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常生出一种无力感,发现自己书也没少看,但是一边在输入一边过往的记忆在慢慢淡忘,隔个一年半载,以前读过的书留存下的记忆几近于零。当别人问我某本书讲什么,有什么收获的时候,会突然感觉脑子一片空白,只能抓住几个零星的知识点,说不清大概,讲不出细节。
我尝试过做详尽的读书笔记,写读后感,阅读之后立刻和别人分享其中的收获,但随着时间过去,不断有新的信息灌入我们的大脑,洗刷我们的认知,过去阅读过的书籍面目愈发模糊。
思考了很久,终于发现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以下三点栽了坑:
1. 不注重架构,导致记住的只是零星的信息
信息这东西,必须系统才有价值。
我们都知道,记忆犹如一张网,拥有更多的连接,才容易被检索到。而如同孤岛般的知识点,即便当下被你理解和吸收了,可是缺乏足够的线索和关联,就会导致提取困难。
学习能力极强的超能小子Scott Young在《Study Less,Learn More》中给记忆的结构给了这样一个类比:将我们的大脑想象成一个城市,在一座城市里会有成千上万座建筑,有一些更宏伟、重要,坐落在要塞之处,四通八达;而有一些却难以通达,鲜少有人问津。想要提高提取记忆的能力,就要在储存知识和信息时,为他们制造更多的关联和通路。
Think of a construct as being like a city in your mind. Within a city you have thousands of buildings you can travel between. Some are big and important and are linked by roads to hundreds of other buildings in your city. Others are less important and only have a few dirt paths leading to them.
深度的理解不仅需要旁触,更需要合理有序的架构,一篇文章能讲清楚的知识为什么需要写一本书?因为作者预先对相关的内容作了高度的整合,呈现出了如建筑一般有架构的“系列文章”,他们之间的关联和补充能让彼此之间增添更多粘性,产生更多碰撞,进而读者就会拥有更多路径将知识提取出来。
不要再让吸收进来的知识成为孤岛,要用3D打印机直接把有架构的“知识建筑体”复制进大脑!
2. 以为的理解,不过是在知识的海洋中浸泡了一番
李笑来老师反复强调,读书这件事,慢即是快。省略了处理和输出这两个步骤的我,即便有了输入,依然像个漏底的桶一样,上进下出。
阅读过程中的处理,其实是将作者传递出的概念、方法论、应用相互结合和挂钩,和之前读进来的内容相互关联。
阅读过程中的输出,其实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向前预期,预测下一章节会涉及的内容,涵盖的讨论,然后加以验证,并思考应用场景。
少了这两个步骤,看似会加快阅读的速度,然而其实是将读到的知识轻易地溜走了。我们不止在输入,还应该将知识“长”在我们的脑袋里。
我们就如同小偷一样到别人家里把除了厨房水槽之外的所有东西都搬走了——然后我们回过头去把厨房水槽也搬走了。
就像万维钢玩笑般的形容,我们要有这样的读书精神!
3. 好书值得反复读,好书需要反复读
在读第一遍时,往往我们会陷入作者的思考中,由着他当导游带领我们领略风景。若是只读一遍,我们往往会像个游客一样仅到此一游。好书中蕴藏着宝石,仅阅读一遍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树林,无法带走所有闪亮,也没办法清晰整个脉络。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才能针对不同程度的理解专注于不同的侧重点,加深思考与理解。
在《思考,快与慢》中,丹尼尔卡尼曼将人的大脑称作成系统1与系统2,系统1更倾向对于熟悉的经验性场景做出反射性反应,而系统2更加懒散,只有在系统1无法处理的情况下,才会调用注意力来分析、学习加以判断。
当我们对好书进行阅读时,这本书一定是处于学习区甚至是恐慌区的书,它们会被集中在系统2中进行处理,可是系统2的内存有限,无法一次完全消化,只有等他将消化透彻的知识转移去了系统1,才能对剩余的部分做更深入地处理和学习。
学习不轻松,读书不轻松,因为我们不仅仅想要成为一个只拥有谈资的人,我们想要成为那能站上舞台的人,能做分享的人,能将知识理解透彻的人。跨过这三个坑,将知识“长”在脑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