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的爆发,有人说是“黑天鹅事件”(一种极其罕见的、未曾预见的、造成巨大影响的事件),也有人说是“灰犀牛事件”(发生概率极大,却被忽视的、冲击力极强的风险)。无论是定义为哪种事件,很多人全身心投入的事业都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甚至是被颠覆。
“当今时代最大的焦虑来自于不确定性。”这是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王可越博士撰写的《创新化生存》中的一句话,他说“我们都在旋涡中搅动,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在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我们要如何应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降低它们所带来的风险,甚至是发现新机会?
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经说过:“当心被我们自己思想的丝线束缚。”(王可越《创新化生存》)
我们每个人都在潜意识里希望自己所在的环境是安全且舒适的,周边发生的一切事态都在自己可掌控的范围内,这让我们会自动地去选择那些我们熟悉的环境,熟知的道路,熟练的技能,因为这对我们来说付出的代价最小,效果最好。但在这个环境复杂多变的时代,当我们凭借以前的经验或者说是惯性思维来面对这些变化时,我们会发现所掌握的或者说是以前所赖以生存的那些技能或工具,已经不能让我们像以前那样从容应对这些变化。
在熟悉的环境中,经验会让我们做出迅速而准确的判断。但在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的当今时代,以前那些我们累积的经验和熟练掌控的技能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限定了我们的思维和视野形成思维定势,这让我们在很多时候容易犯下因直观思维而导致的失误。就像养在水缸中的鱼,当习惯了水缸的大小,即使撤掉了挡板,也只会在固定范围内游动,把自己限定在了固定的圈子中。
“在这个高速变化的不确定时代,唯有创新者才能生存。只有创新者才能不断地应对新问题,酝酿新办法,走出自己的舒适区,用行动应对不确定性事件的发生。”(王可越《创新化生存》)
王可越博士在《创新化生存》中从“面对这复杂多变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去提升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化生存”的主题去引导我们思考“如何打破思维定势,成为一个创新者”。书中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即“反思、感受、洞察、创意、行动”,这五个方面各具内涵又彼此连接,帮助我们从审视自我开始,获得创新的常识观念,从而开发和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
反 思
哲学家伏尔泰说过:判断一个人,用他的问题而不是答案。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在复杂的世界,提出一个好问题,已成为一种值得磨炼的优秀技能。(王可越《创新化生存》)
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多少都会带有以前的思维习惯,这些认知偏见经常会左右我们的判断,这需要我们激发出自己的批判性思维,摆脱思维定势给我们带来的限制,提出具有探索性的“好问题”,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无论是企业还是人关注的首要问题会决定他们未来的走向和命运。在做任何事之前,先问“为什么”,通过正确地提问,不断地进行自我审视,提高“洞察力”和“问题意识”,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发现既定目标的问题和局限性,从而调整到正确方向。
感 受
“知识”往往成了感受的障碍,先入之见让我们丧失了“真听、真看、真感觉”的能力。(王可越《创新化生存》)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眼界的局限性,让我们在很多时候只看的见自己相信的,而忽略了去真正的观察和感受这个世界,去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
很多人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而把自己圈定一个认定的圈子中,只去接受那些自己相信的、认同的、喜欢的信息。只有看见的越多,了解的越多,偏见才会越来越少;只有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开放的心态,才能发现更多的意外之喜。
洞 察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永远是正确定义问题。通过感受,我们获得了很多丰富有趣的内容,只有经过洞察,才能提炼丰富世界中更本质、矛盾的核心点。”(王可越《创新化生存》)
“透过现象看本质”,洞察是能够拨开层层迷雾发现问题的关键点。在创新思考的过程中,不能只满足于表面化的解释,要不断地去探索更深层次的可能性,这就需要我们找到更深入、更确切的问题突破点,发现新机会。
很多时候我们只愿意停留于表面的解释,因为再往下深挖费时费力费脑。但往往愿意去深挖的人会从我们忽略的那些事实中发现重大突破点,他们敏锐的洞察力让他们能够准确把握那些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让他们能够从新的视角去思考,打破惯有思维,发现创新切入点。
创 意
约翰.坦普顿说过:“人的思想就像降落伞,只有打开的时候才有用”。(王可越《创新化生存》)
创新需要我们从那个禁锢我们的鱼缸中走出来,去感受和洞察外面的世界,去发现新的可能,创意就是那些新的可能。
经过时光的磨砺,成人们更倾向于通过理性思维去控制周边的一切,而创意却更多的是需要跳出理性思维的框架,让脑洞大开去进行“探索”和“冒险”,寻求新的方向。这即要我们充分的发挥想象力,也要与现实需求相结合,碰撞出新的解决方案。
行 动
扎克伯格曾说:“产品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演化出来的。”硅谷流行的创客精神,本质上就是动手探索,而不是事先判断,边做边感知,在多次尝试和失败中找到感觉。(王可越《创新化生存》)
“计划永远不如变化快”,在做每件事之前我们总想着力求完美,做好充分的计划和准备再去行动,往往当我们想的越多的时候就会越难起步,要记住“完成永远比完美更重要”。
要收获结果首先要有行为,如果因为顾虑重重而什么都不做,那再好的想法也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保持积极的行动力,通过尝试才能把想法变成实在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失败和挫折,从这些失败中我们会吸取更多的经验和信息,会让我们接下来做的更好,让我们走上真实的创新之路,而不只是“空想家”。
“反思、感受、洞察、创意、行动”帮助我们在企业战略规划以及个人规划的思考上发现更多的可能性,并推动我们去实践,让我们面对众多不确定因素时,对未来仍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
——END——
文字:薇风华语(公众号:人生修炼笔记)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