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那个孤独的小孩一生都会藏在心里
2016年《滚石》杂志的采访了一个科技大佬,记录了一段与其人生传奇并不匹配的故事。
他轻声地结结巴巴地说:“我正在寻找一种长期的恋爱关系,而不是在找一夜情。我希望遇见一个认真的伴侣或灵魂伴侣。”
记者最终告诉他,直接展开另一段恋情可能不是个好主意。他可能需要花些时间来反思自己,弄清楚为什么他以前的恋情最终没能维持下去。他与作家贾斯汀·马斯克(Justine Musk)的婚姻,与女演员妲露拉·莱莉(Talulah Riley)的婚姻,以及与女演员艾梅柏·希尔德(Amber Heard)的新恋情都是如此。
他摇了摇头说:“如果我没有恋爱,如果没有长期伴侣,我就不会快乐。如果没有这样的人陪伴,我将永远不会快乐。光是睡觉就能杀死我。”
他迟疑着,摇着头,踌躇着,继续说道:“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感觉:呆在空荡荡的大房子里,走廊里回荡着脚步声,没有人在那里,你旁边的枕头上也没有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如何让自己快乐?”
他继续说道:“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说过一件事:我不想一个人呆着。这就是我要说的。”
在他的眼睛和嘴唇颤动的时候,一股强烈的情绪是可见的。他的声音降至耳语:“我不想一个人呆着。”
有人可能猜到了,这番话是埃隆马斯克说的。一边强大到这个星球都不配他死,一边又脆弱得如同无助的孩子。
小时候的马斯克是一个孤独的小孩,如今,是把孤单小孩藏在心里的大人。
在马斯克生命的前8年里,他并不常见到他的父母,只有一个女管家陪着他,保证他的安全却对他并不理会。
他的童年及其寂寞。他说过养育他长大的是书,其次才是父母。
他是天生极其内向害羞的性格,再加上后天抚养的缺乏情感关怀,马斯克一直表现得木讷,寡言。
8岁以后马斯克父母离婚,他和父亲一起生活,但事情变得更糟。他后来称之为“忍受了各种精神折磨”的几年。他的父亲老马斯克大男子主义,专制,强势,容不得任何反对意见,家里气氛长期压抑低沉。
马斯克的少年时代很糟糕。他在学校里他难以正常交际,因为年纪小以及性格内向,遭受长期的校园霸凌,被同学取绰号,孤立,曾被恶霸们推下楼梯昏迷,在医院住了两周才恢复。
马斯克形容自己在南非的生活,孤独,压抑和恐惧,这种孤独感已经深入骨髓,无论后来境遇如何转变,始终难以消解。
早已成年的马斯克,通过特斯拉和Space X在江湖封神,强大到不可一世。可内情感上,他依然通过不停寻找亲密的陪伴关系,来抵消内心的孤独感。
他的感情线也似乎可以印证,他总在结束一段婚姻后快速进入下一段感情,几次感情的分合时间间隔都很短。他解释说,他通常对亲密关系感到不满意,有时候是对自己,有时候是对伴侣。
强硬,霸道的钢铁侠心里那个孤单的小孩,一直都在等待抚慰。
02 | 一本有关孤独的书
有一种病症,叫做孤独症,现在人们总倾向于把它和自闭症捆绑在一起,(但其实两者是区别的,比如自闭症大部分会造成精神发育迟滞,孤独症却不会,和常人看起来没差别),为了避免在这个词上有争议,我只说内心孤独。
加拿大女作家在艾米莉怀特写了一本书——《孤独,怎么了?》,详细记录了自己觉察,探寻,研究,自我治疗的故事,她本人也从律师转为作家。
艾米莉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在她4岁的时候,父母离婚了。她与两个年长她十岁和八岁的姐姐一起跟母亲生活。
单身的母亲为了抚养三个孩子非常忙,一天到晚见不到人。她很依赖姐姐们,但年龄的差距太大,姐姐们更多的是和她们的同学在一起,忙着学习,忙着社交,并在她童年的时候接连离家求学。
艾米莉懂事,早熟,敏感,不多要求,善于自娱自乐。她效仿姐姐们的行为举止,对社交方面游刃有余,她可以很好的对老师礼貌,对父母顺从,与朋友们说笑玩乐。
但她一直都知道自己很孤独,她不想一个人,却总是一个人。
她离开家乡上大学的时候发觉这种孤独“变质”了,她总是沮丧,懒怠,恐惧社交。慢慢的她独处的时间越来越多,对人群越来越感到负担,还产生了长期的神经性头疼和胸痛。最严重的一年她情绪上常莫名的焦虑暴躁而失控,严重自卑自弃,恐惧白天和光亮,无法正常生活。
她选择求助心理医生,断断续续看了五年,试过不同的方法比如写日记,冥想,瑜伽,运动,谈话治疗等。为了解除自己的困境,她拿出律师的专业劲头,翻看了大量的孤独症研讨论文,接触非常多孤独症患者,努力调整适应自己的状态,花了几年的时间治愈了自己的孤独。
艾米莉从很多研究文献中总结有效的孤独治疗方式,大致包括:
1、坦然接纳自己的所有情绪,特别是不去隐藏坏情绪
2、像适应其他慢性病一样,认识孤独,随时积极调整
3、勇于向至亲的人寻求帮助,或与更多孤独患者一起交流。
孤独与社交息息相关,内心孤独的人在心里筑起一座孤岛,保护了自己,也隔绝了外人的进入。正是这种隔离状态让他们更加艰难的自己走出来。
