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有幸能上台演讲。这是群第二次活动了,上一次我记得来了5个人,包括群主,这一次来的人多了,说明大家觉得我们的活动有意思,积极性高了。这让我们群主的积极性也更高了。当然主要是因为有群主的号召力,我替她感谢大家!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吧。上次活动来的应该都认识我了。我在市经信委工作,群主在我们单位挂职,我跟她是这样认识的。凑巧我跟她在关注一些同样的人,看一些相同的书,然后她说她建了个群,问我要不要加入。我当时其实一时没反应过来,因为我一直以为在这个小城市里,愿意学习进步的人很少,怎么可能还有人建群,怎么可能还有人进群。后来慢慢的,我发现不是这样的,不是求上进的人少,而是这样的人没有连接起来,还大多是单打独斗的状态。我们这里毕竟不像大城市里节奏那么快,新奇东西那么多,绝大多数人仍然是求安逸的,你说一个求上进的人在里面有多另类。但是这样的人占得比例不会低的,只是地方小,基数小而已。特别是上一次活动,我认识了三位群友,都是很上进的。唐主任老是说自己懒,不上进,其实哪里有。真正不上进的人是怎么样的?是你跟他说一点要动脑子的,他就懒得听,要逃。今天来这里的朋友都不可能是这样的人,只是大家可能还没找到很明确的方向而已。
我不是个成功人士,也没有在哪方面很有研究,我跟大家一样是个普通人。群主很看得起我,我想主要是因为我碰巧比大家走得前面一点。而且我越来越相信只是一点点,因为最近越来越有被群主追上的感觉。以前她跟我说的东西,看的书我基本上都看过,现在她说出来的我很多都没看过,也没想到过。所以如果群里有朋友认为:“别人比我聪明,比我看的书多,我不行。”其实不是这样的,一个人的成长是会加速的,是跳跃的,不是线性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有擅长的和不擅长的,只要你开始了,就能体会到这种感觉。
我觉得要让大家愿意听,必须要有切身体会,要讲一些大家共性的东西。这几天,就在这个星期里,接连跟两个朋友聊到了职场困惑,有一个还是主动来找我的。职业上的困惑,其实就是人生的困惑,在人生路上走得有点迷茫了。这两个朋友我一直认为,算是身边比较有能力的,自己也很努力的那一种。她们一个是担保公司的副总,比我大一岁,是个想去青海看看,一个人背起包就走的女人。她之前一直在国有的担保公司做,现在一下子离开体制了,有点迷茫,有点不自信了。另一个是我的同学,刚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在银行里干了十多年,现在在浦发负责投行业务,却一直想尝试自由职业,去教人英语。我很高兴能跟人聊一些深度的话题,很高兴自己平时的胡思乱想,居然有一天可以对别人有点帮助。更主要的是,这种从别人那里的,从外界的反馈,拓展了我的思考。我发现,原来我平时想的事情,之前遇到的困惑,不是我一个人会这样,很多人都会这样,而且越努力的人越这样。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种困惑,就是并不是很满意现在的处境,在做的工作只是为了混口饭,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甚至连自己到底喜欢做什么其实也不知道,这样一种状态。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可能不是很强烈。但我告诉你,你会遇到很强烈的一天的,现在你还没到那个坎。我那两个朋友到了,一个是因为工作环境变了,一个是因为坐月子的时候有时间思考了,一个是被动的,一个是主动的。为什么我说每个人都会遇到,因为这是个社会问题,我们国家发展到这个阶段,就会冒出来的问题。我把它称为:步入中产的迷思!意思就是,中产阶级会碰到的迷思。
我们都算中产阶级,可能有些还没到,但以后一定会到。中产阶级是什么意思?就是做脑力劳动的,有点文化的,有点小钱的,不用为生存担忧,开始有能力想一些比生存更高级一点的事情了。那你想,职场困惑,人生困惑,是不是就是这个比生存更高级一点的事情?都说中产阶级应该品红酒、看画展、听音乐会,但我觉得那是已经成为中产的人,或者做了好几代中产的人会去做的事情,不是刚成为中产的人能做的事情。所以我觉得,要叫“步入”中产,步入两个字很重要,就是还在一个过程中,在一个转折点上。为什么我们老说要转型升级,真正的点在这里!因为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在变,社会就在变,所以要叫转型。什么消费升级,什么产业升级,其实都是这个逻辑,都是一整个社会在动。
现在你知道困惑很正常了,我们应该要困惑,困惑才是对的,那怎么解开困惑?
