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您有哪些喜欢的艺术家,可以给大家推荐一下吗?
凡是有成就的艺术家我都喜欢,但我侧重于山水画,有的是综合性的影响。
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有西方的梵高,他炽热的情感和呐喊声,让我感悟到了作品的感染力和情感共鸣的重要性。
我国的有刘文西、吴冠中、李可染、陆俨少等(按先后对我产生影响的顺序)。
刘文西先生是我最早膜拜的画家,我十三岁的时候,父亲为我带回的第一本画册就是刘先生的。那时不知临摹过多少遍,大师极其鲜明的风格深深地印在了骨子里,就连画册的墨香味也成为心中的模板,但凡有新课本或画册,都要闻一下是不是和刘先生画册的墨香味一样。他那纯朴的表现方式,准确的造型,浓郁的大陕北时代的生活气息,至今仍是座丰碑。
吴冠中先生的艺术思想和风骨是我崇尚的又一尊丰碑,在他的作品里,可以找到梵高那样的激情和旺盛的生命力,他的艺术观点和思想,具有强劲的冲力。
李可染先生对山水画的突破和贡献,一直是我山水画创作的灯塔,他是山水画里程碑式的大师,将传统山水带到了一个新时代。自己的作品里有很多元素是从李先生那里为依据的,比如光线的应用,这是具体的,大的方面是他为我们奠定了山水画向前发展的基石。
陆俨少先生的作品风格鲜明突出,势感强烈,层次明晰,又耐人寻味。在山水画的动势方面给予我很大的启发。
在这里不能一一列出我喜欢的艺术家们,但还有一位,不仅是喜欢,还是亲手把我引进山水画大门的授业老师李明久先生。早在80年代他的画风就破土而出,在大多数画家还是山河一片红的观念时,他就注重自然山石和云的刻画,其笔墨泼辣、山石造型特点鲜明,气势如洪,成就显著。后来很多画家的作品,或多或少都有李先生笔墨形式的影子。
六、大众审美是不断变化的,您如何看待艺术的娱乐化和年轻化?
艺术娱乐化的含义随时代而变化着,过去常讲要做好群众的文化娱乐工作,这是工作用语,肯定是正面的词。而现在的娱乐化,含意可就多了,一旦与商业捆绑在一起,五味就俱全了,甚至与搞怪、炒作联系在了一起。
艺术的娱乐化本身是没错的,因为艺术就是为社会、为大众服务的,适当地、有度地、有质地娱乐化,有助于艺术融到大众生活中去。但切不可过度娱乐化,一个严肃的历史题材,为了商业利益和一些所谓的大众口味,你把她太娱乐化了,就会误导历史观,甚至是价值观,这是很可怕的。今年两会上不是有一位作家,暴出了投资方给焦裕禄电视剧设计三个女人的荒唐事吗,这就是典型的过度娱乐化,严重违背了历史,立场错位,这样的情况国家应该加强监管和指导。
我认为艺术为大众服务很重要的一个含义,就是引导大众不断提高文化素养,不断将初级的娱乐提高到更高雅的层面上去,而不是越来越媚俗,否则,就会形成不良循环,导致真正的艺术无人问津,低俗娱乐大行其道。这就需要搞艺术的首先自己要自律,要把握住度,自己都高雅不起来如何让大众高雅呢。
艺术年轻化是好事,年轻人正是树立价值取向的时段,也是奠定未来的基础阶段。年轻人无论是主动接受艺术熏陶,还是从事艺术事业,还是投资艺术品,除了对自己大有好处外,对艺术市场也会起到扩展和推动作用。过去新房布置少不了视听设备,现在书画也逐渐走向新人的新生活里,他们追求艺术品位是一个良好的态势。
七、您觉得,外行人在美术馆,或者网络展览上欣赏艺术作品,如何才能提高鉴赏水平?
