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读许三观卖血记,却比前两次看得都慢,俗话说书越读越薄,我是书越看越慢。我想这本书我还会再读第四次,好的作品就是值得一遍一遍地拜读,每一次都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就跟许久没见面的老朋友一样,每一次见面都会有新的故事。
说实话再一次看到许三观这三个字的时候,脑海里浮现的是三观,然后在心里默想了一下所谓的三观,有种故意去推敲主人公三观的偏执。余华的文字总是给人一种悲的内心感受,暂不说《活着》里的悲伤压抑快要让人窒息,单是这本卖血记也有不少悲情困苦的气息,而最让人痛心也最让人敬佩的是:所有的一切都是铺设在最朴实的文字里,简单到一眼扫过去就可以获得,但就是这种平凡文字的铺述和堆积,让读者数度哽咽,合本而弃,想到高中的朋友读到余华的作品患上了轻度的抑郁,而当自己试了水之后才终于明白平凡而伟大就应该是用来解释这种简单却有力量的东西。
全书讲述了一位送茧工平凡的一生,与卖血纠缠的四十年人生。合上书的时候,想到了四十年,一个人与自己做了四十年的交易,不单单是感慨,更多的是胆寒。四十年里,作者将各类故事的背景交代的简单真实,寥寥数笔代过,而细节描写可谓是整本书里的精髓。脑海中浮现出很多场景,这些画面轮番在眼前播放,自己像是看了一场默片,自己是那位配音员,时而紧张到失声,偶尔生气到咆哮,有时无奈到叹息,有时伤心到哽咽……闭上眼,想到许三观替许玉兰做饭送到批斗场,给路过的人陪着笑脸说不能给犯了政治错误的人吃好的,顺着将全是白米饭的碗推给行人看,等行人散去后再偷偷告诉她,给她做了红烧肉在白米饭下面压着,催促她赶紧吃几口。许玉兰哽咽说吃饱了,留给孩子们吃,那些因为生母是破鞋而抬不起头的孩子们,而每当想到这就觉得许三观人性里的光辉,他爱许玉兰是爱到骨头里了,即使被戴了十多年的绿帽子,而她终究是他眼里那个美丽的油条西施,每批斗她一次,他被戴了绿帽的事实就钻进他心里一次,他也是个男人,他有尊严,也有脾气,但这些在爱许玉兰面前都不算什么了。在那个大字报批斗会浮夸风盛行的时代,许三观对许玉兰的爱打破了世俗的鄙陋,化作一股暖人的春风吹进读者的心里。一乐生病住院转院上海,这个戴绿帽子还给别人养了二十几年儿子的许三观一路走,一路卖,显些将命搭进去,那些冰水中和着的盐巴,那些冷风中嘲笑的疯话,伴随着这个倔强偏执的傻瓜,蹲在街头晒过的太阳,像是冬日里问候的火把,提醒着这位苍老的父亲,再卖血可能会毁了他,可是他还是义无反顾,手里攒着卖血的钱,听着自己微弱的心跳,带着满眼的金星,飘飘摇摇,做着最后的挣扎。最后他赶到医院看到空着的床位,他以为自己的儿子死了,他终于嚎啕大哭起来,哭得像个走丢了的孩子,每次看到这里心都会跟着这位艰辛的父亲,眼泪就是这样不听话,读者都这样,而他又该是怎样的无助,爱子的心又该是怎样的炽热。这样的细节不胜枚举,因为活着,才会觉得生活不易。因为不易,才会珍惜,因为珍惜,才会含泪微笑前行。
第一次卖掉了身上的力气,第二次卖掉了身上的热气,第三次可能就是卖掉了自己的命。生活的压力迫使他与卖血纠缠整整四十年,而他从来没有为自己卖过一次血,这让是多么的痛心和伟大,一生都将自己和盘托出为了一个家。而他终于想起来为自己卖一次的时候,却被嘲笑连刷漆匠都不会买的死血。他终于可以休息了,不用再卖血了,嘲笑的话像是刀割一样痛击着他历经世事的心,而他终于可以如释重负像个孩子一样哭起来,街上阳光温暖,脸上的泪水温热,家人闻讯而来,他却一直自责自己不能卖血,不能为家里救急了,这位苍老的老父亲一直都将自己的认知定位在卖血等于救急,而当这等式不再成立之后他建立起來的救急观就崩塌了。看到这里总是要泪目,心疼这位靠卖血支撑起一个家的铁汉子,更敬佩他敢爱敢恨的真性情。愿我们永远记住那个在胜利饭店点了一盘炒猪肝和一壶黄酒,黄酒还要温一温的男人,从时间的巷道走来,带着他的故事向人们娓娓道来,夕阳正好,微风不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