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为一个不到两岁半男宝的妈妈,在父母这个职业上我还资历尚浅。但从怀孕开始,我就一直在学习怎么做个好妈妈的路上,教育类的书籍也不知看了多少本。好的教育理念很有指导意义,我也尽可能结合孩子的实际,将这些理念应用于日常的育儿中。
零至三岁的宝宝,尚且年幼无知,对于他们怎么样才算好的教育?尤其对襁褓中的婴儿来说,还处于混沌未开的状态,再强大的教育武器也无法施展啊!
父母这个职业是没有任何门槛的,也没有相应培训或课程,通常在还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随着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也就被迫上岗了。
记得儿子刚出生时,小小的人哇哇的哭,我感觉到生命的神奇,从一个小小的受精卵慢慢长成一个有血有肉的初生婴儿,同时也感觉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将肩负着教育儿子长大成人的使命,真的不敢懈怠啊。
我认真看育儿书籍,下载了很多育儿APP,泡育儿论坛,生活中遇到问题也是各种百度、Google,只要对孩子成长有利的事情,我都会去做,只希望孩子能健康的成长,成为一个自信阳光的人。
2
如果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了解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成长特点和需求。像零岁宝宝刚出生不久,还没有自我、世界的概念,只有通过哭来表达各种需求,饿了、渴了、拉了、尿了,只要宝宝哭,肯定跑不了这些,如果都不是,就可能是宝宝烦了或者需要抱抱了。
针对这个时候的宝宝父母需要的做的就是及时回应,按需喂养。曾经西方教育中的哭声免疫法风靡一时,殊不知这样做虽然会训练出不哭不闹的天使宝宝,但却会对宝宝的心理健康带来很大伤害。
这么小的宝宝还没有自我的概念,会绑定一个重要他人,认为这就是整个世界,这个重要他人通常是妈妈,如果母爱缺席,也可能是爸爸或奶奶等。如果宝宝的哭声总是得不到回应,宝宝的世界会崩溃,它的身心能健康成长吗?
很多父母给孩子喂奶常常照搬教科书中的,书中让3小时喂次奶,他们就严格掐点来,殊不知每个孩子都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我儿子是母乳按需喂养,只要他有需求我没有不响应的,晚上有时候一个多小时醒一次,醒了就要吃奶,一晚上醒个七八次,我都快崩溃了,但是我仍然坚持,也没有给宝宝进行过睡整觉训练,宝宝一直胖乎乎的,发育的很好。
我认为0-3岁的宝宝,只要把握下面几个关键字就够了:足够多的抱抱和爱,陪伴,赞美,同理心,示范,温和地坚持,不强求不灌输。这么小的孩子,打骂、暴怒都是不适宜的,平和的父母才能教出有教养的孩子,在育子的路上我们一起努力。
3
足够多的抱抱和爱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相信对于刚出生的宝宝我们大多不缺爱。那么小的孩子,不用担心过于溺爱的问题。想多抱抱就多抱抱吧,这个时候孩子的心灵得到足够多爱的滋润,宝宝会有足够的安全感避免了日后的分离焦虑。
我在宝宝四个月的时候上班了,在这之前一直是亲自照顾宝宝,晚上也没分床睡,哭了就抱起来哄,基本上天天溺在一起,一直担心我上班了他会不适应哭闹,结果人家没出一点情绪问题。研究表明,获得足够多抱抱和爱的孩子,因为心理营养充足了,更容易与重要他人分离。
陪伴
现在很多父母因为要挣钱,要工作,而把孩子交给老人抚养,还美其名曰“那么拼,还不是为了孩子将来吗”。
别拿孩子当借口了好吗?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这个都做不到还奢谈什么将来。要知道,到孩子上学也就两三年时间,错过了以后就再也没机会了。
我想当父母的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将孩子养在身边,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与孩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对于我们自己也弥足珍贵。
儿子第一次笑,第一次抬头,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喊爸爸或妈妈,第一次爬,第一次走路,儿子的每一次进步我们都没有错过。
儿子长大几个月后,常常可以自己玩半天,但是他就是需要我在身边,哪怕我只是看着或者忙碌自己的事,但是只要看不到我,他会哇哇大哭。
等他会说话了,“妈妈喝奶”、“妈妈过来”、“妈妈抱抱”、“妈妈捡”……常挂在嘴边,我的心都快化了,被需要的感觉真的太好啦!
