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还完了两个月前欠下的一本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事,阅人,是人生成长之路。这本书可谓是认识美国的一个望远镜,让我近距离了解了美国传奇大学的历史和现状。额外的收获是让我认识到这个世界是如此真实和资本主义。为何?伟人的孩子更容易得到更好的教育成为伟人。这个在申请大学的时候可见一斑。因为父辈为贵校捐赠很多,其子女更容易得到青睐。说到底,这个也是资本市场的经济学原理,制约和互助的道理在各个地方都行得通。其二,凡事背后都有道理的,比如耶鲁大学地处纽黑,非洲裔人数众多,若耶鲁对待黑人不公平或没有通融的话,非洲裔人要抗议种族歧视了。再如,私立大学的经费来源的重要一源是捐款,商业大亨、政要领袖等对他们的生存进步至关重要,或没有钱如何保证教授工资如何保证硬件资源如何保证对每个学生的投入保持较高水平,若没有健康的生存之路(实际是资金链)通才的办学理念很难实施。这个也可从常青藤名校中布朗大学等的落寞得到证明。(常青藤8校:哈佛,耶鲁,宾夕法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布朗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康奈尔大学;超级5强: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中产阶级的我们,抱怨事实没有意义,不如向伟人的孩子学习,争取现有的各个资源,自我培养。说到争取,这本书中让我惊觉的一个道理是亚裔孩子在成绩上争强好胜,但在组织活动等外界参与上不积极进取,若有半分的争取精神那就会有更少的书呆子了,而事实上所有有成就的人都是抱定能够在所有事情上有会表现的人。这让我对比了自己在读书上的努力和课外活动上的唯诺胆怯,茅塞顿开。
update:
上册主要介绍了英国的大学。作者先从大学之道讲起,称中国人读大学很多是为了一纸文凭,而反观德国、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很多人不会把读大学当成必需,但终身学习是必备的一种能力。我赞同作者改造世人观念的意图,但考虑生活背景,中国人口众多,等级体系的建立最客观的就是依靠死标准来评价了,不可否认,个人差异和个体独特性需要被考虑,自我的培养不能被这种死规定局限住。但这种抗争是否会带来社会的改变不可而知,但对于自身发展,这是很有风险的。为什么这么说,以自身举例。如果没有体制,自己很难得到公平的教育,虽然现在仍在贫富差距或等级差距严重的格局中挣扎,但因为这种死规定我至少能走到这里可以挣扎。我想很多凤凰男和凤凰女都会有过这样的想法,但应该是自己有所选择的时候才会有,因为当年没有健康的饮食、正常的生活环境、教育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我没有这样的犹豫和迷茫,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抓住现有的稻草。但当我这样的人进入一个资源稍稍丰富了的环境中,反而会迷茫在自我培养该何去何从了。所以,评价体系是我的救命稻草,但当我安全享有一些机会时会排斥它迷茫在没有标准的现在。
update:
博学广识的纽曼氏教育和专精有为的洪堡式教育是两种高等教育理念。我想并非只有大学才能按这样的教育思维培育人,我们对自身的认识和培育都是有原则的,不妨可参考这两个。对于我,我很喜欢博学有才的人,认识世界的丰富精彩是我最开心的事情。但我作为中产阶级的后代,又必须解决保证有能力解决温饱。作者称自己的求学的迷茫“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我想很多中国学子都曾有过这样的感触,因为教育理念的强制和与社会的脱节,很多人包括老师、学生都会疑惑自己该如何做,如何才是做好。这里反应一个问题,就是中式大学的教育理念的单薄或贯彻不彻底。我读这本书有个很大的感慨就是各个大学有自己鲜明的标志理念,耶鲁的领袖精神,哥伦比亚大学的自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为社区服务,麻省理工的hacker文化等。一个大学是为什么目的而办的,怎样贯彻到学生,而作为学生的我们有自由选择自己的价值观去跟随一个大学吗?现实是很多人都是为了将来的出路或更好的专业,拼命去当社会的一块砖,而想都没想过自己可能有更高建树。
