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池风晓
在《聊斋志异》中,有这样一个男人,他自小饱读诗书,才华横溢,不失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才俊。
他酷爱写作,有事没事的时候,总喜欢写一些文字。由他笔下创作出来的文章诗词,独到而又有态度。
他认为写作这件事,当奉行“我手写我心”的原则,不应以迎合奉承为主,更不应该拘泥于固有的套路与格式。
他就是叶书生(下文简称叶生)。
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困于名场。
叶生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前前后后参加了无数的考试,可以说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像自然界中顽强的野草,坚韧而执着。
只可惜,生不逢时。
清朝当时科举考试制度繁冢而黑暗。没有钱的打点,即使你满腹经纶,也寸步难行。
而叶生在文学上的态度很明朗,他不喜欢当下流行的八股文考试格式,他认为文学当不拘泥于小节,他也不喜欢搞阿谀奉承那套。在他的心中憋着一股气,他偏偏想要凭借才华成就自己的理想。
果然,皇天不负苦心人。
新上任的县令丁乘鹤有次无意间翻看县里考生的文章时,发现叶生以前参加考试时所写的答卷,觉得叶生是世间难得的奇才,对他十分赏识与喜欢。
到了科试的时候,他便积极地向那些监考的官员们推荐叶生,让这些官员们见识了叶生的才华。
后来,在这次科举结束之后,叶生不负众望,拿下了县里的第一。
如果说,现代我们国家的高考制度,是万千莘莘学子的心中大劫,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么,清朝的考试制度,则已经达到令人让人望而却步的变态地步。
首先,为了取得可以参加考试的资格,要先要参加地方考试,也就是由各县与地方自己组织的考试。
一般包括县试、府试以及院式。
过了地方考试这一关,并且榜上有名的人,才能成为“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只有生员,才有资格去国家指定的地方正规学院(贡院)进行学习,并准备参加后面的乡试。
乡试每三年一次,通常在农历八月各省的省会举行,因此也称为“秋闱”。秋闱榜上有名的人,才有资格参加春季由礼部(相当于现在国家教育部)在京城举行的会试,俗称“春闱”。
而会试的前三百名,才有机会走进宫殿,参加最后的殿试。
可想而知,如果在清朝,一个人若没有真才实学,又想通过这一系列的考试,为自己求取一份功名,几乎是天方夜谭。
除非,使用一些非正常的手段。
叶生因为受丁乘鹤的赏识,顺利走过了院式,好不容易可以有机会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然而还是落榜了。
闱后,索文读之,击节称叹。不意时数限人,文章憎命,榜既放,依然铩羽。
落榜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的知识水平不够,而是因为他在乡试这一步,没有使用“非正常”的手段。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丁乘鹤的势力与人脉此时已经鞭长莫及。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顽强而有才华的叶生再也支撑不住了,这次乡试之后,他得了严重的抑郁症。
生嗒丧而归,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痴若木偶。
理想与现实到底有多远?
这个时候的叶生或许不明白,那根本就不是简单的十万小时刻意练习就可以一蹴而就的。
在叶生生活的那个年代如此,在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时代,也是一样。
韩愈的《马说》中,曾有一段广为人熟知的描写: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丁乘鹤是一个惜才的人,他是叶生的知己,也是他的伯乐。他开导落榜的叶生,鼓励叶生积极面对人生,并把叶生带回老家教授自己的儿子丁再昌读书识文。
那时的丁再昌刚十六岁,天资聪慧过人。但凡叶生亲授他的诗书,他自己看两三次后,总能过目不忘。到丁再昌十七岁的时候,他已能下笔成文。
叶生大概是在他的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为了不让这个孩子将来在科举考试中重蹈覆辙,叶生将自己半生在考场上的各种经验与应做的人情事故,都尽数告诉了他。
有神一样的老师,再加上他老爹丁乘鹤的关系,丁再昌的人生就像是开了挂。
他考试次次榜上有名,很快就成为了一名秀才,后来乡试时顺利夺得了亚魁,在殿试上获得了进士,被朝廷任命为工部主事。
丁乘鹤因此心里十分感激叶生,他对叶生由衷地说:
“君出余绪,遂使孺子成名。然黄钟长弃奈何!”
“我一直都知道您是个有才华的人,这几年,您只拿出您毕生所学的一小部份教我的孩子,就使他扬名万里。您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像您这样的人真的不应该被埋没于此。”
然而,这时的叶生却已看透黑暗的科举与无良的人道。他淡然地说:
“是殆有命。借福泽为文章吐气,使天下人知半生沦落,非战之罪也,愿亦足矣。”
“这或许就是人的命吧。如今我借您儿子的名气,让天下人知道,我半生沦落至此,并非是因为我没有才华,我就已经很知足了。”
多么悲凉的感慨啊!
其实细想一下,丁再昌又真的是靠真才实学考上的吗?如果不是因为他父亲丁乘鹤的这层关系,如果不是因为之前叶生提醒他考试前要注意向那些考官们纳粟①,他又怎么能一战成名?
取得功名后的丁再昌为了表达自己对恩师的知遇之恩,便一路拿银子为叶生开路,让叶生不必再参加其他各种入门考试。接着,他又利用自己的职权将叶生安排在国子监与他一同读书学习,这才让叶生总算考上了举人。
考上举人后的叶生,兴高采列的回到家里,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可没想到他的妻子却对他说:
“君死已久,何复言贵?”
“你都已经死了好久了,哪里还能去考什么举人?”
我们中国人看待生与死,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认知。
人生,则精彩纷呈。使劲地去爱去恨,追名逐利,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人死,则万事皆空。求的是放下与一种内心的安宁福份。
然而,叶生人都已经死了,却还游离在人间,执着他的文章不被世人所赏识,执着那苦求不来的功名。
不得不说,他对于自己文章与理想的期望,已经达到一种痴迷的程度。
人都说,长不过执念,短不过善变。
现在的我,时常会想,这会不会也是叶生短短人生路上的另一种悲哀。
如果,真有一个契机,让叶生穿越回现代,那么他又会怎样?他特立独行的性格与他独树一格的文章会被这个世界所赏识吗?
他,又会经历怎样的命运?
①纳粟:明清两代富家子弟捐纳财货进国子监为监生,可直接参加省城﹑京都的考试
本篇白话聊斋故事可参见「白话聊斋」之叶生
无戒365极限挑战营第5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