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多就清醒了,惦记着老公晚上的睡眠,想早饭时聊天期间询问一下他的睡眠情况。从周六老公接到通知说,周一要去出差,我就开始有很多顾虑,因为担心他出差时万一安排的是两人间,而对方爱看电视等习惯影响他早晚做冥想,或者是不习惯跟别人一起住而失眠加重。自从老公失眠治疗以来还没有离开过我呢,上次出差也是我陪同去的。这次实在没法陪同,所以我的担心特多。
早饭闲聊,老公说他最近睡的都不错,我心里有些安慰了。出差行李都是我收拾的,怕叮嘱了他记不住,所以我发微信给他,详细说明哪些东西在背包哪层放着。把老公送去火车站后,我又是短信又是电话的,吩咐老公多喝水,把身份证收好……。
这都是我多年来的习惯:习惯了操心,习惯是家里小事都亲力亲为。我太细心的性格让老公在生活中太依赖。去年我出差时老公一人在家心里空虚,导致了失眠,诱发了焦虑症,这跟我以前对他的过分照顾肯定是有关系的。突然想用一个词形容老公出差时我的心情:分离焦虑症。
分离焦虑症一般是用在儿童刚刚步入幼儿园,不愿跟父母分开而哭闹的情况。认识这词是前年我家孩子初上幼儿园时哭闹特别厉害,我们全家都跟着担心烦恼,多次跟老师沟通交流,老师也因此特别关注我家孩子,帮助她习惯幼儿园生活,同时也提醒我们家长要首先做到不着急不焦虑,因为家长的过分担心也会影响孩子。那会才从网上了解到分离焦虑症,网上说孩子上幼儿园分离焦虑,更多的是因为家长分离焦虑,过分担心孩子。这就是中国的家长,给了孩子过多的保护,时刻把孩子捧在怀里,害怕她出去受了委屈或者磕着碰着。我就是典型的中国家长,而我不仅是我孩子的家长,也是我老公的家长。
回想过去,我一直是把老公当成了孩子照顾,不仅工作上想替他操心,生活上更是安排好了一切。习惯了换洗的衣服都放在他面前,习惯了药和水都端到他嘴边……,所以老公在家啥也找不到,啥也依靠家人。上次去亲戚家,亲戚说他:怎么感觉你不会自己生活似的,另一个亲戚说:这都是被惯得。的确,我和婆婆都喜欢操心劳碌,以至于把老公惯得不会生活。特别是去年老公失眠治疗以后,我更是担心他恢复不好,所以啥都想尽力多分担一些。记得在北京住院时,那会其实我心里很恼火,因为作为妈妈,习惯了半夜照顾孩子睡得轻睡得少,所以我理解不了他为什么失眠会焦虑,也体会不到他失眠的痛苦,我觉得哺乳过孩子的妈妈都体会过长期睡不好的日子,但是她们也都没事,照样白天上班晚上照顾孩子。但是我还是压抑着内心的气愤,尽自己所能照顾老公。记得那会在医院网购了很多娱乐设备,每天陪着老公一起玩,那会护士和病友都跟我老公说:看你媳妇对你多好啊,有这么好的媳妇你还不赶快好起来。自从六院生活那时我更是把老公当做孩子养,每天陪着玩,网购他喜欢的东西。但也自从那时,老公对我更有依赖性了,我拿起手机跟家人微信联系一会,他就生气说我不会照顾人,只顾自己玩手机,所以在医院时我只能等到他冥想或者带着病友乐眠操时,我才抓紧时间洗衣或者跟家人联系(内蒙人亲情重,所以他住院,一堆亲人的心都在牵挂中,而他们每天也只能从我这里了解到他的情况)。记得那会护士长跟他说:你应该培养一些自己的爱好。老公说:现在下棋、羽毛球等都是我的爱好呀。护士长又说:这些爱好都得有人陪你一起,你应该学会自己一个人时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才不会无聊。也许他的培养需要我的放手,但是我一直都没有放手,也不敢放手。这次老公出差,我更是把你当做孩子,担心他自己在外面的饮食起居,所以才焦虑到早上睡不着。
有个电视剧《断奶》,讲的是子女都结婚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父母还是事无巨细的对子女的生活大包大揽。这也形容了我对孩子和老公的照顾。那天看了个短视频,一个两岁大的外国小男孩,没有四肢,靠身体扭动爬滑梯的台阶,而旁边健康小女孩走上台阶顶部从滑道滑下来,小女孩反复滑了几次,小男孩才爬了一个台阶,看着我着急,我想着家长怎么不把他抱到顶部让他体验一下滑下来的感觉呢,我又想,这是外国人的教育。之前看过新闻说,中国不要的残疾孩子被外国人收养后培养的多么好。中国父母太爱包办孩子的生活,所以不懂得怎么培养残疾孩子。说到刚才那个残疾男孩,视频中他扭动很久终于爬到滑梯顶部,开心的滑下来了。从他的脸上看不到爬行过程的艰难,而是滑下来时那份灿烂的笑容。
我今天主要想说的是放手,要勇于放手,但是写这篇文章更多的是写了我对老公的包办。就在写文章时,手机闹铃响了,是为了提醒老公下车而设置的,因为怕老公在高铁上冥想坐过了车站,所以我设置了闹铃,到点了就电话他下车。其实这些小事老公自己都能做好,但是因为我的不放心,总是事事都给考虑周全,以至于老公越来越没有自理能力。对于老公,我要勇于放手让他自己做事,对于孩子我更得大胆放手,因为孩子的习惯要从小培养,我现在可以给她安排好一切,但是以后她总归是要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我不能跟随她一生,所以要培养她独立能力。
孙主任说,只给孩子留两样财富:乐眠操和冥想。因为身、心的健康是最重要的。我要学会放手,勇于放手,让孩子和老公学会自己生活,这样才能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