其实孤独者最大的问题并不是孤独,而是害怕和逃避孤独,这种害怕迫使他们感到焦虑而苦闷。其实在很多人能够坦然接纳自己的孤独病症之后,就已经能够放松一些了,而且只要找到亲密陪伴的人,那种紧张的状态便会慢慢消失,可以慢慢治愈。
说到底,孤独就是解除自己内心的障碍,重建对他人的信任,找回对他人的依赖。
03 | 我的故事,真实的孤独感
艾米莉的故事代表了很多孤独者的样子,她渴望他人全心全意的陪伴,但她一直找不到一个固定的人来安放这种感受。在妈妈,姐姐,朋友们,父亲身上,她都找不到。
她写了非常多细腻的孤独患者心理活动,我都没有引用。因为,我自己就能随便写出个几千字。
我从初中开始发觉自己非常在意别的同学聚在一起玩而不叫上我,我觉得自己不受欢迎。我常常做出一副不在意的姿态,但内心的渴望只有我自己知道,我非常介意别人不“主动邀请”我这件事。
接着我从镇里到市里上高中,要住校,去到完全陌生的环境,这种感觉越来越强。我觉得自己总是一个人,没有好朋友,是因为没有人喜欢我。虽然我性格也很正常,但我知道那是为了做样子。
还记得那时候我最希望在班级里能有一个关系超级好的朋友,可以在课间一起去厕所,一起聊天,一起去做课间操,一起买零食,可我并没有。所以我很羡慕那时班级上两两配对的朋友们,我没有一定是我的原因。
我觉得没有人真的把我放在心上,干脆就自己待着最舒服。同时,我又常常对自己感到失望,也对周围的人也失望。
大学里如此,工作以后也如此,常常一点小事我就郁闷上一天甚至更长。
觉得孤独的日子很难过,那时太关注别人的反应,而关注自己太少。好在经过自我调节,已经好转很多了。
其实能永远的,每时每刻的陪伴自己的人当然只有自己,重点是怎么看待。孤单的人会悲观的感到沮丧,总是试图找到那个能够“一直陪伴”的另一个人,而常人都会平静的度过孤独时刻,再充满热情的投入社交中,切换自如。
04 | 内心孤独的小孩成长得格外辛苦
孤独到底怎么来的?
艾米莉总结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人的孤独气质,少一部分因为遗传,绝大部分因为后天的成长方式,造成他们对孤独的敏感度高,对抗力差。而后天的环境刺激比如搬家,离婚,生病,失去亲友都会触发或加重这种孤独感,一旦无法及时调整情绪就会愈演愈烈。
一个小婴儿从诞生的那一刻,自带社交属性,它会将第一份感情连接到照顾者身上(一般来说是妈妈),也就是依恋关系。它会从这种稳定的依恋关系中寻求安全感,从一切紧张,焦躁或者难过情绪中恢复平静,获得喜悦,最后孩子会顺利形成健康的自我调节。
一旦后天的抚养方式破坏了这种亲密的依恋关系,小孩就会变得失去安全感,会对周围充满戒备,更易产生孤独气质,对孤独的抵抗力也更差。
大家也许觉得,如今的物质条件如此之好,信息时代如此热闹便捷,每个孩子都是全家的宝贝蛋,哪有孤独的小孩呢?
一个小孩在家拥有数不清的各种玩具书籍,他会孤独吗?
一个小孩每天被姥姥姥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轮番捧在手心里,他会孤独吗?
一个小孩上着最好的幼儿园和学校,有一群群同龄的小伙伴一起玩耍,他会孤独吗?
孤不孤独,只有小孩自己才知道,我们无权下定论,却可以试着推测。
当他需要互动,身旁长期没有任何回应时;当他提出自己或可笑或无理的要求,总是被粗暴压制、拒绝或者干脆忽略时;当他的家庭里充满争吵和冷漠时;当他总是辗转在性格迥异的抚养人中间时,他一定一定会孤独。不是吗?
小孩子很可怜,他们太过弱小,对于情感伤害都是全盘接纳的。他们不会辨别,不会埋怨,更不会反击,都是在自己心里默默消化。
于是他们更早感知孤独,对孤独更恐惧,也无法学会自我调节,而这种恐惧会让他们自发地将不安转移到外界条件上,不断寻找那个能够抚慰他的人。
所以他们的成长过程会格外辛苦一些,每一个惊惶的日日夜夜,每一个不安的分分分秒秒,都让他们倍感煎熬。
一个内心孤独的小孩,会因严重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常怀戒备之心,不相信身边所有人。
社交中他们总以挑剔的眼光看待接触的人,以自己是否被伤害为所有社交的衡量准则,情感需求更强烈,所以他们很难接近,不容易有朋友。
他们通常会隐藏自己的情绪,比别的孩子有更多的情绪问题,精力的内耗更严重,使得注意力很难集中在学业或者一些重要的事情上。
长大后,他们会不自觉戴很多面具生活,内心的感情无处安放。敏感又犹豫,害怕又期待,他们拒绝孤独,却只能忍受着孤独。
孤独的小孩往往都是在成年后,经过长时间的自我修复才能慢慢与孤独和解,这二十多年宝贵时光,他们本来可以有更多美好的人生体验。
所以为人父母,即使生存万般不易,也该始终用一颗温暖,包容,尊重的心对待自己的孩子,更积极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努力为孩子营造稳定,平和,长久,温暖的爱,用自己能给的所有方式,为孩子的一生涂上最好的底色。
愿每一个孤独的小孩,都会有人陪伴。
备注:以上内容均为本人原创。马斯克故事参考《滚石》2016年专访内容,孤独理论研究和艾米莉故事部分参考艾米莉·怀特所写的《孤独,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