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写过关于奶奶的文章太多了,所以长大后每次提笔想写时又总有些排斥,然而真正开始叙述起当年的种种感动时,却再也停不下来。
小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当我的朋友们都忌讳着谈起家里的某位老人时,我只用对他们抱以同情,然后便不再多说。于是,年少的我啊,就总觉得家里人的陪伴是理所应当的,我好像永远不会担心他们有一天终会离我而去,他们理所应当地应该眼看着我长大、上完初中上高中,上完高中上大学,接着他们会看着我进入工作,我想象着那时我或许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我回来与他们分享,期待他们为我疏导……
可人生又哪来不散的宴席。我只是没想到别离来得那么快。我才知道,才回忆起很多细节,比如,奶奶很早就常入院观察,她的身材很高挑,却骨瘦如柴,她把自己的利益永远放在最底下,端午节时她会亲手做好几斤的粽子,一个人拖着它们坐一个小时的公交车,再疲惫地登六楼土梯,带到我的外婆家,那粽子啊,包裹得又紧实又美观,入口时竹叶的清香充斥整个味觉……
于是我明白,生活没有突如其来,其实一切早有伏笔埋下,只是我们不曾在意。
我从小就很敏感,却不懂如何表达。我学会细细观察别人对我的好,却没有学会怎么回报别人,尤其是对家人。但随着长大,我也学会了珍惜。因为我们都知道,在人生之初能一直陪伴我们到最后的大概只有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