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一个十分奇特的节日,一个生死交织、乐悲并存的日子。
这一天,你可以见到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可以听到踏青寻春的欢笑声;一边是死的悲哀,另一边是生的欢愉。
人类两种不可共存的生命状态和极端对立的生命情感,在这一天得到奇异的交合与宣泄。
相传,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流亡,途中又累又饿,随臣介子推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为重耳煮汤,重耳得知后感激涕零。
晋文公即位后封赏群臣时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则不慕名利隐居绵山。重耳追悔莫及,火烧绵山以寻找,事后却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死在一棵枯柳下,并留下遗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当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登山祭奠,柳树竟然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以寒食后一天为清明。
这是两千多年来流传在坊间的清明故事。但是,古人选择这样一个春意盎然的时节来祭祀祖先,已经完全超出介之推与晋文公的典故意义。
有人说,中华文化缺失死亡的教育,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理解清明的意义。
我们的祖先正是通过清明这样特殊的节日,教育后世子孙饮水思源,缅怀先人,向死而生!
它有着这样一层特殊意义:当我们生活在一个莺歌燕舞、花红柳绿、充满生之勃发的美好季节,不要忘记逝去的亲人和先辈,没有他们的付出,也就不会有眼前这繁花似锦的世界,不会有我们今天甘之如饴的生活。
这是最好的死亡教育。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说,“向死而生,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当我们从生命终点倒推人生历程,我们会从生命的本源上找到活着的价值,认清未来何去何从,不会在重重迷雾中迷失自我。
正如清明时节,我们面对先人的那一刻,想起祖先们筚路蓝缕,奠基立业,怎能不会激起我们对生命、对存在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尽自己所能创造生命的价值,这既是我们用行动告慰先人,也是让后人能够记起我们、缅怀我们,让后世子孙都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承前启后的桥梁,不让这架桥梁坍塌是每一个人肩负的责任!
向死而生!我们在清明这样一个生与死交织并存的特殊日子,“该怎样活着”,这一定是每个人面对先人时内心的追问。
追念先人,思考生命,并不是让悲情羁绊我们生活的热情和勇气,相反,这种对死亡的逼视,正是让我们尽情地畅享当下的生命,在享受生命、享受生活、享受春天的同时,为我们自己、为我们的后人建设更加美好的生活。
孔子在《论语》先进篇中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意思是说,活人的关系都处理不好,更谈何与鬼相处呢?
孔子还说,“未知生,焉知死?”活人的事情都没有弄清楚,又哪里能够弄清死人的事情?
可见,孔子十分重视生命的存在。孔子对“生”的态度,体现在他对待“死”的豁达通透上。
在孔子看来,我们面对死亡,是为了更好地活在当下,坦然面对当下的生活,更好地觉知当下的每一个念头;缅怀先人,也是为了更好地侍奉活着的人,侍奉好父母、长辈、兄弟、爱人、子女等。
所以,清明是我们祭祀祖先的重要节日,也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更是春游踏青、畅享生命的大好时光。
清明恰逢万物生发,伴随着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斗鸡、踢毽子这些张扬生命的清明节令活动,大自然以勃勃的生机激励人们珍爱生命,创造生活,永不言弃!
追念先人,向死而生,造福后人,让生命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延续中永不凋零,这才是清明这一传统节日所赋予我们的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