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的,也不是我们在这里说一下就能解决的问题。它不是孤立的,是涉及到更深层的问题,抛开深层问题,从鉴赏和宣传引导两个方面简要谈一下。
(一)外行人需要拆除的障碍
鉴赏能力的提高,不只是在美术展会上,更在于平时的积累。那么,如何读懂作品和鉴赏其好与次呢?从大的方面来说,好作品具备的要素是,在美的前提下,独到的表现形式和内在思想的高度结合。
之所以称为外行人,最基本的是对表现形式认知不够,如果是同一个场景,拍一张照片他绝对能看懂,可对意像的笔墨或提炼升华的油画可能就看不懂了,所以,表现形式是外行人鉴赏作品的第一道障碍。如何拆掉这道障碍,就要从专业的技法特性入手,要感受到浓淡干湿笔墨中的万千气象;要认识到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精髓;要意会以少胜多计白当黑的意境拓展;要体会笔触和块面感带来的艺术享受;要认识到强化夸张造型的感染力;还要彻底明白,和照相馆布景相似的画只是一种媚气的风景复制,而绝非艺术作品,因为目前这样的画太多了。这些做到了,起码就可以与作品进行交流对话了。
因国画笔墨存在的障碍较大,具体说一下什么样的笔墨是上品。一、行笔的功夫,笔笔都要力透纸背,有屋漏痕的感觉,也就是落笔肯定有力,或稚拙或富有弹性,能待得住,不浮不飘,并且涌动着一种势能。二、笔墨舒展大气,不抠嗦,造型也不能曲曲抽抽吞吞吐吐,这种曲抽不是艺术性地夸张。三、层次明晰、虚实呼应,有相对交待清楚的部分也要有耐人寻味笔墨,浓淡干湿交错有致,不糊不堵、通透畅快。有的作品就和轧在一起的柴禾饼一样,枝枝叉叉满天飞,从具象到意象毫无层次感可言。四、笔墨自然,不要有人为的痕迹,笔墨当然是画上去的,但要同天然形成的一样。比如山水画,一笔下去要带出自然的造型,不要过分地描染,什么也有个度。即使是焦墨山水,笔笔都要落在表现对象上,不要有跳跃出来的无用之笔。五、笔墨要有很强的表现力,有的作品就是靠小碎笔堆积出来,形不成大小笔墨的对比,其实这是一种缺少表现力的表现。外行人能够体会到这些以后,就会渐渐地把笔墨的障碍去除了。
然后,细细品味作品传递的情感和思想。历史题材的背后会是一段历史故事,现实题材的会把你带到多彩的生活中,自然风光的会让人感受大自然的清新气息。在情感功能上,或是让人追忆,或是崇尚美好,或是同情弱者,或是感慨,或是激励,或是启迪,或是激荡,或是宁静,不同作品释放的情感功能也就不同,只要能与作品产生共鸣,鉴赏水平也就提高了。
(二)宣传引导不能缺席
以往各种媒体宣传艺术家的倒是不少,但如何欣赏艺术品方面的知识非常少。如果咱们这类平台,开设一些作品点评和艺术知识普及的频道,是几全几美的事情。一可以提升人气,二可以通过对作品的详尽剖析做有效推广,三是通过艺术知识的普及增强外行人的鉴赏能力,以此激发市场的活力。大环境下的媒体不好左右,倒也给专业网站留下了契机,因为需求艺术知识的大有人在,这一站式的引导推广方式,收效肯定错不了。
在对艺术家及作品进行点评和赏析时,要注意针对的是外行人,一定要切合作品的实际,把作品的零件拆开,整体与局部呼应地进行,要为外行人提供真正有用的好理解的知识。
当一幅新闻图片不足以表述其全部事件时,会有一段文字说明,当外行人看不懂作品时,多么渴望有段文字帮助,这是人们的心理。艺术作品也是一样,如果在美展或网展上,针对作者一两幅作品着重进行剖析点评,同时,每幅作品提供精准的文字信息,让人快速认可作品,不要总攥着拳头让人猜,一时猜不透人家就不猜了。这文字不能有概念化的水分,不要之乎者也,作者是怎么想的就怎么写,包括背景、思想和技法亮点,让外行人多角度对照作品,了解其思想的同时,也体会到那些技法带来的享受,这样的话,就会渐渐地提高外行人的欣赏能力。
说到这,不由地多说几句误导外行人的艺评乱象。很多艺评人只要钱够,称谁都可以是艺术大家,看谁的画也会想起古人的几句诗句,评谁的画也达到了万物之理的境界,之乎者也东拉西扯半天,唯独与作品没有半点关联。很多与艺术毫不沾边艺评人,就是为了挣点钱而混入这个队伍,试想他能给作品什么样的解析,甚至将俗不可耐的行画评价为博大精深。这样的乱象已经严重脱离了艺术轨道,让本来鉴赏能力就差的外行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这就需要专业网站担负起这个责任,正本清源,还艺术本来面目。
8.我们的平台上也有许多年轻的艺术家和绘画爱好者,对于学习绘画的年轻人,您会给予哪些建议?
浏览学习大家的作品,是我有空必做的事情,值得欣慰的是,咱这个平台比较纯净,绝大多数都是专业性很强的作品,非常赞赏有这么多为艺术而追逐的年轻人,实属难得。
年轻画家生长在经济大潮里,需要有一份为艺术献身的信念,沉下来,不要怕失败,不要为了迎合什么而放弃自己的执着。你选择了艺术,就意味着要付出一辈子的心血,即使还要兼顾生活,但专业性的市场在不断扩大,我想大多数年轻画家也认识到了这点,并且也都准备好了。
在创作的过程中,要明确一个有积极意义的思想,确定你的思路,找到你的亮点,形成与众不同的风格,以自己的语言方式来诉说你的衷肠,释放你的情怀,传递你的思想。眼光一定要向前看,要有时代责任感,百年以后回看你们的作品,让后人赞叹,啊,这就是那个年代的时代特征,千万不要与千年以前的绘画混在一起。
那么,具体的该怎么办呢?到大自然中去,到鲜活的生活中去,去捕捉生活中的美,去聆听生活中的故事。在时下作品缺少思想性、缺少生机、缺少厚重感的情况下,你们年轻人使命在肩,有责任占领制高点,有责任创作出一幅幅有思想、有厚度、有时代感的经典作品,这样,大师辈出的时代就不远了。
以上观点仅为自己的主张或想法,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商榷和指正。非常感谢艺空联盟给我这个机会,祝事业蒸蒸日上。