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学渣,独爱辩论。混迹在一个连校队都没有的二本院校的系辩论队中,技术不佳却依旧死皮赖脸的蹭在队里不愿走,因为在那里,能找到我的存在和幸福,在那里,也是赋予我对这个世界充满爱与宽容的起点。
初次知道辩论队,是在高二的一节化学课上。因为平时老喜欢钻牛角尖,秉着打破砂锅没肉吃的原则总喜欢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伟大的辩论启蒙老师就顺嘴提了那么一句“基态H同学就适合去辩论队这种地方,天天不好好学习,脑子里想点稀奇古怪的东西。”虽然是在损我,但从小被损到大的我充分发扬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优良传统。以此,心里便埋下了辩论队的这么一粒种子。
其实那时候也没想那么多,和大家一样,对辩论的理解也仅仅局限于怼人、抬杠,想的也只是加了辩论队就能怼的人哑口无言,尴尬发窘。与我一直自以为是的毒舌本舌相得映彰。也曾沾沾自喜的想过像我这种怼天怼地怼空气的怼怼怪,岂不得让他们求着我加入?但真的经历过一年的训练后,我方才懂得了什么是无知,什么是幼稚。也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包容,什么是爱。
大一那年,正好与一辩论队的学姐共同参与过某活动。(天地良心,申请加队前真不知道她是辩论队的。)所以报名后与她聊及此事,方才惊奇的了解到原来我也是上头有背景的人了。但当时虽无本事,却自负的一批。对于这种溜须拍马之事向来是不屑一顾的,所以也没有说过要她多多照看之类的言辞。后来果不其然,初复试中表现一踏涂地,但学姐依旧把我选了进去,导致我至今依旧认为自己是个关系户(但不得不说学姐当时的做法是多么明智,果然自恋哈哈哈)。可以说从那时起,我的价值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原来辩论赛最看重的是一位辩手的礼仪而不是会不会怼人的…原来辩论赛不是吵架而是要讲道理讲逻辑的…原来辩论赛是真的最包容的比赛的…等等等等。但这次还是想写一下辩论队教给我的包容与爱(终于扯到正题了…)
其实一开始想到的就是圣人老子说过的一句话叫做“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因为客观因素的影响,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有着不同且再不停的改变,那么有不同就肯定会引起争论或者有争论的欲望。因为没人愿意承认自己是错的,都希望别人能认可自己,那么争论就会喋喋不休无止境的进行下去,所以真正的有爱的人是不会与人去争论的,因为争辩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你没有办法改变我,我同样也没有精力去改变你,所以倒不如我们依旧秉持着自己的原则,不吵不闹,不争不论。这样既避免了冲突,又了解到了不同于自己的思想,何乐而不为呢?我们不用接受他人,也没有必要理解。仅仅是因为人与人不同罢了。我还记得有次 和一位要好的朋友在微信上聊天,气氛甚是融洽,但随口聊至一类似于同性恋这般在当今国情下仍较为前端的话题时,我稍显中立接近于保守,但是二字还没发出,便狂轰乱炸般讥讽挖苦,仿佛较为开放便从此高人一等似的。不知从何而来的优越感着实令人费解。同一件事,因人的不同而选择不同,却因话题的缘故显得更加敏感苛刻,也着实是琢磨不透。倘若有一百朵玫瑰供人挑选,其中有九十九朵红玫瑰,一朵蓝玫瑰。难道选择蓝玫瑰的人便不正常吗?依自己的原则将所有与自己不符的想法断定为偏见,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偏见。君子,和而不同。
想到哪写到哪,主要是记录…不喜勿喷。和而不同,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