前面我讲了,困惑是社会现象,不是个别现象,到了这个时候就会有这个困惑。这个困惑很有可能是因为,我们开始想一些比较高级的事情,比如思考自我,思考人生,思考整个世界。是的!就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困惑就是你正在构建你的三观!
三观是个老生常谈的东西,可是又有几个人认真思考过呢?绝大多数人都是想了一下,想不通,就算了,还是抓紧做别的事吧。人有时候就是这样,最宝贵的就在身边,可偏偏喜欢舍近求远。
先看人生观。人生观就是对人生怎么看,认为人的一生应该怎么过。关键在于老了的时候过得怎么样,如果到死了都不开心,那还怎么能算过好这一生。怎么做才能在老了的时候过上幸福的日子,让自己可以平和的、安详的离开这个世界,没有什么遗憾,没有什么放不下,这其实就是人生观的通俗版解释。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而欲不逾矩。什么意思?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大家都明白的。五十知天命,就是到五十岁知道自己的天命。天命是什么?就是天要让我做什么,就是自己的命运轨迹是什么。我们想自己到底应该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这些其实都是对命运的思考。六十耳顺,意思是到六十岁什么都看透了,什么都不在乎了,什么名啊利啊的,都能放下了。一放下,脾气就变得很好,对谁都和和气气的,因为没什么可争的了。最厉害的是到七十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进入了一种化境,就是做什么都随心所欲却又恰到好处,不会过界。中国古代的儒学追求的都是这样一种化境,但各个派别对这个化境的理解又都是不一样的,孔子、老子、庄子、墨子讲的都有差别。孔子的这句话其实就是他的一种人生观,他认为自己在一生的各个阶段都达到了什么样的状态。我觉得我们可以做参考,帮助我们思考,但也不用完全去套,比如他说五十岁想的命运问题,其实我们现在就在想了,说明什么?说明孔子他老人家到五十岁才脱离贫困,步入中产啊。
再来看价值观。价值观就是是非观念,就是分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但是只知道对错,只知道黑白,那是小孩子的价值观!只有小孩子才以为世界上人分两种,一种好人一种坏人。真实的世界不存在绝对的对错和绝对的好坏,一切都是相对的。可能在这个时候,这样子是对的,在那个时候,又要那样才对,这才是真实的世界。那有没有一种通用的价值观呢,或者说怎么去建立自己的价值观。要找到这个答案,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想想什么情况下,是最体现价值观的时候 —— 是在做选择的时候。当你作出选择时,作出人生的抉择时,其实是最依赖,也是最能体现你价值观的时候。大家想想对不对,比如说,你路见不平了,你是选择默默路过,还是选择拔刀相助,是不是体现你的价值观;单位选调派你去援藏援疆,你去不去,是想为国家做点贡献顺便官路通一点呢,还是多照顾家里陪着孩子成长呢,这时候是不是能看出你的价值观。那怎么才能做好选择,特别是在两难的时候,怎么去作出正确的选择。我那个担保公司的朋友就是因为有两家公司要她,选不好去哪一家公司才困惑的。我跟她说:“你要问自己,对你来说,什么东西是重要的,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这样一层一层递进,深入下去,甚至还可以把想到的写在纸上,给每个认为挺重要的东西打分,有多重要,算权重。”