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然大悟!
我写的,所分享的东西都是我看到,听到,以及胡思乱想想到的东西;我只是把触动我的内容转述出来。我所说的一切都是错的,重点是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更加重要的是自己每天的成长。
在我们现有的人生经历中,会有一种体验,曾经在某个场合某个人因为某个因缘跟我们讲述了一个我们当时并不了解,并不关心的东西,在当时我们都“不明觉厉”认为你给我讲述的东西有道理,但是跟我没关系,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过了多年以后,又因为某个因缘我们看到或者听到当初那个人跟我们讲述的那个东西,顿时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浑身冷汗,当年我怎么就没听进去,怎么就这么错过了呢?
2011年左右的时候因为某些原因朋友介绍了比特币,我接触了比特币,但是因为没有深入了解虽然也挖过矿,了解过一点但是本能的认为这或许也就是世界上的一些科技极客爱好者发明的一个游戏而已,过段时间也就过了,并没有特别在意。过了多年以后因为区块链技术的火爆,以及去中心化概念的普及让我突然有好奇心想了解下比特币到底是怎么回事。当我读书了解的时候突然全身一身冷汗,想起了当年的那些情景,顿时恍然大悟当年朋友给我说的东西真的是对的!为啥,我就这么错过了。我印象中当年一个比特币大概是1美元多点,也就是可以兑换7块钱人民币。而现在2017年比特币的价格是1个比特币兑换17000多人民币。这个中间是有多少倍,我想不用算了吧。我究竟是错过了多大的机会!就算我现在明白了,但是让我浑身冰凉的是已经那么多年都过去了。按照马云的说法3年一辈子,这至少也就是过去了2辈子了!
我想说的是,有时候我们的这个感觉:“我觉得你说的都对,但,好像跟我没有什么关系,你愿意做的事,我不一定愿意做,我还是安心做好我想做的事情吧”。这样的想法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总觉得少点什么,有时候这个少点什么就会让我们错过了很多。
至此之后我决定除非我真的从骨子里认为某个观点或者某个想法是错的,否则我尽量不再用我自己的陈旧观念来度量那些我并不清楚的东西。“以为某些观念与自己无关”,就很有可能让我困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成长。那些看似与我无关的观念,就算我认为它一定与我有关,我也不一定会因为接受了它而改变自己的生活;但是,如果我认为它就是跟我无关,那么它注定永远也不会起作用……从概率上来说,我觉得还是有关一点比较好吧。
从小到大听过无数的名言警句,听过无数的圣人之言。但是几乎百分百都只是听过而已,长大了以后看过无数的网路金句,但也只是看过而已,并没有对我的生活有任何变化。微信,网路上收藏了无数的文章,想以后有机会好好看,但是几乎百分百也只是收藏而已,再也没有点开过。“因为错过而懊恼”真的是一件非常糟心的事情,因为如果一件事你并不知道,其实错过也就错过了,也没有什么好可惜的。但是因为知道但是没有真正接受以及践行而错过,这确实是自己主动放弃的结果,已经不是说可惜了,而是悲惨了!所以不再收藏那些永远不会看的文章,遇到喜欢的,触动心扉的,自己觉得有道理的文章或者概念,我尽量自己转述一遍,自己写一遍,甚至手抄一遍。不为什么只为让它真正融入自己身体,能够转述,能够讲出来甚至能够写出来也才证明看过的这个东西真正的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也只有真正理解成为自己一部分才会有机会和能力去践行它。践行它以后又能如何,我不知道,这样做不能保证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但起码尽量少的错过。起码等到多年以后不在会有“因为错过而懊悔”的感觉。
以前长着自己年轻记忆力好,所有看来听来的知识都用记忆里记载脑子里,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写这件事。每次认为开始写作是一件巨难的事情,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从那里开始,也不知要写什么,更加不知写了又什么用,指望有人看更加是妄念。后来陆陆续续看过无数牛人说的写作的各种好处,以及各种观念。我都能认可这些观念,但是还是无法开始(完全是受困在自己陈旧的观念下,感觉,认为……)。为了让自己尽量不再错过任何自己认为对的观念,我觉得还是开始比较好,直到我看到有人说:不管怎么样,只要开始动笔就已经战胜了99%的人,“写不写“和”写得好不好“本来就是两码事,前者的意义大于后者,因为大部分人都被挡在了这道门槛上。实际上,只要开始并且坚持,就一定会越写越好!就像跑马的人,跑不跑和跑多远本就是两件事。
有人说成长就是一个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的那条沟,掉进去爬出来就叫成长。很多时候我们在读到那些触动我们的内容的时候都会受:写得太好了,说得太对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其实并没有对我们自己产生任何一丝一毫的改变。最终只有当我们掉进那条沟里以后才会想起原来曾经知道这个道理。而这个时候往往很多东西我们就错过了!
人其实都是比较急功近利的,在现代互联网的世界里这样的想法特别明显,我们每个人都指望如果知道了某个知识,就要立马立即能够看到它所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和利益。我们每个人都会自发的给自己无限的憧憬,幻想一件事只要做了立马就会又无限的好处。比如,一想到英语,就是无障碍聊天,或者无障碍看书,无障碍看电影。一想到编程就是要实现一个多华丽的工程,实现多么宏伟的功能。一想到健身就是是要各种马甲线,6块腹肌,以及各种高难度的健身操。结果呢?英语还是依旧看不懂,听不懂。编程依旧还只是Hello World,健身依旧做不了10个俯卧撑。这就是我们脑子给我们自己产生的“过度预期”。理想又多过于丰满,现实就又多骨感。为了让我们不要再错过,不要等到以后再懊悔,只要你认可你要做的这件事那么就先开始吧。有了第一步,自然也就会知道下一步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合理目标了。英语就从读第一本书开始,读不读和读不读得懂真是两码事。编程也就从Hello World开始,任何一个工程项目的第一个User Story大多也都是配置一个可用的环境。健身也就从第一个俯卧撑开始。
人大多其实也是对不确定性比较抗拒的,我们希望我们听来的概念,观念,知识,方法,技能等能够证明它确实实实在在能够对我们自己有好处。或者,我们都希望某个知识当我们真的了解它,真的100%理解了那么我们再去做,这是因为我们都惧怕失败,都担心因为我们并不是真的理解,或者并没有人能够证明真的有用而我们去做了,会导致过大的风险。实际上,这都是完全的妄念,没有任何人能够一开始就明白所有的事情,也没有人是在想明白所有的道理之后才开始的。如果你认可这个道理,但是暂时也无法清晰的说出原因,那么就别纠结了,先开始再说,不管怎么样起码能够早点看到结果不是吗?
如果你有任何认可但是还没有开始的事情,那么赶快开始试试吧,结果好坏又如何,起码不会错过了吧。
如果你有任何中意的人,那么赶快去说吧,结果好坏又如何,起码不会错过了吧。
一个朋友跟我讨论一件她似乎感兴趣,但是不敢开始的事情。希望写了这么多的胡言乱语能够帮助她开始第一步,起码有一点我能够保证:只要开始就有无限的可能性,不开始就没有,多点不确定性,生活起码会有趣一点
第十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