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奥古斯丁说过:世界是一本大书,若不到处走走的话看到的总是同一页的内容。而我想说:生命是一个短暂的旅程,若不抓紧读书的话感觉会无聊和枯燥乏味。
——题记
2019年1月5日,我和青椒计划的同学们早早进入CCtalk来到互加计划群,因为在19:00~~20:00,这里有互加2019年勇气读书会第一场分享会,吴虹校长那熟悉的声音再一次从屏幕里传来,屏幕外已经汇聚几百位学员,真是让人兴奋不已,又让人充满期待。
读书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从今天开始我们跟随勇气读书会,准备好静下心来开启读书旅程。我们需要选书,买书,每天要坚持读书,每天要坚持写读书笔记,每天要坚持打卡,然后需要分享,带动更多的人一起读书,一起读书一起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创新思想,改变思维方式,思考再思考。有人说这真得需要勇气,是的,准备做一件事并要坚持下去,是需要勇气的。
在正式读书前,吴虹校长带着大家思考了这样一些问题。我们想想自己以前是怎么读书的?从小到大,我们都读过哪些书呢?我们自己喜欢读哪一类书呢?我们是否需要被别人催着去读书?我们对非熟悉领域的书愿意去读吗?我们是否已经对接下来的读书做好了准备?面对这些问题,我和群里的老师们都陷入了思考。以前自己真的就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上学时为了考试,获取专业知识寻找答案,有时间也去读了一些文学类书籍,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曾经是我最喜欢的书,当然也喜欢看一些感人的,励志的,鸡汤的文摘或杂志。毕业后为了招聘考试过关,任务驱动,强制性去读书。说来惭愧,有一段时间,自己好久没有静下心来去真真正正地读过一本书,有了儿子后,为了培养他爱读书习惯,自己倒是陪伴儿子一起读了很多的绘本和一些童话故事书,仅此而已。回到教育岗位工作后,主要去电脑上查阅资料,平时翻的最多的是参考书。总结了一下,我们读书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漫无目地读书。这类读者不清楚自己要读什么书,流连于各大书单,选择一个听起来还不错,看起来很励志的书来读,多会选择鸡汤文去读,因为易读。二类有目的性读书。读书为了弥补自己的短板,为学习而读,带着目的性,书单不会跟随各大售书的排行改变太多。三类随心读书。读书随心,虽然听起来和一类读者相似,但是已经相差千里,读的书虽然随心但是有深度,为滋养灵魂,为提升自己。我想,从加入勇气读书会开始,我们要有选择了,开始随心读书吧。如果说我们甘心放弃读书,那么我们放弃的将会是一个修炼性格的磨石,一杯供给智慧的甘露,一扇打开世界的天窗,一个通向真实自己的道路。放弃不难,只要我们甘心如此平凡的自己。但开始也不难,只要我们勇敢迈出第一步坚持21天,习惯自然养成,这样我们就有机会为自己的岁月留下来一些丰盛的东西。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问题:你读了那么多人的人生,为什么还是过不好自己的人生?吴虹校长也问大家,为什么我们读了那么多书,感觉没留下多少呢?群里有的老师说读书没有入脑;有的老师说投入时间少,没有思考;有的老师说是当时目的性太强只为解决问题。比如我们大多数人喜欢从鸡汤入手,从小说入手,因为不知道要看什么,于是从京东图书的排行榜里去决定。但是这样读书的不好处很多,一是不容易再勾起自己继续读书的欲望。你看完这本完全不知道下本要读什么来补充刚学到的东西,可以继续读书。二是容易忘记。鸡汤文等一些容易理解的书的好处是朗朗上口,容易读,大脑就算不思考也会理解书里所讲的七八十分,鸡汤都懂,可是喝完鸡汤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因为容易忘记。你给自己打了一针兴奋剂,兴奋过去作用也就消散了,长期看来效果甚微。所以,我们都觉得自己读了很多很多书,范围也很广,可还是总感觉自己还是“没文化”,“肚子里没墨水”,因为我们没有深入读书,快餐式地读,做为消遣放松,停留表面,没有思考和行动,内化的太少,所以读了,但留下的很少。就像我自己在大学时,为了所谓的不负韶华,不负青春,疯狂地去图书馆读国外名著,像《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简爱》、《傲慢与偏见》等等,也没想过去做读书笔记,没去思考,就是囫囵吞枣、走马观花式去读,结果只记住了书名,有的连书中的人名也没记准,更别提书的精髓啦,没有内化和思考,也就谈不上有什么收获,所以现在都不敢和别人说自己读过这些书。