选择有时候是很痛苦的,因为有选择就代表着要放弃。放弃是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放不下放不下,说的就是这个放弃的痛苦。你要想在选择时不那么痛苦,就要在平时就树立起清晰的价值观,要时刻清楚,什么东西对自己最重要,什么东西是次要的。所以说,所谓价值观,其实就是搞清楚,对你来说什么东西最重要。别的东西你都可以没有,只有这个不能没有;再高明一点的,有了这个东西,别的自然而然就都来的。为什么后面那种要高明一点?因为前面那个是被动的,我不能没有这个,是在要失去的时候才会去想。而后面那个是主动的,我想要的时候我要哪个。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被动一般说明你陷入绝境了,我们尽量不要让自己陷入绝境,所以应该学会多用主动的思维。
最后再来看世界观。世界观比较容易理解,就是世界是怎么样的。你肯定知道你是生活在地球上,也知道你在地球的哪个位置,但你知道别的地方是什么样吗?别的地方的人是什么样的吗?他们都是怎么看待我们这里的人的?为什么会这样看待?还有,这个世界过去是怎么样的,现在是怎么样的,未来有可能怎么样?知道这些有什么用?当然有用!你不是有困惑吗,不知道人生怎么走,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是什么原因?就是对自己没有定位啊!打个比方,你开车去一个地方,想知道怎么走,怎么做?看手机啊,看百度地图,或者高德的,叫别人在微信上发你个定位。就是这个定位,有了定位你才能知道怎么走,往哪儿走。人生也是一样的道理,你必须知道自己处在世界的空间的哪个位置,时间的哪个位置,定下坐标,你才能有起码的一点方向感。三观里面,人生观你们应该一讲就通,价值观你们也肯定知道重要性,这个世界观是挺容易被忽视的。但其实它挺重要的,而且我觉得是三观里最容易建立起来的。有时候你有些事情想不明白,看不明白,是因为眼界太小了,见识太少了。多出去走走,多看看书,多与人交流,多来参加我们这样的活动,你可能就想明白了。很多困难,很多困惑,其实前人,别的地方的人,都已经遇到过,都已经解决过,你只要去拿来用就行了,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肩膀上。
这就是我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理解。下一步,是要怎么建立三观。我主要讲一下怎么了解世界。因为我觉得这个真的是可以短期内提高的,另外两个要长期的打磨才行,别人很难帮到你。
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样的?这个问题其实是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去探索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会发现有很多很多,无穷无尽的有趣的东西。很多人一生都在探寻这个答案,我估计如果我财务自由了,有可能也会去找这个答案。不是说我要去当科学家,科学家不是我们想的那样去探索世界的,我们以前的教育把我们搞的,给我们太多的价值观导向,根本没让我们去真的了解世界。其实科学家就是一个职业,跟公务员、老师、业务员一样的职业,更客观的说,我们口中的科学家其实应该叫科研工作者,家是要有点成就的,任何行业里有成就的都是了不起的。
我先讲几个事情,你们就会知道,这个世界有多有趣,了解世界有多有用。
你们知道,我们的学科是怎么分的吗?分文科和理科对不对。那文科有哪些,理科有哪些?文科就是文学、历史、地理,理科就是数学、物理、化学。那请问,经济学是文科还是理科?