我给宝宝买了很多绘本,也坚持每天给他讲故事,我们都特别享受亲子阅读的时刻,周末在家休息,我们一起窝在床上,一读一整天,读过的书扔满了床。
赞美
每个人都喜欢赞美,孩子也不例外。赞美让孩子觉得被认可被肯定,才会更自信。
赞美也要讲究方式,要赞美行为而不是性格。例如要夸孩子真努力,而不是真聪明,如果孩子经常被夸真聪明,就会信以为真觉得真的比别人聪明,就可以不努力了,因为努力不够遇到挫折更容易放弃。
平时我夸儿子的时候也是遵从对事不对人的原则,他帮我拿东西,我会说“宝宝真棒,会帮妈妈忙了”,一般说真棒的时候,我都会加上具体事情,让他知道为什么夸他,好强化他的行为,他每次也特别满足。
同理心
在《如何听孩子才肯说,如何说孩子才会听》中,作者讲到了共情同理心,我觉得这个提法很好,对于理解孩子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也很重要。
孩子年幼还不会情绪管理,处理问题不强,小小的事情就可能抓狂,暴怒。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对于父母来说真的是一大挑战。
同理心就是当孩子出现情绪问题,例如生气、郁闷、大哭,要做的不是安慰“宝宝不哭了,妈妈爱你”,更不是责备“多大个事,就知道哭,爱哭鬼”,而是先描述当时宝宝的情绪,表示理解孩子,形成共情,然后再慢慢引导孩子叙述事情的前因后果,最后引导孩子找出解决办法。
孩子摔倒或者碰头的事时有发生,通常孩子会哇哇哭个不停,人们通常会通过打地打桌子等,孩子的情绪也可以得到宣泄而止哭,但是却容易形成推卸责任的毛病。这时其实可以试试共情的方法。
儿子有一个摔倒碰到桌角,一般他比较皮实摔倒很少哭,这次可能头撞疼了,哭个没完,我就说“噢,宝宝摔倒了撞到头很疼是不是,觉得委屈对不对”,先描述他的情绪跟他共情,然后说“来妈妈揉揉就不疼了,下次小心点就不会磕到了”,给出解决方案,同样孩子情绪得到疏解,也不哭啦。
示范
这个阶段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强,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所以当父母的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好示范作用。
儿子刚会说话,正在说话敏感期,喜欢模仿家人说话,有一次宝爸说了一句脏话,宝宝也跟着随口而出,宝宝当然不知道什么意思,还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但从那以后我们再也不敢在宝宝面前说脏话了。
现在公共场合到处可见不讲文明、不懂礼貌的熊孩子,其实究其原因,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
温和地坚持
孩子想多看会电视不给看就大哭表示抗议,多玩会游戏不给玩就乱发脾气,对于违反原则的事情,我们都要温和地坚持。
孩子还小,做事没有边界,也不会自制,全靠父母把控,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孩子明确规则,教给他什么可以做,什么绝对不能做。
儿子老爱摔东西,我有时候真的很生气,甚至想动手打他,但每次都提醒自己要“温和”而克制自己,我会反复坚定的告诉他“不可以”,而且将东西放在高处他够不到的地方,无论他怎么哭闹我都说“扔东西不对,什么时候你告诉妈妈保证不扔了再给你”。
现在宝宝知道哭闹对我不起作用,他也很少将哭闹作为逼父母就范的武器了。
不强求不灌输
以后学习知识的机会和时间多着呢,那么点的孩子就不要逼着去学冬学西了。
现在很多父母都为自己孩子的教育感到焦虑,深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其实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你见哪位马拉松运动员会在起跑线上就开始冲刺。再说,人生是自己的,没必要去跟别人赛跑。
但是我也不崇尚所谓的快乐教育,对于学知识我坚持不强求不灌输,玩中学乐中学的原则。
一直以来,我特别爱看书,我也希望儿子能养成阅读的习惯。从他8个月开始,我就开始给他看绘本,到现在买了上百本绘本书,精美的图画,有趣的故事,儿子每每听的津津有味,我就特别欣慰。
坚持了那么久,儿子现在认识了10个数字,会数20个数,绘本上的动物、植物也都认识,都是在反复讲故事中的,他自己学会的。
对于儿子来说,听故事并不是学习,也是一种玩。
4
最好的教育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我们做父母的,也不用将这些理论教条化,完全可以将各种教育理念和对孩子的爱融在生活点滴中,相信随着长时间的积累,孩子一生都会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