成人的学习的目的是思维模式的改变,而不只是知识的积累。 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给予一个方向,在初为人师的道路上找到一份力量,在热爱阅读的书友中找到一个群体,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中找到一个支点。 启动读书模式, 那我们到底该如何读书呢?还记着在苏州半书房的跨年读书会上,一些教育专家们为我们推荐了9本书的同时也指导我们如何去更好地阅读。
首先,有目的性地选择。自己想要达成目标需要掌握的知识,你不妨先给自己列一个目标清单。就像我们,做为教师,需要读一些和教育教学有关的,可以影响我们思维的书籍。像这次勇气读书会推荐的12本书中的《教学勇气》、《教育常识》、《岁月如歌》、《教育正在悄悄发生一场革命》、《重建师生关系》等等。另外我们除去工作额外目标还有学写作、学阅读,改变思维等等。于是我的书单就已经很明确了,然后我就可以从书单去挑选了。这样会尽量缩短选择带来的时间浪费,直接去看专家推荐的觉得好的书单开始,有目的性的选择。我相信等看过这些书后我们应该就会从硕大的书堆体系里挑选出适合自己的,因为这个时候我们就已经知道入手点在哪里,然后再进一步目的性的去选择。目的性选择的好处在哪呢?我觉得我们自己可以知道一些我们需要的东西开始变得清晰起来,于是又有新的需要产生,继续目的性的去选择,这样读书就不会中断,成了一个长期循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体验到了读书带来的成长的乐趣。当然,我们可以规避自己的短板,人的短板很多,有时候你看的到但是不知如何下手,那你就可以从自己的短板入手增加书单了,不管怎样,读了,再说。
其次,带着一份清单去阅读。①作者的主要论题、理由和结论是什么?②本书的推理过程有没有谬误?③本书的论据效力如何?④阅读时我有没有把发现的可能有问题的地方记录下来?⑤针对本书的主题,我有没有在作者合理说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结论?可见,我们读书需要思考,把书读活,读透,需要内化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行,这才会真正的有收获。
再次,拒绝浅显阅读,需要进行深度阅读。 如何阅读一本书?阅读的层次分为四个部分: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我们知道读什么书,选好书后,在阅读一本书时做好计划,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所以不要停留在基础阅读、检视阅读,我们要进行分析阅读,反复去读,彻底理解和消化书的内容。然后进行主题阅读,我们读书的一个误区就是觉得读的越多知道越多,实则不然,读的同一知识越多才越能理解精华,也大大的缩短了时间,所以为了分析一个共同话题,综合分析多本相关书籍的阅读。再进入深度阅读。坚持深度阅读,提炼读书内容,做好读书笔记,这样在书籍内容理解和阅读行为理解的前提下,提升学识修养和理论思维。和浅显阅读比较,虽然对大多数人来说深度阅读费时费事,但深度阅读不仅提高你的文学素养,还陶冶你的情操,有助于自己思维模式的改变。所以,在这浅阅读盛行的时代中,只要我们能够深度阅读,那么,我们的收获是更加完善与丰富的。