所以学科不是这样分的,是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界的是自然科学,研究人自己的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里,最最基础的是数学,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石,它甚至被科学家认为是独立在我们宇宙之外的。数学有数学自己的世界。我的理解是,数学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就像自然科学是研究人以外但也包括人一样,数学是研究我们宇宙以外的但也包括宇宙。就好比一个煮熟的鸡蛋,蛋黄是社会学,剥开蛋壳看到的这个蛋白加蛋黄是自然学,是我们的宇宙,壳没剥开时的那一整个蛋就是数学。我想光凭这一条,你要是能跟小孩子这样解释数学,凭小孩子的好奇心,肯定立马喜欢上数学。我们的教育实在是把我们教反掉了,最应该感兴趣的变成最不感兴趣的,绝大多数人都不喜欢数学。我觉得不管怎么样,我们群里的人一定要有的一个数学常识,就是概率。能不能理解概率并应用到生活中,是区别一个人算不算得上现代公民的标志。理解概率,你就不会去买彩票,你就不会被别人忽悠,你就不会因为一些没有必要的事情烦恼。推荐你们看万维刚的《万万没想到》这本书,或者我博客里的一篇文章,讲概率的。
然后是物理,那就更有意思了。物理是基于数学之上的,但又是其他所有自然学科的基础,是解释整个物质世界的。但解释着解释着,它冲破物质世界了!很多物理现象是有其哲学意义的,是可以指导我们生活的。很多物理学家同时都是哲学家,爱因斯坦没有物理学博士学位,他是哲学博士!那么,有哪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呢?我觉得有两个东西我们应该要知道,一个是信息论里对数据提炼到智慧的描述,一个是熵的概念。
我们常说,知识很重要,但你说知识为什么重要,很难讲出个所以然,而且还总是有知识无用论冒出来,讲“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读了那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讲这些话的人都不懂什么是知识。我们现在讲大数据对不对,讲数据很重要。你有没有想过,我们这个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学理科的人知道是物质和能量,而且两者可以转化,这是核能的原理。但你有没有想过,数据到底是物质还是能量?它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是第三种构成这个世界的东西,这个东西我们一般就叫信息,但其实信息不是最基本形态,数据才是。信息是由数据集合起来,能被我们使用的一种原材料。信息再被提炼,就变成知识,知识再提炼就是智慧。打个比方,路上有很多车和人,某个时间点上某个车或人在哪个地点,这是数据;一段时间里某些地方的车流量大小,或者某些人的出行习惯就是信息,它是由很多个之前的数据构成的;然后,怎么样用这些信息帮助我们规划路线,提高出行效率,就是知识,是由前面的很多信息构成的;最后,有个出租车司机经常走这一段路,是个老司机了,对附近的路况了如指掌,甚至看到什么样的人就知道这人大概要去哪里,这趟车能赚多少钱,他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所以他的收入比其他的出租车司机都要高,这就是智慧。
从数据,到信息,到知识,到智慧,你发现是怎么样的关系?是一级级提炼对吗,那怎么叫提炼,怎么才能做到把数据变成知识,最后变成智慧?我们都想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对吗,那要怎么做?这里就是一个熵的概念,熵就是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熵代表混乱,它的反义词是有序。你看是不是有序,数据到信息,你必须把数据有序的组织起来,把每个车每个时间每个地点按顺序排列起来,通过计算找出里面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有序的体现。同样的,把信息整理的更有序就成了知识,把知识弄的更有序就是智慧。从无序到有序是要付出代价的,你要付出劳动,消耗能量,消耗资源,但换来的是更高效的状态。请注意,这里又有个关键词:“高效”。你有更多知识,是不是就是做事情更高效了?你要出门,打开手机,看着导航开车一会儿就到了,不用问路不用熟悉地图,是不是比以前的司机,比不会用导航的人更高效?再比如,你想赚钱,如果你懂很多东西,懂金融懂法律懂IT,可以发现很多赚钱机会,别人也很喜欢跟你合作,是不是比只会摆地摊赚钱更高效?