update:
中国的孔孟教育恐怕跟剑桥牛津的学院制有心心相印,学生老师生活学习在一起,衣食起居中互相学习。这里,很多人疑惑,没有老师监管,学生的学习可能会好嘛?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拥有最高资源的人是被磨练或被影响而拥有强大自制力、浓厚学习兴趣或欲望的。这样的人在一起,及时没有老师,也会相互学习。刚刚我提到了两个词,一个是“磨练”,一个是“影响”。我读这本书后的对英美教育的门槛之高和背后的权利抗衡才略有理解。因为这些门槛和背后的不公平,才造就了求学者要不被磨练,要不就是官二代或富二代,很早就有很好的教育,甚至父母就是最好的教育范本,他们早就被影响了。自然界生而公平,我们所需要的只有反思和考虑解决办法,有志青年不坠青云之志。而说到美国的教育,上册提到了普林斯顿和耶鲁。
读讲美国历史和文化的书,一定要参考地图和百度百科,这样才更有趣。
最开始提到过美国的超级5强HYPMS:哈佛、耶鲁、普林斯顿、麻省理工、斯坦福。基本除斯坦福位于西边,大部分都位于东北部。哈佛、麻省理工都在波士顿北边的坎布里奇,距离很近,学生可以相互选课。哈佛因为金子招牌可招到很好的师资团队,但其中讲师和副教授工资很低、工作负担最重,且直通到终身教授是条很艰难的,所有很多人被逼离开,在其他地方混得教授又被哈佛请回来。让我惊讶的是美国很多高校开课门数之多,哈佛为本科生开出了3500门课,基本是耶鲁或哥伦比亚的两倍。而麻省理工相比哈佛工学院更强,相互选课给了更多自由和机会。但哈佛学生拿A很容易,麻省理工学生的学业负担却重得多。后者的科研项目和机会更多,相比普林斯顿,大部分项目都不是拿来玩和练手的,而是真正的科研项目。相比于加州理工为科技精英而生,麻省理工在学校教育方面更公平和照顾整体,它的授课老师甚少像哈佛那样的为了拿钱而讲课的应聘讲课老师,也没有想加那样极端。所以在麻省理工上课应该很享受。很早的时候提过一个私立大学的成功离不开资金、老师、硬件条件。而资金来源有政府拨款、科研项目收入、还有各种捐款。所以靠近华盛顿的约翰霍普金斯不缺钱,斯坦福远离政治中心,在创立早期一直因资金问题风雨飘摇,而“硅谷之父”弗雷德里克特曼,提议出租校园引来很多科技公司租地,由此诞生了科学摇篮,硅谷。而从工业获益斯坦福的资金问题解决后一跃成为纽曼+洪堡式的大学,甚至其毕业生称斯坦福为哈佛+麻省。接地气的科研方式让斯坦福和美国东部名校在做事情方面截然不同。有个例子让我印象深刻。麻省理工的一个教授执迷研究机器人的走路问题,而斯坦福更喜欢直接按个轮子。这样的价值观下诞生很多创业奇才就不足为奇了,比如SUN公司。斯坦福的成功之处还在生源的多元化,斯坦福的学科上很少有短板,比如约翰霍普金斯和哈佛的医学院很强,耶鲁的法学院和文科最好,但工学院很弱,宾夕法尼亚的沃顿商学院很强等,但斯坦福貌似什么都很强,甚至医学院也由08年排名第8到第10,在最近两三内突入前三。这个跟他的大胆科研改革分不开。而说到科研改革,是美国向德国学习,创办研究型近代大学的一个标志。从吉尔曼最早提出,使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成为最早的研究型大学,到艾略特改造哈佛,美国的科技水平迅猛发展。但之前我在随机过程课上,樊老师曾提过,美国教育也落后欧洲20年,所以学好德语法语也很重要,因为很重要的一些学术资料都是这些语言写的。这个也许就是爸爸不及爷爷的地方了吧。
虽然不是捧外诋中,我只是单纯好奇。英国注重传统。牛津剑桥的学院制和导师制,中世纪古堡式的圣约翰学院,牛津的我行我素和政治独特还有它经历过威廉征战时期、哥特式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新古典时期、维多利亚时期到20世纪后的各个代表性建筑。而美国更加自由和开放:新泽西的乡村名校普林斯顿的住宿学院制和地下五层的火石图书馆,纽黑文的耶鲁以刚毅和勇敢之名培养未来领袖,纽约的茱莉亚音乐学院是如何有名,费城中充满富兰克林背影的宾夕法尼亚,大苹果纽约中哥伦比亚跟城市结合而生,
为什么哥伦比亚大学的毕业生会如此成功?可以看下他们的必学课程:
当代文明
文学人文
大学写作
艺术人生
音乐人文
科学前沿
虽歆羡能去那里生活的幸运儿,而我认清了自身的努力方向仍是件好事。愿各位都能从这本书中读到作者提倡的终身学习的思想,在体制内自我培养,全面发展不只止于小学黑板报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