另外,读书也要量力而行。我们拿到一本含金量高的书就一定读的懂吗?我们每个人可能都跟风似的曾经买过一些评价很高,很厚的书籍,结果也没有去读下来,现在可能躺在了书架上成了摆设,或者都记不清把它放哪里去了。因为可能我的知识体系根本够不到把这些东西理解通透,读起来会很吃力,可能我们也没有多大兴趣。有一个词叫量力而行,所以读书也是,量力而读。我们在哪个层面就读哪个层面的书,去读书,自然摄取的能量就应该对应自己的现实面,诚实的面对自己的不足,至少我们在前进的路上,不追求高深莫测的书,读自己能够理解的书就好,一步一步来,到后来兴许你会发觉自己可以跳读了,那个时候再高深莫测也不迟,去精读,去跨界阅读。像去读吴虹校长推荐的《变量》,跟着一年一本的变量,了解时代,我们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的认知得到升级,我们就是未来的开创者,在未来的30年里,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未来会怎么样呢?每个人都可以想象到那一定是美好的。我们也许就是故事里的那个主角,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多读书,读好书,我们可以走得更远。
最后,读书需要用心。读书,因感悟的积累而产生结果。让读书成为习惯,是一个古老而崭新的话题。关于读什么,怎么读。千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古人常说:“为学当先立宗旨”、“开卷有益”、“学以致用”……为什么用同样的时间读同样的东西收获却不同?一个重要原因是用没用心去感悟。读书,量变到变量,前提是要用心,这样我们读的书达到一定量,自己才会“变”。不要说没有时间,用最少的时间从好书中最快地获得工作的提升,生活的智慧,心灵的滋养,重拾阅读的快乐与感动。
先给自己定个目标吧,小目标:读完互加推荐的12本书,每月一本。中目标:精读3本,大目标:跨界读5——10本书。不去刷抖音,不去打王者荣耀,不去看视频追娱乐节目啦,因为我们知道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和一群人在一起不会懒,加入勇气读书会,和大家一起读书,一起打卡,一起写读书笔记,一起阅读好书。读书,改变我们的惰性,改变性情,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调理好心态,改变思维方式。读书,会让我们有开始更多的想要学习的愿望,有了一定的自控能力,有了更多的勇气,逻辑思维得到了训练,我们要相信读书将是能力提升的一把钥匙。通过读书,可以打开我们得到更多知识的大门。读书,让我们变得更好。生活除了诗歌和远方,还有柴米油盐酱醋茶,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这对于生活来说很重要,我们有了更多的幸福,我们会有一个积极的心态,这样才能做一个积极的教师,才能培育积极的学生。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那就是乡村教师。在城市,家长都比较重视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有阅读环境,而村小的孩子这些方面是欠缺的,所以做为一位教师,做为一个胆敢教书的人,做为一位乡村教师,那就更应该拿起书读起来,教书的不读书更可怕,所以开始读书,用读书来充盈自己,影响孩子,用读书点亮生活。
再一次感谢安妮老师的漂亮的读书笔记,给我们指引了方向。安妮老师读的是《洋葱阅读法》,更多是用漂亮的思维导图,精美的图画,特别的小贴纸装饰,把书中各章节的重点内容和关键词概括、整理到读书笔记上,把知识内化,经过提炼变成精华,真是让人大饱眼福,天外有天,山外有山,真是学习啦!勇气读书会我的第一本书打算读《岁月如歌》。《岁月如歌》是著名的教育家、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献给2007年教师节的一份厚礼。翻开扉页,是于老师的手迹:“拉开层层心幕,往事历历眼前:教海沉浮,岁月如歌,被白发欺人奈何,却道天凉好个秋!”这是于老师几十年教海生涯的真切体验。选这本书的原因第一我很喜欢这个书名。第二作者是一个女教师。第三这本书是一个女特级语文教师写下的教育教学故事。我相信自己通过这本书,也会学会如何做教师。等纸质书到了,再做读书笔记开始21天打卡,这是我的新的一年中要读的第一本书,也是我的第一个小目标。
投入时间,投入思考,投入行动,刻意练习,用坚持证明自己。 带着喜悦的心,重拾阅读习惯,愿我们都能在读书中蜕变,遇见更好的自己,做幸福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