那为什么之前会有那句话,“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读了那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是因为知识还不够啊,在那个时候卖茶叶蛋更赚钱,想赚钱的人又不懂经济学,没想到茶叶蛋更有市场,这时候你如果有智慧,就比别人高效了。比如这两天在放的电视剧《鸡毛飞上天》,讲的是义乌那边鸡毛换糖的由来,就是那边的人有以物易物创造财富的智慧。他们可能不懂经济学,但祖祖辈辈总结出来的经验,从无数次尝试的数据中提炼出来的信息、知识最后变成智慧,就能让他们比别人成功。但知识无用论的人不理解,以为知识没用,那不要知识了,倒退到信息去好了,你说可能吗?读了很多书,学不到书里的智慧,只会读死书,从来不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这样的人不光读书没用,做什么事情都一样没用啊。
熵的概念还可以用到管理学上,前段时间华为任正非把他的管理哲学用熵来解释,非常有道理。管理不就是要让一个组织有序化吗,乱糟糟的哪来的效率。但是熵增其实是个自然现象,就是你什么也不做,一个系统的熵是会自己增加的,就是会自动混乱起来。管理学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在对抗这个熵。我建议当领导的可以去看看熵这方面的东西,对你的管理能力绝对有很大的提高。自我管理也是一样的,现在很流行“断舍离”,就是把无用的丢掉,实际上就是一种熵减,要让自己变得有序,不要让无用的东西堆积起来。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懂,我讲了一大堆这个东西,当时刚看到这方面的书和文章,觉得实在是太有意思了。你一旦理解了信息论和熵的这些概念,看书、学习、进步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因为你什么也不做就是在熵增,就是在变的混乱,变得差劲。而变得有序变得高效是有那么多好处的,不爱学习的人太傻了!物理学还有很多很多有趣的概念和定律,可以引申到实际生活,有兴趣的我建议大家去看一本《这个世界,没那么简单——高级思维训练的7堂课》,是一个中国传媒大学女教授写的,她本科学的播音,硕士学的纪录片研究,博士学的是电影学,书却写的是物理学,你说有趣不有趣!它里面就讲到之前我们说起的,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那个问题,物理学上是有模型的,叫奥斯特瓦尔德的色立方体模型。它是个球体,原来是用来表示颜色的,电脑里画图的色块不是这样一块一块的吗,从上到下是从明到暗。看到那个色立方体模型你就会明白,你对任何一件事情的评判都是可以落在一个圆球上面的,然后用一个渐变的颜色来代表这个事情的程度,最上面是白的,最下面是黑的,越到中间越灰。如果你想判断出是非程度,你要做的是建立坐标,也就是我在价值观里说的,什么最重要,这个重要性就是个坐标轴。
接下来是生物学,生物学里最有趣的是进化论。进化论其实是很有争议的,到现在西方国家有些学者都不承认进化论,赞成和反对的两方,在历史上反反复复的斗争过很多次。而不是像我们以前课本上学的那样,进化论就是唯一正确的,有很多理论都只是一个猜想,然后慢慢一点点验证,这个验证有时候需要几代人。这个不细讲,我讲下进化论对我们有什么启发。进化论的核心在进化两个字,其实更确切的应该叫演化。是说,生物的进化不是事先设计好的一条线,或者说有一个明确的方向的,而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不适应环境的就淘汰,适应的就生存下来。而生物的基因天生有突变的概率,在漫长的时间里,随着环境一点一点变化而来,最后就成为我们现在这个样子。怎么理解呢,简单的说,演化就是它本身有一个向前的动力,但是怎么走,往哪儿走,完全是随机的。如果在同一个时间段里,给你看到所有相近物种的进化情况,你会发现完全没有规律,都是乱七八糟的。然后环境来选,恰好适应的就留下,不适应的就死掉。你不去看它里面的细节,看整个外部的话,你会以为进化是有方向的,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可以预测的,但其实你被骗了。我讲一个事情你们就理解了。政府总是喊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要扶持新兴产业,扶持科技型企业,还要给这个补贴,给那个奖励,落后的要淘汰,你们觉得有多大作用?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产业成长起来,是一个政府能够完全有把握做到的吗?