到可以引发质变的时候。所以我经常和一些找工作的人讲,面试过不了就多面几次,有的时候面试不过可能真的是和面试官八字不合,和自己自身情况真的没有多大关系。包括职场也是一个道理,和同事上级相处不好,可能并不是自己的问题,还是一个气场能不能相合的问题。
很多事情只有做了才知道合不合适,很多人最后都是死在了行动这最后一步。很多的困难其实是并不存在的,往往由于缺乏信息的交流,沉溺于自身的臆想,才会越发笨拙,智能一直停留在原地。这其实是挺悲哀的一件事情。我有个朋友一直在纠结要不要跳槽,我给他的建议是,如果一份工作一两遍不能做出来,赶紧换,换一个圈子重新来过,千万不要相信什么职业规划之类的,但是很多人到了这个节骨眼上会被一些人说的不够稳定之类的鬼话唬住,所以一直忍耐。然后就会陷入很深的纠结之中。他们往往自顾自的认为任何事情的实现过程,一定要怎么样才能如何。这样的思维,很容易让人陷入到自我封闭之中,被自己假设的苦难吓住。很多职场人的瓶颈也都来源于此。
任何事情只有做了才有结果,行动才是解决一切烦恼和焦虑最有效的办法。很多人没事都喜欢去学习,但是就我的观点,绝大多数的学习都是没有用的,尤其是对于已经走出校门的人来说,改变自己当下比较困难的境遇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行动起来,做一些事情,持续不断的做一些事情,然后就会有变化发生。
放下那些自以为的自卑、怀疑、焦虑,就从一件小事做起,看看事情的真相到底怎么样,不要给自己的思维设置局限,不要让自己消磨在恐惧之中,才能看到事情本来的样子,才能更加了解自己,才能更加了解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