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土本色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因为乡土社会安土重迁,逐步形成一个熟人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乡土社会的信用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
作者讲了一个西方商人称赞中国人天生守信用的小故事: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瓷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地交了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
不由得想到现代人诚信的缺失,什么地沟油,苏丹红,各种信用问题层出不穷,每年315曝光的不计其数。我都快忘了,中国曾是一个讲仁义礼智信的大邦了。这是否也由于经济发展,产业转型,越来越多的乡土人走到陌生的城里,由熟人社会逐步走向陌生人社会,不再有熟人间的规矩,同时也没有深入骨髓的契约精神,处于熟人社会迈向法治社会的空窗期。可是历史不会倒退,社会的分工决定了越来越多的乡土人必须走出来,面对陌生的社会。此时唯一能保障诚信的,也只有法律吧!
二、文字下乡
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愚”如果是指智力的不足或缺陷,那么识字不识字却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我们是不是说乡下人不但不识字,而且识字的能力都不及人呢?
作者在本节中为乡土常受到的诟病辩护,十分有趣也富有逻辑。
乡下人愚笨?——作者给出评判智力的标准,即学习的能力,乡下人只是没有机会学习,怎么能武断地讲他们没有学习的能力呢?
乡下人不识字,没有知识?——他们面对车这个新鲜物的时候会惊慌不知所措,城里人看到野狗不也能急哭吗?至多可以说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不及城里人多。 也可以说,乡下本来无需文字。乡土社会的人都是在熟人里长大的,他们是天天见面的,甚至可以通过脚步声判断对方是谁。这里作者举了一个乡土社会所养成的一个习惯让我忍俊不禁——如果有人在你门上敲着要进来,你问“谁呀!”门外十之八九回答一个大声的“我”。这是说你得用声气辨人。
最后,作者指出:文字是交流的工具,但它能传的情,能达的意是有限的;建议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不然再开几个学校和让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让乡下人“聪明”起来。
从这一节中,我深刻地感觉到环境塑造人。社会的需要造就人。一个人所能接触到的环境决定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三、家族
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家的性质在这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别。我们的家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成了配轴。配轴虽则和主轴一样并不是临时性的,但是这两轴却都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
我所谓普通的感情是和纪律相对照的。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效率的考虑。求效率就得讲纪律;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在中国的家庭里有家法,在夫妇间得相敬,女子有着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这些都是事业社群里的特色。
对于这段描述,简直不能赞同更多。传统的中国式婚姻,夫妻完全听命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前见也没见,夫妻的关系和情感从没有得到过重视,有感情的鸳鸯也被无情棒打,以悲剧收场。女人的作用在于传递香火,好传承家族的血脉和事业。没有感情,只好靠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规矩来约束男人、女人和维护家庭的相对安宁了。这种把家族事业放在第一位,忽略夫妻情感的例子在现代仍然不少。他们目无表情,习惯于按既定的分工,努力去实现家族利益的最大化(财富积累、子孙培养),却从来不在乎夫妻间是否开心是否融洽。深深为这样冰冷的工业组织式的家庭感到悲哀。我想说的是,是的,我们上有老,下有小。在尽自己赡养父母和抚养孩子义务的同时,也多一点爱给另一半吧。只有将夫妻关系置于核心位置,重视它,培育它,才会有一个更幸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