我在经信委经常看到一些领导喜欢研究企业案例,研究什么模式,当然我不是说他们这样做是错的,他们自然有他们的道理,但如果你单纯从希望培育企业的角度来看,这样做的效果或者说效用有多少。成功学也是一样的,有些成功学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但泛滥以后,大多数都是忽悠人的,都是马后炮。你让马云回到当年再搞一次阿里巴巴,他都不一定能成功。我不是说马云忽悠人,他当然有他成功的地方,有他的智慧,但成功不是有他说的那些就可以了,没有就不能成功,贸然相信一些鼓动你辞职创业的话,会很惨的。进化论还有一个地方很好用,那就是孩子的教育。一旦你明白人的成功也是一种演化,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你就会把想左右孩子的观念转变成做好自己,把自己变成孩子成长的土壤,不会再幻想他(她)长大以后要干什么,要怎么样了。
再下面就是社会学科了。社会学科也有一个基础,就是经济学,他是研究文史、政治等的一个基础。老百姓对经济学的印象,可以概括为怎么赚钱的学问。这当然有失偏颇,经济学不光不研究怎么赚钱,而且你开公司做生意听了经济学家的还很有可能亏钱。但是理解一些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对我们的财富增长是很有好处的。比如你说你想赚钱,那么怎么赚,钱从哪里来?也就是财富从哪里来的问题。这里很多人炒股吧,大多数应该都有,或者买基金,原理是一样的。为什么很多人炒股,整天盯着盘面看,一点风吹草动就激动万分,每天的股市就是他们心情的写照;为什么不光有人研究股市K线图,还有人研究彩票的K线图,那真的管用吗?为什么巴菲特说要做长线,却又有那么多专家、基金经理对明天的股市预测的那么信誓旦旦,到底谁才是对的?这些都是需要一些经济学知识的,我这里不多说了,如果你们感兴趣的话,我以后再专门讲一次这方面的科普。这种科普不能帮你赚钱,但可以帮你少亏钱,或者少被骗。另外还有心理学、文学、历史、艺术、政治,这些跟我们的生活很贴近,但没有基础学科那么一通百通,需要慢慢的根据自己的兴趣深入下去。
除了看书,了解世界的另一个好方法是出去旅游。而且我建议出去旅游之前,应该找一本旅游目的地的书来看看,事先了解一点那边的人文,这样去看的时候才能印象深刻。现在流行一种小孩子的教育方法,叫跟着课本去旅行。就是语文课本上讲到哪个地方,就带孩子去哪里。这样,上课的时候,别的孩子只知道课堂上老师给他们讲的东西,是抽象的概念,而你的孩子却已经有了亲身的体验,这种学习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我想这个你们应该都能够理解吧。
一边了解世界,你一边就会了解自己,清楚自己的定位。你们有没有发现身边有一些人,他们有点奇怪。他们总是话不多,跟谁都笑眯眯的,但他们做的事情却跟别人很不一样。他们总是不太合群,默默无闻的,对很多大家争抢的东西不感兴趣,有时还会被人说傻。可是一段时间不联系,再看到他,他可能已经在一个你完全想不到的地方了。可能工作以后很少碰到这样的人,上学的时候肯定有。我有两个同学,一个在初中,一个在高中。他们学习都挺好,但一个女生从来不聊电视剧,一个男生从来不玩电子游戏,我们那时候都叫他们书呆子。可是现在他们在哪里?一个在香港读了博士,留在香港,在一家医药外企,前几天又跳槽了一家,应该薪水涨了不少;另一个去法国念了个地质学博士,在大学当教授,取了个山西富二代老婆。我不是说要过他们的生活,而是说,为什么他们这样的人,却成为了我们无法成为的人,而且其实直到现在他们也还是在专注做自己的事情。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方向,他们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他们找到自己的路了。一旦你找到自己的路,你就会毫不犹豫的出发,不会在乎边上的人怎么看你。
每个人的路都可能不一样,更重要的是,找到这样的一条路,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甚至这条路本身,都会随着你的成长而变化。这就是演化,是万事万物发展的本来面目!你走上了一条路,然后边走边思考,边走边修正,慢慢的,你就会形成自己的体系。你要去哪里,为什么要去,怎么去,这就是这个体系的内容。
我目前的体系名称叫“幸福成长的方法论”。所谓方法论,就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用工程学的思维解题,变成一步步可操作的程序。体系还刚建立,非常的不完善,下次再讲了。希望今天我讲的能引发一些大家的思考,这样下次如果听我讲方法论的时候,也会容易理解一些。
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